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十年不涨薪到应届生年薪可超60万:芯片人才之渴何解
集成电路产业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2021年,我国芯片设计企业已超2800家,但火热的半导体行业却遭遇人才缺口。
澎湃新闻在集成电路人才状况调查中发现,当前国内芯片人才总量不足,高端芯片人才稀缺,半导体“抢人”氛围充斥,企业招人困难。
当下半导体行业的人才流动“往往是一个萝卜N个坑”,只要人才愿意动身,每个坑都可以出非常高的价格招人,薪资平均涨幅大约50%。行业薪酬不断提升,芯片工程师身价上涨,应届生年薪可达五六十万元。
但中国芯片专业人才缺口预计超20万人,高薪挖人并非长久之计,甚至制约芯片市场平衡。弥补人才缺口非一朝一夕之事,芯片人才之渴如何解?多久才能缓解?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推进产教融合,产业底层人才可以快速培养。
而高校、研究所里能够创造出颠覆性新技术人才的培育,需要创造平等与自由的空间,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质疑的态度。大学要往前走,替产业界穿隧架桥,先探寻与打通关节,寻找正确的方向和出路,甚至不可避免地在前面先尝试失败,以淬炼其创造力。
一个萝卜N个坑:芯片人才身价上涨,应届生年薪可达五六十万元
在boss直聘上搜索芯片设计岗位,大部分芯片设计工程师月薪在20000元以上。通用智能计算公司壁仞科技招聘3-5年的芯片设计工程师,月薪30000元-60000元。vivo招聘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芯片设计专家负责ISP、多媒体类芯片的SoC设计工作,月薪50000元-80000元。
应届生招聘方面,从事通信芯片和电源、电池管理相关SOC芯片研发设计和推广的芯片设计企业芯跳科技招聘本科应届生,数字IC设计工程师岗位月薪10000元-15000元。而低成本超低功耗物联网芯片研发企业智汇芯联针对硕士应届生提供的射频IC设计岗位,月薪35000元-55000元,以此折算年薪大约42万元-66万元。
当前芯片人才竞争激烈,启明创投合伙人叶冠泰对澎湃新闻表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年薪就可以到五六十万,尤其是在几个大厂争夺的情况下,这种没有任何经验的刚毕业的大学生的薪资远远超过了正常的市场规律,制约了整个芯片市场的平衡。目前芯片的热潮实在是太大了,这个问题可能在三五年都不会容易地被解决。”
“应届招聘相对来说工资水平比较透明,会看得到薪资是一个挺大的范围,但的确是蛮高的了。”有芯片初创企业创始人对澎湃新闻表示,前两年华为招聘天才少年,年薪可达200万元,“这属于特例。但也有一些比较强的新毕业硕士生可以拿到一年四五十万薪资,当然也有一二十万的。这里面有很多细的分工,有些细的分工领域可能就更低一些。但可以看到在每个细分领域,过去这几年都在涨,而且涨得都挺快的。”
氮化镓功率芯片企业纳微半导体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查莹杰告诉澎湃新闻,薪资倒挂在行业内也变得普遍,“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跟2000年互联网蓬勃发展一样,很多高校对半导体的投入越来越多。”
芯片工程师身价上涨,企业用人成本压力增加。但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米磊认为,这样的薪资并不合理,“以前(薪资)低并不代表现在高是合理的,以前低也不合理,现在高也不合理。”
2013年,米磊倡导发起早期风险投资基金中科创星,目前已投资孵化368家硬科技企业。他把投资硬科技的这10年形容为从极夜到极昼的转变,当下硬科技有多火爆,当年就有多冷门。特别是半导体领域,刚开始投资芯片那几年,“芯片人才有10年没涨过工资。”
而如今半导体行业热度高,资金涌入。人才解决方案公司翰德(Hudson)招聘业务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宋倩表示,2022年领跑薪水涨幅榜的职位排名第一的是智能汽车芯片和先进半导体芯片研发,涨幅50%+;消费应用程序开发师、大数据科学家、商业智能分析师涨幅40%+;智能制造移动机器人研发涨幅35%+。宋倩预测,“2022年通过跳槽涨薪最高的是芯片行业,涨幅50%,这是个保守的数字,很多人会高过这个数字。”
对于芯片人才紧缺,宋倩表示,这个行业的人才流动“往往是一个萝卜(指候选人、求职者)N个坑(指公司)”,“只要他愿意动,每个坑都可以出非常高的价格招人,薪资平均涨幅大概是50%。完全是想动的萝卜来选,我要哪个坑,我要增加多少收入。”
“今天芯片人才的确是比以前贵了,这肯定增加了每个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但这是产业链上的一环,企业成本提高以后,问题在于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会不会提高,企业还能不能够维持生计?”GPU芯片初创企业沐曦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陈维良说,芯片人才薪资是否合理不是一句话的事,这是产业现象,产业会出现波峰、波谷。“只要这个产业在出现热的时候没有过热,以至于产生的泡沫最后破裂了,那都是可以促进行业发展的。”
企业招人“内卷”:芯片人才缺口预计超20万,创业企业互相挖人
80后张晓雷在半导体行业工作快20年了。2004年本科毕业后进入了宁波一家半导体公司担任设备工程师,2008年跳槽到西安,进入一家研究所刚成立的集成电路生产线,顺便在西安交通大学念了个研究生,2016年又加入西安一家光子集成芯片创业公司奇芯光电,如今是奇芯光电Fab(晶圆厂)运营总监。
刚毕业参加工作时,他身边的芯片工程师大多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流动,“因为那边的薪水比较高。”近几年国内半导体行业火热,张晓雷最明显的感受是薪资待遇逐渐提高,“国内的薪资待遇现在明显要比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那边高。”
这也促成海外芯片人才回流,“东南亚fab的一大批工程师”回到国内。张晓雷说,他认识的同行中“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选择回到国内发展了”。回到国内,“不管是职位还是薪资待遇都有很明显的提升。”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0-2021年版)》(原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显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处于布局和发展期,行业薪酬不断提升,进入本行业的从业人员增多。2020年我国直接从事集成电路产业的人员约54.1万人,同比增长5.7%。
从产业链各环节来看,设计业、制造业和封装测试业的从业人员规模分别为19.96万人、18.12人和16.02万人。预计到2023年前后全行业人才需求将达到76.65万人左右。
而《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年版)》显示,我国集成电路人才在供给总量上仍显不足,到2022年,芯片专业人才缺口预计超20万人。
一位投资界的业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当前国内芯片人才总量不足,半导体“抢人”氛围充斥,企业招人困难,“花了大量钱在猎头费上。”
过去几年,芯片领域融资屡创新高,“但所有这些公司第一件事都是招人,这类企业在招人时是全方位缺人的,因为它除了钱和领军人物之外,整个团队都要搭建。”宋倩对澎湃新闻表示,尽管芯片行业有工程师红利,但当这个领域有大量需求时,芯片人才还是市场争夺的对象。
以近两年翰德接触到的芯片设计公司为例,这些企业对薪资在20万元-40万元的中层人才需求量很大,“在浦东的某些楼里全都是这样的公司,他们都在找这样同类的人,需求量很大,需求量还是大过市场的供给量。”
张晓雷目前正在招聘光刻工程师,4个月下来面试了不下50人,有些求职者不合适这份工作,有些最终没有考虑这份工作。
通用智能计算芯片初创企业此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孙文剑也感受到了人才竞争激烈。他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在芯片设计公司,芯片人才可以分为架构设计、芯片设计等。芯片设计又可以分为验证人才、DFT(可测性设计)人才、后端人才。例如架构师对芯片架构的定义并不是简单把几个模块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果盘”,而是需要有深厚的背景知识,了解怎么定义其中的IP核、功耗、安全性、带宽。
这些工程师的背景知识并不相同。孙文剑表示,“当我们说人才总量的时候,还得区分这些总量里面有哪些是某一个细分领域的人才,而每一个公司几乎都需要这样的人,这就导致人才在目前环境下确确实实发生了太多内卷。”
此芯科技从事高性能ARM架构CPU芯片研发,而一个验证师可以选择从事GPU、GPGPU、CPU企业的工作,“有些工作是通用的,这就会面临跟其他公司的人才竞争。”
“现在中国市场非常热,有很多芯片公司,比如做CPU、GPU和DPU的等等,对我们市场的消耗很大。”从事高性能可编程以太网交换芯片研发的高端网络芯片初创企业云合智网创始人曹图强同样对澎湃新闻记者提到,国内开发工程师和验证工程师较为缺乏,优秀架构师人才也稀缺。
后摩智能芯片开发板
后摩智能研发基于存算一体技术的大算力AI芯片,这家芯片初创企业创始人吴强曾对澎湃新闻表示,行业内验证人才紧缺,价格甚至高于设计人才,创业企业互相挖人。但这是暂时的,两年内会趋于理性。
而孙文剑认为,创业公司的高工资、高期权并非一定能吸引员工。工程师越来越理性,眼光越来越远,不再只是看中加入一家创业公司,拿两三年高工资,而是希望伴随公司成长,能成为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自己的舞台。“这也是跟前几年不一样的地方,一些工程师的认知在变得越来越深刻。”
- 原标题:调查|从十年不涨薪到应届生年薪五六十万:芯片人才之渴何解
- 责任编辑: 杨蓉 
-
翟志刚王亚平获二级航天功勋奖章,叶光富获“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
2022-06-21 18:54 航空航天 -
猎鹰9号发射53颗星链卫星,第13次使用刷新单枚火箭复用纪录
2022-06-18 15:11 观网财经-海外 -
高温下水稻还能高产吗?中国科学家:能
2022-06-17 08:05 -
我国新一代载人火箭三级发动机整机首次长程试验圆满成功
2022-06-16 15:49 航空航天 -
康宁:华为云将践行“一切皆服务”理念
2022-06-16 13:19 数字化转型 -
传感器数据异常,韩自研火箭“世界”号明日发射计划告吹
2022-06-15 20:39 三八线之南 -
国内海上首个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完成设备建造
2022-06-15 15:13 -
共筑数字经济底座,中国算力网——智算网络正式上线
2022-06-15 14:58 数字化转型 -
嫦娥五号月壤新发现,有望实现常温下提取氦-3
2022-06-15 09:55 嫦娥奔月 -
“我相信外星生命存在,人类文明或许正在被它们研究”
2022-06-13 09:44 -
中国移动携手华为等产业伙伴联合发布5G-Advanced产业创新成果
2022-06-06 16:22 数字化转型 -
激励科技行业意味着放松监管?科技部回应
2022-06-06 14:06 观察者头条 -
中科院:中国天眼已向14个国家27个科学项目开放
2022-06-06 11:28 -
神舟十四号乘组任务复杂艰巨: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
2022-06-05 12:59 航空航天 -
神舟十四号发射圆满成功!
2022-06-05 07:30 航空航天 -
-
航空工业沈阳所成立黑科技实验室
2022-06-02 19:51 科技前沿 -
中国天眼开放1%观测时间给青少年,约50小时
2022-06-01 14:03 节日谈 -
我国实现全流程机器人自动化克隆猪,克服原种猪资源“卡脖子”
2022-05-31 15:45 聚焦三农 -
神舟十四号船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近日择机发射
2022-05-29 09:51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41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33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1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