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毅:希望外媒不要用“灰黑滤镜”,更多外国记者成为“新时代的斯诺”
最后更新: 2021-03-07 22:34:43曾经的“红色中国”,很少有人真正了解
1905年7月17日,斯诺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西部城市堪萨斯城。密苏里人有一句谚语——“用事实说话”,斯诺此后的人生也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斯诺曾撰写《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他在此书中不仅第一次向世界全面地、真实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同时也让他本人在中国家喻户晓。
1928年,斯诺作为记者来到中国,遍访数十个城市。1930年至1933年,斯诺担任美国“统一新闻协会”驻远东游历记者、驻北平代表,在中国东南沿海、西南地区及东北地区和日本、越南、缅甸、印度等国采写旅行通讯及评论。
1934年,斯诺兼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至1937年,讲授“新闻特写”和“新闻通讯”。1935年,他更是参加了北京“一二·九”学生运动。
资料图:毛泽东与斯诺
当时,在国民党严密的新闻封锁之下,外界对中国共产党几乎一无所知。而在中国期间,斯诺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和国民党对共产党人的捕杀,也看到工人、农民、学生纷纷冒死加入共产党。
1936年,斯诺终于等到了一个“特别的机会”,在宋庆龄的秘密安排下,他前往陕北苏区采访。起初,他只计划待上几周,可最终没想到,一待就是四个多月。
“为了要探明事情的真相,难道不值得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吗?我发现我同这个脑袋正好有些联系,但是我的结论是,这个代价不算太高。”斯诺后来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
到达陕北后,斯诺接连采访了毛泽东、彭德怀、徐海东、左权、聂荣臻等红军领导人,他也是第一位走近毛泽东的西方记者。在那里,他终于见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更重要的是,他还见到了一批为自由和理想奋斗终生的中国共产党人。
访问延安,斯诺成为中国人民的朋友
对于“红色中国”,那时的人们还知之甚少,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许多人只是道听途说,听信那些妖魔化宣传,很少有人亲眼看到。
通过在陕北的采访,斯诺先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以文章和照片的形式在多个媒体上发表。在这些报道的基础之上,他又于1937年7月在北京写成30万字的《红星照耀中国》。
这本书当时在英国、美国等多国出版,后来经少量增删后改名为《西行漫记》在上海出版,引起极大轰动,成为畅销一时的热门书籍。
“《红星照耀中国》有几十种语言,近百种版本。一直到今天,各国还在重印《红星照耀中国》,说明各国人民还把这本书作为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中国的一本经典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之所以能在世界风行,主要在于其对历史的真实记录,斯诺用记者的目光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劳动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也是最难能可贵的。”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主任孙华这样评价。
斯诺所著《红星照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斯诺和中国人民的友谊仍在延续,他多次来华访问,不仅发表了大量著作,也为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72年2月15日,斯诺因胰腺癌病逝于瑞士日内瓦,享年66岁。依其遗嘱,他的一部分骨灰被带回美国,还有一部分骨灰葬于原燕京大学未名湖畔(今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在3月7日的记者会上,王毅评价称,斯诺并不是共产主义者,但他看待中国共产党时,不带意识形态偏见,始终坚守客观真实,始终追求公正良知。斯诺所展现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操守让人敬佩,他为增进中美人民的相互了解倾注了毕生心血,中国人民至今仍然怀念他。
对于一些外国媒体尤其是西方媒体对中国进行选择性报道、恶意地歪曲事实,王毅表示,今天的中国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好了解中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媒体都应坚守职业道德。
王毅强调,希望外国媒体记者将焦距对准中国时,既不要用“美颜相机”,也不要用“灰黑滤镜”。只要真实、客观、公正,你们的报道就会丰富精彩,就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中国希望并欢迎更多外国媒体记者成为“新时代的斯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王毅:愿同各国探讨疫苗接种互认方案
2021-03-07 17: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一张499美元的中国警察照片,就是这么来的”
2021-03-07 17:04 外媒看中国 -
王毅:中印是朋友和伙伴,不是威胁和对手
2021-03-07 17:01 龙象之间 -
1-2月进出口数据出炉:对美顺差同比增长88.2%
2021-03-07 12:12 中美关系 -
“小火苗你饿了吗?喂你吃个口罩”
2021-03-07 11:50 美国一梦 -
可爱“小鹿头”背后,原来有这么多故事
2021-03-07 10:12 2021两会 -
50vs49,1.9万亿参院“闯关成功”
2021-03-07 09:49 美国政治 -
中西方能否和平、理性地谈政治?答案是可能的
2021-03-07 08:42 这就是中国 -
武契奇“老阴阳师”了
2021-03-06 23:26 -
CNN称“中国建成世界最大海军”,葫芦里卖的啥药
2021-03-06 21:20 中美关系 -
“中国1小时”撞上“美国11小时”
2021-03-06 18:02 2021两会 -
雷军这项荣誉,竟成美国“拉黑”小米的借口...
2021-03-06 15:43 中美关系 -
澳电视台暂停转播CGTN英文节目,CGTN:没授权过
2021-03-06 12:03 -
英国将发布后脱欧时代国防外交报告:加强应对中国能力
2021-03-06 11:09 不列颠 -
这四位委员因疫情未能回国参会,会场向他们“通电”致敬
2021-03-06 10: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政府工作报告首设“双版本”,今天审议讨论“完整版”
2021-03-06 09:57 2021两会 -
欧盟发声明攻击香港选举制度改革,中方表态
2021-03-06 07:41 欧洲乱局 -
美国新增确诊7.2万例、死亡2458例
2021-03-06 07:4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张军大使:无论军队还是政党,都是缅甸大家庭的一员
2021-03-06 07:40 缅甸局势 -
“断交”42年后,美驻日大使首次和台代表“约饭”
2021-03-05 23:08 台湾
相关推荐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9“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23“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2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3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