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裔学生问“为什么你们无视8年来乌克兰政府对乌东人民的暴行”,被澳媒赶出现场
最后更新: 2022-03-05 18:24:57面对遭到现场观众呛声而有些无措的萨沙,主持人斯坦·格兰特接过话茬,但他显然持相反观点。
格兰特表示虽然联合国数据显示自2014年确有1.3万人在俄乌冲突中丧生,并且俄方试图证明受害者皆为乌方杀害的俄罗斯人,俄罗斯总统普京更声称在顿巴斯地区发生了种族灭绝事件,但他拿不出一点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但事实上,俄罗斯外交部早就公布了一段视频,详细描述了8年来乌克兰政府对顿巴斯人民的暴行。还有像长期驻扎在顿巴斯地区的Anne-Laure Bonnel等外媒记者们,也拿出了纪录片、照片等证据,证明顿巴斯地区说俄语的人民确实遭受了乌克兰政府长达8年的轰炸和炮击。
斯坦·格兰特
不过格兰特未做解释,只是将萨沙的问题抛给了嘉宾,新南威尔士州自由党议员Jason Falinski。
这人甚至是笑着回答道:“这事很简单,有人被谋杀,并不能赋予你谋杀他人的权利;其次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主权不能仅仅只因为一个人的决定而被抹杀。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世界,如果一个人因为比另一个人拥有更多的枪就能为所欲为,我相信没有人想要这样的一个世界。”
Jason Falinski
另一嘉宾,国会议员Brendan O'Connor更表示,萨沙的说法证明了俄罗斯的错误信息是如何传到澳大利亚来的。他一副言之凿凿的样子,称普京多年来一直在散布错误信息,为了自己的利益歪曲了与乌克兰的冲突。
Brendan O'Connor
后来节目组没有再给萨沙与嘉宾交流的机会,讨论内容也转向了其他问题。但在20分钟后众人讨论完另一话题时,主持人格兰特突然要求萨沙离开现场,“有件事一直困扰着我,这里的人一直在谈论正在受苦的家人和即将死去的人。但你听到有人死去后,却支持正在发生的事情。我只想说——你在这里让我很不舒服。你能离开吗?”
萨沙试图做出解释,但格兰特不给他开口的机会,继续指责他:“你可以提问,但我们不能鼓吹暴力。我当时就该请你离开了。我刚刚一直在想这件事,我很抱歉,但我必须请你离开。”
镜头没有拍摄萨沙离场的样子,但现场响起了掌声和欢呼声。格兰特后来为造成的场面混乱道歉,并称萨沙的提问不是“经过审查的问题”,“我们来这里进行公开、真诚、严谨的对话,在这里鼓励不同的观点,但我们不能让任何支持暴力和杀戮的人参与进来。把人们排除在辩论之外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我们必须时不时地采取这些措施。(萨沙的问题)这是一个,你懂的,流氓问题。”
节目虽然结束了,但这一幕仍在网上发酵,有报道称萨沙遭到了一些网民的抨击,4日他在社媒上发文回应,称自己的提问被中断,他的发言遭到了曲解,并且否认了主持人称其提问“未经审核”的说法。
萨沙在长文中写道,他明确反对战争和任何生命的损失,无论是乌克兰人、俄罗斯人还是其他人,也没有直接发声支持暴力或冲突,他真正要提问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就被打断了。
他说,“我支持普京对乌克兰违反《明斯克和平协议》以及随之而来的生命损失的不满,特别是在俄罗斯人居住的顿巴斯地区。此外,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与我们媒体报道中的乌克兰伤亡人数相比,这些俄罗斯人的死亡似乎不那么重要,以及节目中参与讨论的小组成员是否因此认为他们的立场有任何虚伪之处。”
萨沙称,要实现和平,必须向双方展示真正的理解和“共情”。他还认为,要实现这一点,媒体不应以“善与恶 ”的叙事来描述。
框中处为萨沙没能问完的部分
而对于主持人称其提问“未经审核”的说法,萨沙表示自己的问题是通过在线提交门户网站提交给节目组的,并被工作人员告知要进行编辑,“我觉得格兰特先生要求我离开以及我离开后他的发言是令人失望且不专业的,如果我的问题在经过审核和编辑后不适合这个节目,我想知道为什么我会被邀请。”
萨沙也承认,现场提问时他对审核过的问题稍作了修改,在“乌克兰包围了顿巴斯的俄罗斯人民”这句话里,多提了一嘴“亚速营等纳粹组织”,“如果我的这个小小的改动就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是‘流氓’,那我再次道歉。”
据《澳大利亚人报》称,这篇发布在脸书上的帖子目前已无法显示,它可能已被删除,或是设置了隐私设置。而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发声支持萨沙,指责节目主持人赶走萨沙的无礼行为,并抨击澳媒的双标。
视频的直播链接中,评论里就有高赞留言写道“对那个年轻人受到的待遇感到很不舒服。他提出了一个观点。有礼貌的讨论将有助于社区的理解。相反,则是进一步的分化”、“什么样的新闻会接受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观点呢?”
“我以为我在看Q&A(问与答),但似乎我们需要更改节目名为‘斯坦批准的问与答’!公开辩论到此为止。”
YouTube上这期节目的评论区里,很多人都对主持人将萨沙赶出节目的行为非常不满,表示即便自己并不认同他的观点,但节目组不应该剥夺他发声的权利,“如果不听取不同观点的人的意见,那辩论节目的意义是什么?”
“我不支持普京,但如果你只是因为他说‘我是亲普京的’就把他赶走,那节目里带一个‘亲普京的’提问者来有什么意义呢?”
“尽管那个观众的观点令人厌恶,听起来像是宣传,但只要他是文明讨论的,就不应该被赶走。他可能会从反驳意见中获益,这才是像《Q+A》这样的讨论节目的价值所在。”
- 责任编辑: 阮佳琪 
-
美媒采访乌克兰“新纳粹市长”,网友一眼看穿背景
2022-03-05 17:47 乌克兰之殇 -
他被质问:西方每天花7亿美元买俄能源,还想击败普京?
2022-03-05 16:35 乌克兰之殇 -
芬兰总统访美:形势改变,芬兰拟讨论加入北约
2022-03-05 16:10 乌克兰之殇 -
俄修法严惩假消息,“吓走”BBC和CNN
2022-03-05 15:48 乌克兰之殇 -
在乌俄军宣布“停火”,开放通道以便居民撤离
2022-03-05 14:55 乌克兰之殇 -
“除非被枪指着,否则星链不会封禁俄罗斯媒体”
2022-03-05 13:35 俄罗斯之声 -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伯恩斯已抵华
2022-03-05 13:16 中美关系 -
英国副首相:考虑没收俄“寡头”房产安置乌难民
2022-03-05 11:21 乌克兰之殇 -
韩国山火烧至核电站附近,6000多名居民紧急疏散
2022-03-05 11:06 三八线之南 -
-
普京与德总理通话,为和平开出新条件
2022-03-05 10:29 俄罗斯之声 -
中国代表团首枚奖牌!朱大庆女子滑翔(视障组)夺银
2022-03-05 10:29 北京冬残奥会 -
泽连斯基“痛批”北约:软弱!
2022-03-05 10:21 乌克兰之殇 -
俄罗斯决定封锁“脸书”和“推特”
2022-03-05 08:19 乌克兰之殇 -
张军大使:希望相关当事方谨慎行事,共同确保乌克兰核设施安全
2022-03-05 08:15 核电 -
乌总统泽连斯基:自己仍身处基辅
2022-03-05 07:48 乌克兰之殇 -
美国新增确诊3.5万例、死亡2051例
2022-03-05 07: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
“我们赞赏乌克兰人的勇气,但美国人不要掺和了”
2022-03-04 22:56 乌克兰之殇 -
“我们终将从制裁中获益”
2022-03-04 22:53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