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链计划,“前科”累累
-
赵挪亚没有感情的写稿机器
最后更新: 2021-12-29 15:29:07“星链要为半数以上的轨道近距离接触负责”
天文学家也有类似的想法。马斯克提出星链计划以后,招致了科学界的反对。有一部分看法认为,卫星群的数量和密度,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天文观测。还有部分科学家表示,轨道碰撞的风险变得越来越大,而星链系统要负很大责任。
SpaceX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2014年提出了“星链”计划,试图建立覆盖全球的卫星互联网,并在2019年将首批60颗卫星送入太空。迄今为止,SpaceX已经发射了近1900颗卫星。该项目原计划向太空发射1.2万颗卫星,但该公司已获准再建造约3万颗卫星,可能使卫星总数增加至4.2万颗。
从一开始,天文学家就觉得项目“不对劲”。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天文学助理教授萨曼莎·劳勒(Samantha Lawler)本月2日告诉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她居住的埃登沃尔德(Edenwold)农村自治市,原本是个观测天文的好地方。但随着商用卫星群的发射,夜晚的天空出现了很多新的“星座”。
“每天晚上我都能在几分钟内看到几颗卫星,这个数字还会增加很多。根据我们的模拟,算上这些反射太阳光的卫星亮度,以及这些公司使用的轨道,我可以在任何夏季夜晚,以及一年中白天的几个小时内,看到几百颗卫星。”
天空中的星链卫星群
目前,除了星链外,亚马逊也在主推“柯伊伯”计划(Project Kuiper),维珍航空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一度投资了“一网”(OneWeb)项目,如果再加上StarNet/GW等一系列其他公司,那么未来地球低轨上的卫星数量将会达到65000颗之多。
她说,如果6.5万颗卫星被发射到太空,而这一行业又不受监管,它们可能会掩盖来自恒星的光线。
科普作家小野·梅尔根(Ono Mergen)今年7月撰写专栏称,卫星群的广度和速度会影响天文数据,干扰无线电和望远镜成像。
尽管SpaceX为解决这个问题,推出了所谓的“黑暗卫星”(DarkSat),将卫星表层涂上黑色、抗反射材料,或装备了独立的遮阳板,但这些卫星仍然具有很高的亮度,是一个巨大的光污染源。它们仍会干扰射电图像中的天文数据。
梅尔根在文章中动情地写道:“我们是一个仰望星空的物种。但如今,我们面临着被少数贪婪的公司和他们的野心夺去夜空的危险。”
更为严重的是,星链这样的卫星群,会造成破坏极大的凯斯勒综合症。美国科学家唐纳德·凯斯勒(Donald Kessler)于1978年提出的理论,指出在太空垃圾过于密集的情况下,一颗卫星偏离轨道或者遭到一颗流星的撞击时会产生连锁反应,进而有大量卫星被毁,变成太空垃圾,对国际空间站等航天器的安全构成威胁。
眼下,凯斯勒的担忧正变成现实。南安普顿大学航天研究小组组长休·刘易斯(Hugh Lewis)今年8月对Space网站说,星链卫星群每个星期涉及大约1600起航天器接近事件;除去星链卫星彼此间的接近,这1600次中有500次都是星链和其他航天器的接近,甚至包括二者在小于1公里的距离之间飞过的情况。
“我回顾了2019年5月星链卫星首次发射以来的数据。”刘易斯说,“从那时起,空间危险接近评估卫星报告收集到的航天器接近次数增加了一倍多。现在,星链卫星已占到所有航天器事件的一半。”
相比而言,Starlink的竞争对手OneWeb目前运行的卫星超过250颗,每周与其他运营商的卫星近距离飞行80次。
而且情况还会变得更糟。到目前为止,在各级公司预计发射的数万颗卫星中,只有1700颗卫星被送入轨道。刘易斯的计算表明,一旦SpaceX发射第一代的全部1.2万颗卫星,星链卫星将涉及所有近距离接触的90%。
首批60颗卫星 图自SpaceX
涉及宇宙空间管理系统的凯汉公司(Kayhan Space)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西马克·赫萨(Siemak Hesar)证实了刘易斯的说法。他表示,目前美国政府的空间监测网监视着大约3万个近地轨道的物体,其中包括运行和报废的卫星,以及大小超过10厘米的碎片。
赫萨表示,目录的规模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增加10倍,而部分原因就是星链这样卫星群的增长。“这个问题真的已经失控了,目前的流程都是手动的,没有伸缩性,而且如果发生碰撞,各方之间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共享,可能会受到影响。”
赫萨将这个问题比作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却不知道前方几公里发生了事故。如果两艘航天器在轨道上相撞,碰撞产生的碎片将威胁到经过同一区域的其他卫星。“你需要对附近飞行的其他参与者有态势感知。”
2019年,欧洲航天局的“风神”地球观测卫星就曾紧急改变轨道以规避星链-44卫星。当时这颗星链卫星下降到了320千米的高度,测试其自动脱离轨道的技术,结果却靠近了正在这一高度运行的“风神”卫星,导致碰撞风险。
美国福布斯新闻在当时的报道中称,SpaceX的星链卫星配备有自动避碰系统,可以跟踪在轨碎片和航天器并自动回避,但在此次事件中该系统似乎并未起到效果。
欧空局事后表示,“星链”这样的卫星群令人担忧,未来可能需要进行更多的卫星避碰演练。许多太空专家也指出,“星链”计划中的卫星数量已经远远超过当前近地轨道上的卫星总数,现有系统不足以应对这样的情况。
今年4月,一颗星链卫星与一颗英国OneWeb公司的同类卫星几乎相撞,二者最近时仅相距57.9米。美国太空部队第18太空控制中队当时发出“红色警报”。OneWeb太空探索公司公司指责SpaceX关闭了“星链”卫星上的人工智能自动防撞系统。
- 责任编辑: 赵挪亚 
-
2022十大科技趋势发布:硅光芯片将突破摩尔定律限制
2021-12-28 14:17 科技前沿 -
重型火箭正在研制,可将150吨重航天器送入近地轨道
2021-12-27 16:16 航空航天 -
中国空间站今年两次紧急避碰,躲避美国星链卫星
2021-12-27 16:03 航空航天 -
嫦娥八号将建立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2021-12-27 13:23 航空航天 -
曙光席位上,坐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2021-12-26 21:36 航空航天 -
“好好的华为设备被拆换……”
2021-12-26 13:29 华为 -
美国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顺利发射入轨
2021-12-26 07:59 航空航天 -
月壤正式安家湖南韶山
2021-12-25 10:21 航空航天 -
现役最高火箭长七A出征!
2021-12-23 19:05 航空安全 -
我国25吨级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核心技术取得全面突破
2021-12-23 15:48 航空航天 -
中国发现迄今科学记录最完整恐龙胚胎化石
2021-12-22 09:07 考古 -
我国科学家查明“德尔塔”传播力强原因
2021-12-21 19: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我国学者在宇宙起源和非线性原初引力波取得突破
2021-12-20 18:53 科技前沿 -
-
中国载人航天领域党员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2021-12-17 15:00 航空航天 -
GeeSAT双星商业航天发射任务失利:火箭飞行异常
2021-12-15 15:13 航空航天 -
93万℃!它代表人类第一次“触摸”到了太阳
2021-12-15 13:54 -
我国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2星
2021-12-14 07:18 航空航天 -
太空课堂如何备课?调卫星、调姿态、调时延
2021-12-11 16:05 航空航天 -
长征火箭第400次飞行!
2021-12-10 08:50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86“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37“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7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4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2最新闻 Hot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他遭到“心怀不满的员工”攻击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