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造岛神器”出马,在印度洋“搞事情”
关键字:科伦坡项目建成,“造岛神器”功不可没
科伦坡港口城项目的完工与4艘耙吸挖泥船的作用密不可分。在网民眼里,这些挖泥船还有个更直观的绰号——“造岛神器”。
这是因为,相比传统打围堰、沉箱等填海方式,具有航行动力的挖泥船在成本与效率上均更胜一筹。尤其是在吹填人工岛屿时,它们可以借助自身携带的装置,对水下低质表层的泥土、沙、石块等沉积物进行挖取、提升和输送。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铁流曾在科普文章中介绍:
“由于南海距离中国大陆海岸线较为遥远,在南海填海造岛采用从大陆运输填海材料的做法并不现实。那么,最好的解决之道则是就地取材。由于在南海岛礁附近有大量的沙石,将这些沙石聚拢起来,就能实现在局部形成较大的岛屿。”
而按照施工特点,挖泥船可分为耙吸式、绞吸式、链斗式、抓斗和铲斗式。
这次以“浚洋1”为代表的四艘挖泥船就属于耙吸式,其特点在于:通过置于船体两舷或尾部的耙头吸入泥浆,以边吸泥、边航行的方式工作。
耙吸式挖泥船的作业环境通常以淤泥、黏土、粉砂、细砂、粗砂、碎石、砾石和卵石等为主,其具有机动灵活,效率高,抗风浪力强的优点,适宜在沿海港口、宽阔的江面和船舶锚地作业。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疏浚船舶建造技术方面长期落后世界先进水平——现在全世界超过2万方舱容的超大型耙吸式挖泥船约有12艘,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实力雄厚的欧洲疏浚公司。中国疏浚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时,往往缺乏高端设备支撑。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6年10月,中交集团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1.6亿欧元、在荷兰建造的“浚洋1”号在广州正式交付,随即赴科伦坡参与建设项目。
“浚洋1”总舱容量21028立方米,开启了国内同型船超过2万立方米的新时代,也是亚洲最大、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耙吸式挖泥船,拥有目前欧洲四大耙吸船公司所少见的双耙臂管水下泥泵装置。此外,其挖泥系统全部采用变频自动化控制,还配有环保阀。
据观察者网此前报道,“浚洋1”具有强大的疏浚和吹填造地能力,每小时挖泥约2万立方米,相当于在一个国际标准足球场上堆起一层楼高的泥沙量。其耙臂最长可以伸到海底90米处挖泥,并可直接通过“彩虹吹”将疏浚泥土吹到距离150米的岸上,满舱时间仅需84分钟。若是通过接驳排泥管实施吹岸施工,则距离超过4000米。
迈向挖泥船国产化与“中国智造”时代
“浚洋1”的建成使用,标志着我国挖泥船企业开始走向“中国智造”的时代。“天鲲号”的检验投产,成为我国在这一高端设备领域国产化的重要成就。
“以前是十年才造1艘挖泥船,现在是一年就出厂10艘!对于中国疏浚人而言,只有看着自己制造的挖泥船在蓝色的大海上劈波斩浪才是真正的骄傲。”曾任广州航道局副总工程师的罗日佳说。
据报道,今年1月9日,中国自主设计建设的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通过性能检验、正式具备投产条件,为我国的“造岛神器”又添一员“干将”。
不同于“浚洋1”,“天鲲号”在分类上是绞吸式挖泥船,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在吸水管前端环绕装设有旋转绞刀。作业时,通过旋转绞刀对水域底部的泥沙进行切割、搅动,然后泥浆被管道吸入并输送至预定区域。
“天鲲号”配备了可以切碎坚硬岩石的绞刀
“天鲲号”作为我国首艘从设计到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自航绞吸船,首次使用了绞吸船自动挖泥技术,是中国疏浚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确保生产效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标准。
此外,该船还配备了6600kW功率的绞刀,并分为通用、黏土、挖岩与重型挖岩4中类型,可以挖开并切碎海底非常坚硬的岩石,这是其相较于“浚洋1”等耙吸式挖泥船最大的优势。
据介绍,“天鲲号”的最大挖掘深度达到35米,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将6000立方米的海水、碎石、泥沙混合物送到1.5万米之外。由于“天鲲号”具有吨位大、爪牙锋利、挖掘和传输效率高等优点,在以后的造岛工程中,将大有用武之地。
中国的挖泥船建造,从最初完全依赖进口,到逐步过渡到国产化建造,一直在不断升级换代。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疏浚企业坚持自主创新、探索谋求发展、不断走向世界的进程。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郭涵
- 最后更新: 2019-01-19 07:41:01
-
小米9认证信息曝光:配骁龙855及4800万三摄
2019-01-18 23:19 手机 -
美政府关门导致这个数据无法更新,手机用户或受影响
2019-01-18 18:46 -
嫦娥四号成功登月后,阴谋论他来了
2019-01-18 15:39 嫦娥奔月 -
我国“人造太阳”研究配上新型“充电宝”
2019-01-18 13:08 科技前沿 -
嫩芽“已死”?这次外媒没乱说
2019-01-18 00:24 航空航天 -
任正非一口气答30问:最坏预案是什么?
2019-01-17 23:21 华为 -
2018年中国App下载量全球第一 占全球近50%
2019-01-17 13:48 手机 -
人民日报缅怀于敏:一辈子把自己的名字看得很淡
2019-01-17 09:00 中国超越 -
于敏解决的问题,对共和国来说有多重要?
2019-01-17 07:35 -
国家航天局:嫦娥四号落月有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
2019-01-17 07:13 航空航天 -
人们最想知道的十一件事情 都在这里
2019-01-16 14:14 -
小米高管:有信心拿下英国,用口碑赢得市场
2019-01-16 12:41 TMT观察 -
唯一参与嫦娥四号任务的香港院校,有哪些贡献?
2019-01-16 10:41 香港 -
日本与波音联手开发电动飞机
2019-01-16 06:56 日本产经 -
阿里云发布分布式语音2.0 将实现多种物联网设备语音识别能力
2019-01-15 17:50 TMT观察 -
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
2019-01-15 16:35 -
俄唯一太空射电望远镜与地面失联
2019-01-15 16:09 俄罗斯之声 -
南极冰盖下800米,中国钻取深冰芯
2019-01-15 13:13 南极探险 -
月球上长出第一株嫩芽
2019-01-15 09:20 嫦娥奔月 -
美方问他:中继星能否多留两年?我们探月也想用
2019-01-15 07:00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92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31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67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00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57最新闻 Hot
-
“MAGA巨星”唱反调,“中国制造真的很棒”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