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第三个重大历史决议”全文发布,引发世界关注
最后更新: 2021-11-26 17:50:06(观察者网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而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昨天(16日)下午,新华社重磅发布这份“中共百年第三个历史决议”全文,引发世界进一步解读。
有外媒关注这份重要文件的时间点:几个小时前,中美领导人刚举行拜登就职美国总统后的首次视频会晤;有媒体从36000字的决议中,读出了中共在香港、台湾问题上立场强硬,并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伟大飞跃”;在“谨慎对待历史”,重申对历史事件的定性之余,决议批评了改革开放40年来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腐败现象等,强调“反腐败斗争”、“共同富裕”等关键词。
香港《南华早报》还援引专家评论说:新决议反复提到“改革开放后”,表明党正着手建设一个新的“后改革开放时代”。
为什么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谢茂松向观察者网指出,中国现在是世界经济最大的引擎,中国共产党则是引领中国经济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崛起让西方国家非常焦虑和不安,发展中国家则可能会关心中国的现代化是否能给他们提供某种可能,“各种各样的人都以不同的角度来关心中国未来的道路。”
36000字,“自信强调中华民族迎来伟大飞跃”
据美国《纽约时报》11月16日报道,上周,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当时的会议公报公布了决议的一些要点。本周二,这份中共成立100年以来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全文公布,学者、投资者和政府分析师纷纷解读。
彭博社称,与上周的公报相比,36000字的完整文件提供了更多细节。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议,将决定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方向。
路透社说,它概述了从“屈辱”的旧中国到现在的历史,以及对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并强调共产党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驱动力。
“德国之声”称,这份决议自信地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日本共同社等还注意到,在中美领导人视频会晤结束几小时后,中国官方媒体公布了决议全文。
《纽约时报》称,决议没有认可任何外国政客对中国外交政策的批评。决议写道,“一味退让只能换来得寸进尺的霸凌,委曲求全只能招致更为屈辱的境况。”
为什么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谢茂松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表示,中国现在是世界经济最大的引擎。疫情期间,中国是全球最安全的、也是最大的供应链,整个世界经济都需要中国这个巨大引擎来保证供应链的安全。而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中国经济的重要因素,国际社会当然会对中国崛起和中国共产党未来的路线进行“特别关照”。
谢茂松补充说,中国的崛起也让西方国家非常焦虑和不安,总觉得是一种威胁,在这种心态下,中国的一举一动都非常受他们的关注。
另外,“国际上越来越关心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他们可能会关心中国的现代化是否能够给他们提供某种可能。”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办成了很多难以解决的事情。中国共产党是最有历史感的,我们在总结过去的同时,也是为了下一个100年做准备。这些问题都是国际社会关心的,各种各样的人都以不同的角度来关心中国未来的道路。”
大段涉港、涉台文字,信号明确
所以,在细读中共百年“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后,不少媒体罗列出了它们的关注点,试图解读决议传递出的信号。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认为,中共已经在决议中表明,在香港的重大改革和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是党和国家的正确决定。
谢茂松向港媒表示,决议中的涉港表述,是对近年来党中央涉港决策“历史影响”的“官方和正式认可”。“决议中关于香港和台湾问题的大段文字明确表示,北京的强硬立场不会有所让步,因为这些措施是有效的。”
“决议的措辞表明,在处理香港问题上的果断态度赢得党内外支持后,党中央解决台湾问题的路线图现在也受党内认可。”
决议写道:
“这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为推进依法治港治澳、促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祖国完全统一的时和势始终在我们这一边。”
另有港媒援引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报道称,写入“历史决议”代表党中央重视“一国两制”和香港问题,意味着今后党中央在“一国两制”将继续扮演关键角色,突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香港落实的重要性,同时警告外国势力无插手干预香港事务的余地。
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 责任编辑: 童黎 
-
习近平就俄罗斯发生煤矿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向普京致慰问电
2021-11-26 17:36 俄罗斯之声 -
印度首现“女多男少”,官员:我们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了
2021-11-26 17:14 印度惊奇 -
外交部:中国驻立陶宛外交机构更名为代办处
2021-11-26 16:42 中国外交 -
英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000万
2021-11-26 16:0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一年最赚钱的时候,《纽约时报》旗下员工罢工
2021-11-26 15:42 美国一梦 -
德国最低工资将提高25%,雇主协会不满
2021-11-26 15:18 德意志 -
埃塞部长:美国,停止散布我们的“可耻假新闻”
2021-11-26 15:12 非洲之窗 -
新内阁外长和副总理都被绿党拿下
2021-11-26 15:09 德意志 -
“与中国大陆建交令外部势力怂恿骚乱,我不想点名”
2021-11-26 15:06 观察者头条 -
-
立陶宛体育部长宣称不会去北京冬奥会
2021-11-26 14:43 北京冬奥会 -
王毅:立陶宛公然对中国发起政治挑衅,形成了恶劣先例
2021-11-26 14:36 欧洲乱局 -
挪威记者调查世界杯劳工问题时被捕,卡特尔回应
2021-11-26 11:25 -
韩总统候选人:韩国不该被迫站队,将开展中美平衡外交
2021-11-26 11:18 三八线之南 -
澳公司喊冤:要在阿富汗建大麻加工厂的不是我们
2021-11-26 11:01 阿富汗 -
南非出现“迄今为止最凶猛”新变种,香港已有2例
2021-11-26 10:3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闪辞”第二天,瑞典首位女首相再被提名
2021-11-26 10:07 欧洲乱局 -
外媒:刚果(金)一采矿营地遇袭,两名中国公民遇难
2021-11-26 09:11 非洲之窗 -
美国新增确诊36314例、死亡462例
2021-11-26 07: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印度总和生育率降至2.0,首次低于更替水平
2021-11-26 06:58 印度惊奇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