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错试剂却迎重大突破,我国科学家创造电解水制氢催化剂新纪录
西湖大学网站8月19日消息,近日,西湖大学孙立成教授团队在Nature Catalysis上发表了研究文章。他们开发了一种基于非均匀形核液相体系的催化剂制备工艺,即向溶液中人为引入不溶纳米颗粒,在常温、常压条件下通过简单浸泡法,一步合成非贵金属催化剂——CAPist-L1。
一款新型催化材料被浸在碱性水中,表面源源不断地产生气泡,它已经在安培级电流密度下稳定工作了19000小时。也就是说,两年多时间过去了,这个小小方块毫无衰退的迹象。
这是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AEM-WE)的实验现场。此前,AEM-WE技术受制于氧气析出反应(OER)催化剂难以在大电流密度下维持太久的难题,一直没有实现工业化。西湖大学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CAP)在这一材料上获得重大突破。经年累月的探索之后,实验中的一次意外,神奇地完成了“助攻”,成了上天眷顾的“临门一脚”。
催化剂测试装置有点像是夏日雪碧。西湖大学
CAPist-L1因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重复度高、易放大化制备且具备超高OER活性和稳定性,展现出优良的工业化应用前景。文章截图
一次错误引发的突破
氢气,无疑是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它的燃烧,只产生水,而且氢气燃烧产生的热量是天然气的2.56倍,是普通汽油的2.95倍。
氢原子无处不在,它只是被“束缚”在水中。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就有把水“拆开”的魔力。
CAPist-L1,材料呈现多孔的透气结构
而孙立成团队二十多年来研究并模仿这种能力,在光合作用以及清洁能源的研究上实现了诸多突破。
孙立成教授
如Ru-bda新型催化剂的开发,解密光合作用“椅子魔术”的关键一环等等。
电解水制氢实验室一角
学过初中化学都知道,电解水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但这个过程需要催化剂,否则会耗费极大的电能,根本不划算。
目前,低温电解水制绿色氢气技术主要分为:碱性电解槽电解水制氢(AWE)、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PEM-WE)、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AEM-WE)。
其中,AEM-WE集合了前两者的优点被寄予厚望。
通俗讲,AEM-WE系统由阴离子交换膜隔开,让氧气和氢气在不同的电极处产生,阳极催化剂那一侧产生氧气,阴极催化剂那一侧则产生氢气。
但是,阳极侧OER催化剂却难以在大电流密度条件下维持高活性和高稳定性。
而化学反应必须守恒,假设水变成两份氢气的话,同时也会生成一份氧气,所以,阳极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问题就限制了AEM-WE的发展。
而一次"错误"却带来的神奇的突破。
电解水实验装置(CAP)
2022年4月,彼时在CAP做博士后的李志恒在一次利用浸泡法制备镍铁基OER催化剂时不小心把乙醇(酒精)当作去离子水使用,结果发现在泡沫镍上长出来的催化剂OER性能居然非常不错,李志恒诧异之下他闻了闻加错的试剂,心想:我没喝酒,肯定是你“喝酒”了。
他们把样品拿到电镜下,发现这种催化剂如同花朵一样层层叠叠,孙立成教授当时就给它取名为“绣球花”。
CAPist-L1催化剂的“绣球花”结构
孙立成教授凭借经验判断,这种层叠结构很可能有不错的催化稳定性。
但为什么会这样?
这让李志恒非常困惑。
此时,另外一位博士后林高鑫加入,一起进行理论层面的探索。
通过查找文献知道,催化剂的原料之一硫酸亚铁溶于水,但却几乎不溶于乙醇。
研究团队猜测,正是这种难溶特性造成了硫酸盐在乙醇和水混合溶液中的析出,形成了含纳米级不溶颗粒物的非均匀形核液相体系,这为催化剂晶体的生长提供了最初的“核”。
其实,大自然深谙这个过程,例如雨、雪、冰雹等的形成,也需要诸如灰尘作为相变所需的“核”。
非均匀形核液相体系如何在泡沫镍基底上“生长”出催化剂
接下来的工作是优化制备方案,并在机制上进一步探明。
- 原标题:加错试剂却迎来重大突破|西湖大学创造电解水制氢催化剂新纪录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储存环成功实现束流存储
2024-08-20 07:28 科技前沿 -
拥有全球最先进光刻机,英特尔却为何露出伤疤?
2024-08-19 08:16 心智观察所 -
“亚洲水塔正变暗,将增加我国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
2024-08-18 16:36 极端天气 -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四十三号01组卫星
2024-08-16 16:26 航空航天 -
2024未来科学大奖揭晓
2024-08-16 13:55 -
卡住英伟达的先进封装,中国正在形成优势?
2024-08-14 08:24 心智观察所 -
揭开美欧贸易保护主义演进规律,是重大又迫切的问题
2024-08-13 15:48 心智观察所 -
风雨潇潇,天命昭昭——中国锂电激荡三十年
2024-08-12 08:08 心智观察所 -
我国科学家实现材料突破,可用于开发低功耗芯片
2024-08-09 11:09 科技前沿 -
潘展乐“人类做不到”的秘密武器,是科技吗?
2024-08-08 08:19 心智观察所 -
我国成功发射千帆极轨01组卫星
2024-08-06 16:43 航空航天 -
脑机接口“国家队”来了,“为中美技术竞争注入新动力”
2024-08-06 15:17 科技前沿 -
警惕!美国对华信息战之下的拆机江湖
2024-08-04 08:52 心智观察所 -
如何应对AI内生安全风险,避免沦为“硅基文明”的奴隶
2024-08-02 13:59 心智观察所 -
这个新机构领导班子都是高规格,有何深意?
2024-08-01 07:46 改革进行时 -
我国科学家取得全固态锂电池研究新突破
2024-07-31 22:16 车市快讯 -
又迈出一步!中方“地球巨眼”中频天线结构出厂发运
2024-07-31 11:14 天文 -
世界首位且唯一被授予冯·卡门奖的女航天科技专家吴美蓉逝世
2024-07-31 10:28 航空航天 -
鸿海将首次在印度生产iPhone 16 Pro与Pro Max
2024-07-30 11:12 -
“无疆生成,有界行者”——心智观察所首届线下沙龙探讨AI下一个爆点
2024-07-30 08:27 心智观察所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18“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61“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78“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201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评论 369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