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新西兰枪击案暴露“五眼联盟”共享国内恐怖主义威胁情报太弱
关键字: 新西兰基督城枪击案(观察者网讯)3月15日,新西兰基督城的两座清真寺发生枪击案,到目前已有50人遇难,50人重伤。枪手直播案发过程并发布宣言书的举动更是令全世界震惊。这一凶残的案件也让西方媒体开始质疑欧美联合打击恐怖主义、极端势力的行动是否有效。
3月16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刊文称,新西兰枪击案暴露了美国及其盟友关于各国国内恐怖组织威胁的情报分享有多么薄弱,并认为“五眼联盟”之间应该共享存在于各自国内、但会影响联盟安全的恐怖组织、极端分子信息。有美国专家甚至提出,侵犯美国公民隐私的担忧不应成为“五眼联盟”加强合作的永久障碍。
新西兰枪击案暴露美国及其盟友关于各国国内恐怖组织威胁的情报分享有多么薄弱,截图来自华盛顿邮报
文章称,美国及其最亲密的盟友花费近20年时间建立起一个精密的系统来共享有关国际恐怖组织的情报,且已成为全球致力打击恐怖袭击的中流砥柱。但是,据现任及前任国家安全官员、反恐专家表示,目前还没有类似的安排来分享各国国内恐怖组织的情报,包括像新西兰基督城枪击案中的那类右翼极端分子。
各国政府通常将民族主义极端组织视为国内执法部门和安全机构所管辖的问题。在美国,类似责任主要由联邦调查局(FBI)承担。
但专家认为,不同国家的“民族主义”组织越来越多地从彼此身上汲取灵感,通过社会媒体凝结共识。新西兰基督城枪击案嫌犯布莱顿·哈里森·塔兰特(Brenton Harrison Tarrant)今年28岁,他在推特发布一份充满愤怒的宣言,提到将其他极右翼分子作为自己的灵感来源,其中包括迪伦·洛夫(Dylann Roof)。后者于2015年在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Charleston, S.C.)杀死了9名黑人信徒。塔兰特的直播视频中显示,他还在武器上写下“白人至上主义者”的标语。
新西兰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情报部门都有着密切联系,即所谓的“五眼联盟”。该联盟通常会相互分享有关基地组织或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的高度机密情报,这些情报通过各自的监视系统和间谍网络收集得到。
有专家认为,盟国需要考虑如何将目标转向可能存在于自己国家境内、但会影响联盟共同安全的威胁。
华盛顿智库 “新美国”的反恐研究员及战略人士辛格(P.W. Singer)认为,“极右翼分子通过将全球灵感来源和当地行动相结合,从而在美国境内以及‘五眼联盟’的每个国家煽动杀戮,包括大规模枪击、爆炸乃至暗杀政治领导人。”“新西兰的惨痛事件恰恰证明了为什么我们必须有政治勇气来正视真正的恐怖威胁,这甚至是会比IS杀死更多美国人的一个威胁。”
不少现任和前任政府官员透露,如果美国得到有关另一个国家内部激进分子即将发动袭击的情报,将迅速向那里的当局发出警报。但这只是一项常规操作,这些国家情报部门之间并没有相互交换信息。
美国国家反恐中心前主任尼古拉·J·拉斯穆森(Nicholas J. Rasmusse)
美国国家反恐中心前主任尼古拉·J·拉斯穆森(Nicholas J. Rasmusse)称,“五眼联盟的官员确实讨论过‘民族主义’组织的崛起,但这个话题并不像跨国恐怖组织的威胁那样被关注。”
他说,我们就不同形式极端主义的激进化过程进行相互比较,而不是在具体案件或情报交流的语境下讨论。
但是,新西兰基督城枪击案可能让官员们重新反思这一做法。
拉斯穆塞表示,“我个人认为,值得探讨的是,我们每个国家内部参与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活动的个人和团体之间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海外串连与合作,因为相关议题中至少有一部分的意识形态观念与议程相一致。”
不过,至少在美国,由于隐私法等法规限制了美国情报机构收集本国公民及永久居民的相关信息,因此分享嫌疑人的个人信息会很复杂。
“五眼联盟”国家正在收集与此趋势相关的信息,包括“民族主义者”如何变得激进、他们传递的共同不满以及当试图建立联盟时用来联系的方法。
专家们表示,这些信息应该更容易地在各国间共享,从而改善各国预防袭击的能力,从长远来看,能遏制激进的意识形态并阻止易受影响的人们加入激进组织行列。
“很显然,这些组织是在互相学习”,曾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反恐高级主管的乔舒亚·格尔茨表示,美国对新西兰国内激进组织的了解不可能像其国内安全部门那么多,因此在实际层面上,可能没有多少战术情报可供分享。
格尔茨也指出,各国都在谈论他们正目睹的广泛趋势,如国内激进分子如何相互学习,他们将激进分子作为自己灵感来源并将网络作为聚集地。
但是,文章认为,这一努力可能会遭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反对,他淡化了来自美国国内外的白人种族主义的威胁。他15日在总统办公室向记者表示,“我认为这是一小群有非常非常严重问题的人。这当然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不过,他表示自己没有看到嫌犯枪手的宣言;枪手在宣言中肯定特朗普对重提白人种族主义所发挥的作用。
前美国政府官员表示,特朗普政府应优先恢复试图解决国内恐怖主义威胁的职位和特别工作组,因为他们在特朗普上任后遭到排挤。
曾任奥巴马政府国土安全顾问的丽莎·莫纳科(Lisa Monaco)表示,“这次袭击应该让我们扪心自问,是否有足够的政府手段来应对不断演变的恐怖主义威胁。”特朗普政府上台后,这个职位的官员不再直接向总统汇报。
莫纳科称,“针对这些问题上,联邦政府内部缺乏清晰的国内领导权。”
拉斯穆森则认为,对侵犯美国公民隐私的担忧不应该成为“五眼联盟”加强合作的永久障碍,“我们可能不得不解决这一限制,因为多年来我们更愿意共享遭国际恐怖主义关注的美国公民的相关信息”
他还补充称,“我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对这些国内组织的国际联系形式还有什么不了解之处”,“当与我们信任的合作伙伴共享更多信息以了解他们所掌握情况之前,我们不会知道。”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朱敏洁
- 最后更新: 2019-04-01 13:54:01
-
特鲁多求锤得锤!爆炸性录音曝光
2019-04-01 13:30 -
美国女大学生叫Uber上错车,遭非裔男子杀害
2019-04-01 11:52 美国一梦 -
有意怠慢?欧盟缺席波音“解套”会
2019-04-01 11:40 波音危机 -
英媒:英国要学意大利,在一带一路问题上自己做主
2019-04-01 11:33 一带一路 -
日本新年号定为“令和”
2019-04-01 10:42 日本 -
乌克兰大选出口民调:喜剧演员泽连斯基领先
2019-04-01 06:50 -
闻她头发、亲她后脑勺?76岁拜登:不记得了
2019-03-31 23:30 美国政治 -
英国还要第4次表决脱欧,不行就提前大选…
2019-03-31 22:57 不列颠 -
乌克兰大选投票中:现总统vs前总理vs剧中总统
2019-03-31 22:57 乌克兰之殇 -
沙特国王:反对任何损害叙利亚对戈兰高地主权的行为
2019-03-31 21:57 阿拉伯之冬 -
听说要建流浪汉收容所 加州富人区众筹50万抵制…
2019-03-31 20:48 美国一梦 -
脸书CEO:严管互联网,支持政府干预
2019-03-31 19:04 观察者头条 -
“我已时日无多,很焦虑”
2019-03-31 16:56 -
斯洛伐克选出首位女总统:政治素人 反腐亲欧
2019-03-31 16:27 欧洲乱局 -
40年前上街随机找黑人报复,《辛德勒的名单》男主道歉
2019-03-31 16:25 -
朝鲜首次就驻西使馆遭劫表态:这是恐袭!
2019-03-31 15:55 -
737MAX欧洲最大买家算了笔账:惨!
2019-03-31 15:14 波音危机 -
这次,日本狠狠抽了“台独”一记耳光
2019-03-31 14:40 -
特朗普又遭受重大打击!
2019-03-31 13:35 特朗普 -
泰国国王宣布撤销他信所有勋章
2019-03-31 13:20 泰国政局
相关推荐 -
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34“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79“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评论 175“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评论 37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评论 18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