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望成为新型半导体材料!中国科学家合成全新碳分子
碳材料家族又添2位新成员:通过对两种分子实施“麻醉”和“手术”,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许维教授团队首次成功合成了分别由10个或14个碳原子组成的环形纯碳分子材料。
微信公众号“同济大学材料学院”11月30日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11月30日零点,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材料学院许维教授团队的这一最新科研成果,论文题为:
“On-surface synthesis of aromatic cyclo[10]carbon and cyclo[14]carbon”
这项研究首次成功精准合成了两种全新的碳分子材料(碳同素异形体),即芳香性环型碳C10和C14,并精细表征了它们的化学结构,这两种合成的新颖碳结构有望应用于未来的分子电子学器件中。
环型碳C10和C14的表面合成策略与化学结构表征
碳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碳材料在自然界中有多种形式,其具体外在表现形式取决于每个碳原子周围与之成键的原子数目。当每个碳原子和周围四个原子成键时,就形成了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坚硬透明的物质——钻石;当它和周围三个原子成键时,则形成了质软黑色的石墨。
当每个碳原子只和周围两个原子成键时,会形成环形纯碳分子(即环型碳,Cn)。由于这种类型的碳结构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极不稳定,在自然界中并不是天然存在的,而人工合成又极具挑战性。此外,在环型碳中每个碳原子和周围两个原子的成键方式一直还存在争议,即键长均等的累积烯烃型(连续的双键)还是不等的聚炔型(单键和三键交替)。因此,它们扑朔迷离的结构和稳定性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吸引了实验学家和理论学家极大的兴趣。许多团队尝试合成环型碳但并未获得成功,一些气相的实验虽然显示存在环型碳的迹象,但是难以分离提纯并进一步表征它们的结构。
直到2019年,IBM实验室与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制备出单个的环型碳C18,首次从实验上验证了C18为单键和三键交替的聚炔型结构。然而,环型碳是一个大家族,对于更小的环型碳,它们的合成由于尺寸太小变得更具挑战性。此外,它们的结构和稳定性仍然让人难以捉摸。特殊的是,有理论预测C10是环型(n ≥ 10)和线型(n < 10)的分界点,同时也是最大的芳香性累积烯烃型环型碳。C14则被预测是从累积烯烃型C10到聚炔型C18的Peierls相变过渡态。因此,研究C10和C14的结构和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将这2种全新的碳材料家族成员精准合成出来,方能精细表征它们的结构。
在本研究中,团队采用了不同于C18的将环状碳氧化合物作为前驱体的合成路线,而是创新性地设计了全卤化萘(C10Cl8)和蒽(C14Cl10)两种前驱体分子。将这两种分子放在“手术台上”(氯化钠薄膜)并将其“麻醉”(液氦4.7 K冻住),而后利用STM针尖作为“手术刀”对其进行“手术”(原子操纵),进而诱导两种分子完全脱卤并伴随发生反伯格曼开环(retro-Bergman ring-opening)反应,最终成功地在表面上合成了两种芳香性环型碳C10和C14。化学键分辨的原子力显微镜表明,不同于此前C18的聚炔型结构,C10和C14均具有累积烯烃型的结构。团队进一步通过理论计算发现,这2位碳材料家族的新成员并非拥有完全一致的特性,C10完全没有键长交替,而C14作为从累积烯烃型C10到聚炔型C18的过渡态,存在一个非常小的键长交替(0.05 Å),尚未达到单键和三键的形式,从实验上也无法分辨出来。
许维教授表示,这项研究工作极大推动了环型碳领域的发展,提出的表面合成策略有望成为一种合成系列环型碳的普适性方法。同时,合成的环型碳有望发展成为新型半导体材料,并在分子电子器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论文的唯一完成单位,许维教授为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团队成员孙鲁晔博士和郑威特聘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英伟达CEO:中国特供芯片,合规就开卖
2023-11-30 11:16 -
0.1微米!超精密加工利器来了
2023-11-30 08:15 中国精造 -
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中国底气在哪里?
2023-11-29 14:00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盼港澳航天员进驻祖国空间站
2023-11-29 10:19 航空航天 -
中国空间站第一组全构型工作照发布
2023-11-28 16:58 航空航天 -
中国首颗高精度地磁场探测卫星投入使用
2023-11-28 15:02 航空航天 -
朝中社:朝鲜加快“万里镜-1”号侦察卫星微调进程
2023-11-27 18:54 朝鲜现状 -
如果未来20年“机器人女友”成为现实,人类能收获AI爱情吗?
2023-11-27 17:41 -
高林:发展人工智能应坚持“智能向善”
2023-11-27 15:03 人工智能 -
刘伯超:真诚希望中美双方深化人工智能技术交流与合作
2023-11-27 15:03 人工智能 -
突破“卡脖子”难题,我国首次成功研发!
2023-11-27 14:59 中国精造 -
我国首张,初步建成!完整覆盖国土全境
2023-11-27 10:33 航空航天 -
95后天才少年曹原将赴伯克利任教,曾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轰动国际学界
2023-11-27 09:26 -
代表世界最高水平!这一核心装备研制成功
2023-11-26 18:36 -
中外合作获得高精度月表化学成分分布图
2023-11-25 19:17 -
金正恩观看侦察卫星拍摄的首尔等重要目标地区图片
2023-11-25 07:21 朝鲜现状 -
“墨子”发现潜在威胁小行星!
2023-11-24 13:14 航空航天 -
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今日下水,为什么要沉入海底?
2023-11-24 10:48 科技前沿 -
首只全流程国产克隆猫降生!克隆技术全流程国产化意味着什么?
2023-11-24 06:54 -
颜宁回应当选中科院院士
2023-11-23 15:25
相关推荐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0“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23“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0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2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0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