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劝中国“躺平”,《纽约时报》自揭伤疤:美国死了86万人……
-
鞠峰哕
最后更新: 2022-01-27 21:04:42【文/观察者网 鞠峰】
86万美国人的生命因新冠疫情而丧失,但心如铁石的美国媒体依然不懂照镜反思,反而变本加厉地抹黑中国严防严控的努力。
昨天(1月26日),《纽约时报》用一篇观点(Opinion)文章,把对中国追求零感染的持续抹黑升级到荒唐无稽的新高度。
为了劝说中国放弃“清零”,《纽约时报》不吝“扒开血淋淋的伤口”,写道“美国已有超过86万人死亡,每天还大约有2000人死亡。”
描绘着这出美国本土发生的惨剧,《纽约时报》“吓唬”道:“这很可能就是中国面临的未来”,接着又发动“洗脑”称“世界将不得不与病毒共存”,“苦口婆心”劝中国放弃努力,为疫情做好准备……
截自纽约时报中文版1月26日推特,图片经编辑
文章取了耸人听闻的标题《中国追求“清零”将把国家置于灾难之中》,还黑白处理北京一处核酸检测点的照片,试图营造“末路”氛围。
用语也毫无创新地套用“中必输”体,“宣判”中国消灭疫情的努力“永远不会赢”。
起初英文文章的标题,是《China’s Zero-Covid Policy Is a Pandemic Waiting to Happen》,意思为“中国的‘清零’政策是一场随时可能暴发的疫情”。
但这家标榜新闻品质的老牌媒体专门汉化了文章,更变本加厉地把标题改成《中国追求“清零”将把国家置于灾难之中》。
和以往“欲抑先扬”的套路一致,文章先是大方承认中国抗疫成绩——
“是的,迄今为止,中国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尽管中国的人口大约是美国的四倍,但自2020年1月以来,中国的新冠确诊病例不到14万例,死亡人数不到6000人。绝大多数工厂继续运转。疫情初期,中国用数天时间就增加了数千张医院床位。”
而这“与美国手忙脚乱而且往往混乱的应对相比,这一切似乎是巨大的成功,”文章说。
为了劝说中国放弃“清零”,《纽约时报》不惜“扒开血淋淋的伤口”,写道“美国已有超过86万人死亡,每天还大约有2000人死亡,许多医院陷入困境。经济受到了破坏。”
摆出这些鲜明的对比后,文章竟“话锋一转”,说“但这很可能就是中国面临的未来。它追求‘清零’将被证明是巨大的错误。”
文章本末倒置地宣称中国因为“清零”政策,使得国家“对成为地方性流行病的新冠病毒完全没有做好准备”。
最后它宣判“奥密克戎变异株让清零目标无法实现,世界将不得不与病毒共存。而中国将会永远追逐一个不断变化的目标,而且永远不会赢。”
这篇观点(Opinion)文章署名是美国的一名医生和一名流行病学家,并不是《纽约时报》编辑部发的社论(Editorial)。但该报依旧通过中英文网站、多语言推特渠道,不遗余力地背书宣传。
因为这种消极论调恰合了《纽约时报》一段时间以来的宣传重心。两天前,该报刚发文质问“中国‘清零’政策还能走多远?”,别有用心地鼓动中国放弃高效的防疫政策。
去年8月,《纽约时报》就发文乱议中国“零容忍”防疫模式“暴露局限性”,说中国的办法过去还奏效,但已经不可持续。但5个月过去了,该报的论断落了空,中国人依旧不用战战兢兢明天就要染疫,反倒是美国的确诊数“可持续”地一路飙高。
包括美国彭博社,也在前天发表观点称中国“清零”防疫政策“不可持续”,还苦口婆心劝说彼岸的防疫“优等生”国家谦虚一点,学习全球其它国家在抗疫方面的经验。
美国主流媒体一篇又一篇的宣传攻势,仿佛落入“泥坑”里的人一次次挣扎着伸出手——奇怪的是,它们倒不是要“求救”,反而摆出拉着中国“下水”的架势,想要一起“躺平”。
许多人知道,《纽约时报》的数据可视化工作是全世界媒体的标杆。这几天,该报制作的美国疫情热力图中,日均新增确诊数几乎到达图表上限,标示从红色变成深紫色。
同样据《纽约时报》的“疫情追踪”(Tracker)26日显示,美国日均死亡数已经达到2362例,打破了去年冬天创下的历史记录。每小时,就有约100个美国人因疫情丧命。
截自《纽约时报》疫情追踪网页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昨天强调,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维,相信中国能够做的最好。
曾光说,我国如果科学知识宣传不到位,疫苗打的不够,心理调节不够,就盲从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的建议,现在就取消和放松国际旅游限制,带来的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曾光判断,中国的国情,是能够做到动态清零的。两年多的事实已经证明了我们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的综合效率是非常好的。尽管奥密克戎出现以后,防控难度明显加大,防控成本明显增加,但是这种增加我觉得并不是必然的结果,这和不精确的防控有关系,也和缺乏一些科学指导下的防控措施有关。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鞠峰 
-
“下届美国总统就是我”
2022-01-27 20:51 特朗普 -
“公开在美国街头贩毒、吸毒,警察也不管”
2022-01-27 19:56 美国一梦 -
欧盟这样替立陶宛“出头”:去WTO告状…
2022-01-27 17:30 欧洲乱局 -
欧盟称将在WTO起诉中国“胁迫”立陶宛,外交部:颠倒黑白
2022-01-27 17:15 中国外交 -
“前王子”安德鲁申请陪审团,律师解读:无实际意义
2022-01-27 16:50 -
纳扎尔巴耶夫被取消两项终身职务
2022-01-27 16:48 -
世卫会议上这幕,让台当局气得跳脚
2022-01-27 16:26 台湾 -
“如果俄罗斯不满足美国要求,我将被强制离境”
2022-01-27 16:11 俄罗斯之声 -
国防部回应美国可能于冬奥会期间挑衅:已有充分准备
2022-01-27 15:54 北京冬奥会 -
商务部回应WTO裁定:系第2次获得对美贸易年度报复额
2022-01-27 15:39 中美关系 -
疫情高峰将至,丹麦“躺平”:解除所有防疫限制
2022-01-27 15:3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特鲁多:加拿大将延长和扩大在乌克兰的军事训练任务
2022-01-27 13:51 乌克兰之殇 -
布林肯:美方愿以负责任的态度管控分歧,祝愿中国人民新春快乐
2022-01-27 13:00 中美关系 -
乌外长:边境集结的俄军不足以发动全面进攻
2022-01-27 12:25 乌克兰之殇 -
WTO裁定:中国每年可对美国6.45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
2022-01-27 12:19 -
谁会成为美国首位黑人女性大法官?
2022-01-27 11:31 美国政治 -
德国向乌提供5000顶头盔,基辅市长:无语,下一步送枕头?
2022-01-27 10:52 乌克兰之殇 -
-
美国北约书面回应:拒绝俄罗斯所划“红线”
2022-01-27 10:09 俄罗斯之声 -
韩军:朝鲜发射2枚疑似近程弹道导弹
2022-01-27 08:01 朝鲜现状
相关推荐 -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90“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61“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78“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201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评论 36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
“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
印尼让步了
-
“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
西藏日喀则市原副市长张云宝被查,长期在水利系统工作
-
轮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滚进服务区致人死亡,重庆警方通报
-
中国在智利合建天文台项目,美国又伸黑手
-
哈佛一下子更有钱了
-
“再没进展,我们就撤”
-
“正事不干杂事一堆,特朗普让美国科研机构‘彻底崩溃’”
-
“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
又一位科学家回国!曾供职美顶尖能源实验室
-
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
国家发改委干将龚桢梽,“空降”广东
-
广西东兰干旱“农民求雨”?当地回应:视频系摆拍
-
外媒继续紧盯:中国,70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