-
美国给中国设局,中国该如何破解?
最后更新: 2022-06-23 16:34:29第一张是地缘政治牌。这次拜登的“亚洲之行”,实际上就是为了对付中国而来。他们搞印太战略、“印太经济框架”(IPEF)、“四方安全对话”(QUAD)、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等等都是冷战那一套,即搞集团政治、拉帮结派。
第二张是意识形态牌,也就是他们所谓的价值观。拜登反复讲,美国跟中国之间是“民主和专制”的竞争,是两个制度的竞争。
实际上,冷战的时候也是如此,美苏之间的冷战一个是地缘政治的较量,另一个就是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较量。
除此之外,拜登政府还对中国实施技术上的限制,经贸关系上的脱钩,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等等,这些动作实际上就是一种“新型的冷战”。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怎么办?在这里我有两点看法:
第一,我们要用我们的地缘经济来对冲美国的地缘政治。美国的地缘政治是搞政治和安全的小集团,来跟中国对抗。而我们的地缘经济是指和这一地区的国家开展广泛的经济合作,无论是韩国、日本还是东南亚国家,我们都尽可能地与它们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包括双边的、小多边的、多边的等等。
第二,我们在对外关系上不打意识形态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外交局面越来越大,国际影响越来越强,其原因就是我们奉行了一项灵活务实、符合时代潮流的外交政策。我们应该继续奉行这一政策,继续推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继续推进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继续推进周边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我们不能跟着美国起舞,强调中美两种制度、两个价值观的竞争。如果讲这些东西,就落入了美国的圈套。
5月23日,拜登在日本东京都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 图源:澎湃影像
观察者网:日媒注意到,拜登是20多年来首次访问日本时没有到访中国的美国总统。您觉得这个“异常”的打破平衡的外交行为能够说明什么?
吴心伯:首先,这说明拜登政府现在的外交重点还是同盟关系,去年的重点是欧洲的盟友,今年是亚洲的盟友,要搞印太战略,所以这次访问主要是日本和韩国,还开了个四国峰会。
第二,说明现在的中美关系仍然处于低潮。正如习主席今年3月和拜登总统视频通话时说,目前,中美关系还没有走出美国上一届政府制造的困境,反而遭遇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在中美关系处于僵局的情况下,不适合安排拜登访华。
第三,如果美方有决心要打破僵局、改善关系,那么即使双边关系处在低潮之际,也可以进行一次访问。比如当年尼克松访华,那时候中美还没有建交,还处在冷战状态,但他照样来了,因为尼克松下了决心。现在,拜登没有打破僵局、改善中美关系的决心,所以他不可能到中国来访问。
观察者网:布林肯在这次演讲中还正式提出,拜登总统认为,(对华关系)未来十年将是“决定性的十年”。对拜登任内的中美关系,您有哪些前瞻性的分析和判断?拜登所说的“决定性的十年”,您觉得具体含义是什么?为什么未来“十年”是“决定性的”?未来十年国际秩序会出现哪些重大的决定性的转变?
吴心伯:我认为,拜登所说的未来十年将是“决定性的十年”是指,在这个十年结束的时候,中国有可能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国。这是他们最担心的事情,美国现在试图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它发生。
所以,也就有了我们刚刚讨论到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目标:第一,阻挠和压制中国力量的上升;第二,限制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
我认为,拜登任期内中美关系的基本走向仍然会是“低位波动”,而遭遇危机和风险的可能性将高位运行。
所谓“低位”,是指中美关系目前这种状态不可能有明显的回升。在此基础上,它还会“波动”,即不稳定。由于美国对华采取了种种打压和遏制措施,这些措施会不断冲击中美关系,甚至会引发危机和风险,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也包括南海问题及其他领域。
未来,中美两国将在广泛的领域内进行激烈的博弈,包括外交、安全、经济、科技和金融领域等等。而双方的合作将是有限的,在双边关系中不占主要地位,也很难带来双边关系的显著改善。
至于未来十年的国际体系,我觉得很能会走向裂变。
首先是在经贸体系上走向裂变,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了。美国要在很多领域“去中国化”,我们也看到国际社会很多国家在“去美元化”等等,因此未来国际经贸体系的裂变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全球治理体系也会受到严重的削弱,甚至出现裂变。像二十国集团接下来还能不能真正发挥它作为世界经济宏观协调的主要平台的作用,是要打上一个问号的。全球治理的合作本来就是超越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但美国现在越来越多地向这些平台引入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因素,这会导致体系本身被削弱。
第三是国际关系阵营化,可能会出现三个阵营,一个是美国阵营,一个是俄罗斯阵营,还有一个中间阵营。在这个意义上,后冷战时期形成的以大国合作、全球化及全球治理为特征的国际体系,如今正在走向终结。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慧 
-
爱沙尼亚不满北约防御计划:我们会“在地图上被抹去”
2022-06-23 16:28 -
芬兰国防军总司令称:为俄罗斯的进攻已准备数十年
2022-06-23 16:20 欧洲乱局 -
回顾美国433起枪击案:警察到达时,多数悲剧已经酿成
2022-06-23 16:12 美国一梦 -
德国首批重型武器抵乌,德防长:乌方保证不用于攻击俄领土
2022-06-23 16:10 乌克兰之殇 -
出于宗教原因,法国禁止女性在公共泳池穿“布基尼”
2022-06-23 16:01 -
拜登敦促国会搞“汽油税假期”,佩洛西没说“支持”
2022-06-23 15:41 美国政治 -
“乌克兰战争没耽误我们关注中国”
2022-06-23 15:29 -
尹锡悦将出席北约峰会,韩总统府:并非反华反俄
2022-06-23 14:55 三八线之南 -
“美国‘废除’了西班牙的君主制”?
2022-06-23 14:55 -
“中国部分技术领先,美国要竞争得抛开繁文缛节”
2022-06-23 14:30 美国政治 -
德国武器到了,他“变脸”了
2022-06-23 10:56 乌克兰之殇 -
“若被‘断气’,捷克能烧的都拿来烧”
2022-06-23 10:53 -
时隔40年,英国再次检测到小儿麻痹症病毒
2022-06-23 10:53 不列颠 -
“俄罗斯不会进行军事挑战,因为立陶宛是北约成员国”
2022-06-23 10:48 俄罗斯与世界 -
英慈善组织:生活成本高涨迫使民众赌博求生
2022-06-23 09:59 -
北约秘书长:确保芬兰瑞典快速加入,但我不能保证
2022-06-23 09:34 欧洲乱局 -
仅过一周鲍威尔就改口:有衰退可能,软着陆有挑战
2022-06-23 09:30 美国一梦 -
朔尔茨:欧盟若要接纳乌克兰,需先废除一票否决规则
2022-06-23 09:14 欧洲乱局 -
美驻俄使馆新地址:“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广场1号”
2022-06-23 09:12 乌克兰之殇 -
美国禁止俄机入境接回外交人员,俄:可悲
2022-06-23 08:30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41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61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34“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6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