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英特尔宋继强:除了使用最先进的光刻机,英特尔制程反超台积电还有哪些招数?
最后更新: 2024-05-08 23:11:36【文/观察者网 吕栋】
在半导体领域,英特尔一直是无法忽视的存在,无论是X86还是CPU,都是这个美国芯片巨头亮眼的名片。不夸张地说,英特尔的发展史,基本上可以代表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史。
但近些年,英特尔在强手如云的半导体行业却频频失意。首先是制造工艺推进不顺,导致先进制程被台积电反超,这不仅让英特尔被调侃为“牙膏厂”,也让AMD等对手趁机借助台积电的先进制程“蚕食”英特尔的份额,就连苹果也“一气之下”转投Arm阵营,自研CPU。
在最近这轮大模型爆火的过程中,英伟达凭借在GPU领域的地位出尽了风头。要知道,三年前英伟达才首次实现对英特尔市值的反超,如今英伟达市值已突破万亿美元,8倍于英特尔。尽管大模型仍然离不开CPU,但相比于“出圈”的英伟达,英特尔这轮存在感的确不高。
不可否认,放在当下,英特尔依然是半导体行业的重量级选手,但行业内外更关注的是,这个昔日的“芯片王者”如何才能重回巅峰。就在上个月,英特尔宣布调整产品业务部门与制造部门间的合作方式,将制造部门的损益单独核算,目标是2030年成为第二大外部代工厂。
而根据第三方数据,今年一季度,台积电在全球晶圆代工领域的份额超过60%,三星的份额虽然出现明显下滑,但仍有12.4%,并且台积电和三星已经宣称实现了3nm制程的量产。在这个“老三只能喝西北风”的芯片代工行业,英特尔如何从对手那里争夺客户,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针对英特尔目前的行业处境,以及该公司未来如何实现重要目标等相关话题,观察者网近期对英特尔研究院副总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进行了深度对话,他在对话过程中详细阐述了英特尔重回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点,以及对英特尔坚持IDM模式的思考。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
以下是对话实录:
观察者网:长期以来,英特尔都是半导体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但在近些年,台积电在制程上超越了英特尔,Arm架构CPU的成长势头也很快,同时英伟达也在不断凭借GPU抢走英特尔的存在感。在您看来,英特尔未来如何才能重返巅峰,或者说重现往日辉煌?
宋继强:首先,制程上的领先地位是一定要拿回来的,因为这个是基础。很多架构优化带来的效果,比制程带来的效果要少很多。一旦前进到一个新的制程节点,它自然而然就可以帮你提高很多计算效率,降低功耗和最后的成本,因为成本取决于芯片的面积,这是很清楚的。
前些年英特尔在制程方面,尤其是14nm到10nm的过程中产生一些滞后,这基本是由于英特尔在使用EUV极紫外光刻机技术上晚了一些。由于英特尔在做很多制程规划时看得较早,在英特尔开始去定义新制程的时候,EUV还不成熟,所以就没有把它作为一个可用选项。但是在推进制程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使用EUV,导致很多额外步骤的增加,以及产生良率问题,最后产品也相应有些延迟,这是双重效应。
明确发现这个问题后,我们采取的措施是,首先要尽快在Intel 4中全面采用EUV,这个已经在做,所以Intel 4和Intel 3属于全面采用EUV的节点,晶体管性能也会非常优秀。第二,我们接下来还会使用更高级的EUV,也就是高数值孔径EUV(据报道每台售价人民币19亿元)。因为随着晶体管尺寸的进一步缩小,不用高数值孔径EUV就会更难达到特征线宽,也会使良率和整个生产流程比较复杂。所以英特尔和ASML早就达成协议,第一批将高数值孔径EUV用在整个制程生产流程中。
英特尔制程路线图
此外,从Intel 20A制程节点开始,我们还使用了新的全环绕栅极(GAA)晶体管RibbonFET和背部供电技术PowerVia,这些都可以非常有效地缩小晶体管体积,又能保证设计达到很好的良率。
这两个技术都很重要,都是属于革命性的技术。要是去查学术资料的话,这些技术想法都是在十几年前提出的,要逐渐把它应用到真正的量产流程中是很困难的,因为要从材料、制造工艺、生产良率上全部做起来。目前来讲,我们对“四年五个制程节点”的整体进展是很有信心的,所以2024年Intel 20A就可以先推出,然后很快会过渡到作为Intel 20A提升的Intel 18A,进一步提升制程上的良率和晶体管的质量。对在Intel 18A(相当于1.8nm,英特尔预计2024年下半年量产)这个节点上拿回制程的领先性(台积电预计2nm在2025年量产),我们现在很有信心,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在制程领域拿回领先地位后,就是架构设计。英特尔在新的服务器处理器和PC、笔记本处理器当中,都在全面使用模块化(tile-based)方案,把很多小功能单元灵活地集成在一起,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导向,有的用性能核,有的用能效核,这样按照需要就可以组合出不同种类的产品,架构上就更加灵活了。以前更多是一个大的单芯片设计,现在在设计复杂度上增加了,而模块化本身就是基于Chiplet的思路,也会很考验是否能在封装上做好。
英特尔还有一个杀手锏,我们在先进封装领域也有很多自有创新技术,这部分也非常重要,因为在未来需要做多个不同尺寸、来自不同厂商的芯粒的互连,还要能够保证类似以前单芯片级别的传输带宽、功耗、信号质量,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目前来讲,英特尔已在2.5D先进封装技术,就是EMIB(嵌入式多芯片互连桥接)技术和Foveros 3D先进封装技术上都有产品出来了,也就是说这些路都走通了,都能达到较高的良率。
观察者网:可以说制程是英特尔重回领先的基础?
宋继强:制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所以英特尔CEO经常强调,四年五个节点一定要执行出来,而不只是在PPT上秀出来。制程领先性拿回来后,很多东西就顺理成章可以实现,包括我们制程做好以后,一些大客户就开始使用,IFS(英特尔代工服务)的生意也就起来了。
观察者网:说到制造,最近英特尔对产品和制造部门进行调整,在这种“内部代工模式”中,制造比以前更独立了,但好像还没有完全把制造给剥离出去。
宋继强:不是剥离。
- 责任编辑: 吕栋 
-
国际首次!“量子模拟的圣杯之一”,我国科学家取得重大进展
2024-05-06 12:12 科技前沿 -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
2024-05-03 17:19 航空航天 -
环环相扣、步步关键!嫦娥六号月背出差之旅日程表
2024-05-03 16:22 航空航天 -
今天上午太阳爆发强耀斑,对我国上空电离层产生影响
2024-05-03 14:09 天文 -
嫦娥六号任务首选窗口瞄准今日17时27分发射
2024-05-03 07:39 航空航天 -
嫦娥六号计划5月3日发射
2024-05-01 18:26 航空航天 -
准备就绪!嫦娥六号完成发射前最后一次系统间全区合练
2024-05-01 15:52 航空航天 -
币安创始人赵长鹏被判4个月监禁
2024-05-01 10:10 疯狂比特币 -
中美研究合作:核聚变实验实现两方面关键技术突破
2024-04-30 07:33 科技前沿 -
全球运营商最大单体智算中心投产:2万张卡国产化率超85%
2024-04-28 15:14 观网财经-科创 -
“5台ASML极紫外光刻机就相当于2022年欧盟对华葡萄酒出口总额”
2024-04-27 09:01 观网财经-海外 -
刷新纪录!这一国产芯片交付
2024-04-26 09:13 科技前沿 -
华为官宣:盘古大模型5.0将和“纯血鸿蒙”一同亮相
2024-04-25 10:37 观网财经-科创 -
杨利伟获得钱学森最高成就奖
2024-04-24 15:36 航空航天 -
“80后”神十八乘组亮相 简历来了
2024-04-24 11:13 航空航天 -
中国将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
2024-04-24 09:40 航空航天 -
《三体》重要情节被验证?中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电磁波动态传播
2024-04-23 20:29 三体 -
神舟十八号任务完成全区合练 发射场做好应对风沙天气准备
2024-04-23 12:55 航空航天 -
阿斯麦:不走了,就在荷兰扩张
2024-04-23 11:08 观网财经-海外 -
神十八发射场区全系统合练,近日将择机发射
2024-04-21 16:56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88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39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37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仅靠美国休想”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马斯愿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但有个前提”
-
“印度这行业要玩完了”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
“豁免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不豁免更是机会”
-
“离了中国货,清凉一夏都难…”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
英国反华议员赴香港探亲被拒入境
-
石破茂对美发出“迄今最强烈警告”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
加州住房危机!“学生不得不在汽车里睡觉”
-
“如果关税战长期持续,相当数量的美国农民将破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