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灏:提高劳动者收入,是中国避免西方衰退陷阱的关键
最后更新: 2020-11-23 08:35:45观察者网:但是有些观点认为,中国政府可以做得更多,比如像美国那样给穷人发消费券,这样可以更好促进经济的恢复。
洪灏: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中国的情况跟美国完全不一样。美国人储蓄率是很低的,大部分家庭如果发生1000美元的紧急开支就会破产。他们的家庭储蓄无法支撑超过两个星期的日常开支,这是很可怕的,政府不给他们发钱,他们真的活不下去。而且现在美国的社会矛盾这么尖锐,即便在疫情之下还会有大量街头游行,底层人的生活已经非常艰难,如果再没有经济救助,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恰恰相反,中国人的储蓄率在45%~50%左右,也就是说,大家每赚1块钱,就会把5毛钱存起来。就算最近几年下降得快了一点,仍然是全世界最高的水平,所以中国完全没有必要去大规模地发消费券。而且中国对疫情的应对这么好,死亡率这么低,跟美国也是完全不同的。
观察者网:中国目前的货币政策还是非常克制的,而且市场预期将会继续收紧。在这样的政策下,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能恢复到什么水平?
洪灏:我们十四五并没有制定一个具体的增长目标,而且疫情也还存在很大的变数。但是中国经济增长逐渐放缓,是一个大概率的事情,毕竟我们GDP总量已经达到了100万亿。
中国过去每年7%~10%的增长率,意味着GDP总量7~10年就能翻一番。如果中国经济再翻一番,达到200万亿,那么美国都只有我们的2/3左右,这对于整个地球的资源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且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远远超过美国。所以我觉得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大概率事件,这没有什么不好的。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以及增长过程中,怎样对增长果实进行更好的分配。
《预测:经济、周期与市场泡沫》
洪灏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10月
观察者网:您的书中还提到,过去30年,全球都呈现债券跑赢股票,债权人跑赢企业主的现象。中国人常常讨论的实体经济不如银行业赚钱,也是一个体现吗?打破这个趋势的根本动力是劳动者报酬的提升?
洪灏:对。债券跑赢股票,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就算你买了欧洲的债券,很多已经降到了负利率,相比于股票还是赚的。甚至买希腊的债券都是赚的。
因为通胀一路走低,经济增速也一路走低,债权人比起企业主,比起靠企业盈利来赚钱、同时承担经济发展风险的人,是更有利的。
在整个经济链条中,工人处于最底层,工人的剩余价值不断地被敛聚在企业主的手里,企业主又要拿着这些剩余价值,去偿还债权人的利息。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们看到债券跑赢股票,股票跑赢劳动者收入,整个社会的贫富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观察者网:其实您说的道理跟马克思是相通的。
洪灏:一定程度上是这样的。马克思论述了剩余价值的原理,以及剩余价值是如何被分配的,认为这是社会不公的根源。这是从成本侧进行的分析。我所说的债券跑赢股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导致通缩等等,也许提供了另一个观察角度。
观察者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减小贫富分化,提高劳动者收入,让社会分配更加公平?在具体的政策层面上有哪些操作空间?
洪灏:我们十四五规划中就着重强调了社会分配的问题,我相信,有关部门接下来一定会有具体的政策出台。比较容易想到的手段,包括增加资本利得税,增加对财富转移的税收,比如开征遗产税。此外还可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甚至对低收入家庭给予直接的政府补贴,这些都是很好的转移支付方式,能够让低收入人群更好地享受社会发展和生产力进步的果实。
同时,改善社会分配最好的方法,就是继续去做好教育机会的均等化。户口制度也需要一个根本的改革,让人口作为一种资本真正流动起来。我们的山区还有很多非常聪明的孩子,没有接受到最好的教育,如果他们能够更方便地流动到一线城市,有一个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他们能够爆发出来的生产力,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是不可估量的。
观察者网:还有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就是中国的福利水平应该提升到什么程度,社保标准应该如何改进。有人认为只有维持一个比较低的福利水平,才能够增加全社会的积累,才能够让经济更好的发展。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洪灏:社会保险也是改善社会总体分配的一个重要手段,不过它主要影响的是消费发生的时间,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在年轻的时候消费,还是等年老了再消费。
中国人是非常勤奋的,大部分中国人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努力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储蓄,为养老做准备,但是他们也牺牲了年轻时候的消费机会。其实对于老年人,国家应该承担更大的照顾责任,因为他们曾经为国家创造了很大的财富。用社保为所有人提供一个安全网,让他们在年轻时就敢于消费,这对经济会有很大的好处。
除了整体的社保规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是社保具体怎样分配。中国人高储蓄的习惯,使得大部分人其实还是有很强的自我保护能力,那么社保就可以更加侧重于那些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或者努力劳动之后仍然无法获得太多储蓄的人。这个分配的过程怎么把握,需要非常细致的讨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广凯 
-
APEC“茂物目标”到期,今年会出台什么文件?
2020-11-20 18:30 APEC -
京东方供应iPhone再度受挫,苹果“绿屏门”或成新契机
2020-11-20 16:24 上市公司 -
《肿瘤杂志》发表研究结果:意大利去年9月份可能就存在新冠病毒
2020-11-20 10:2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我爱我家仍不置可否,天量资金抢先押注蛋壳公寓“渡劫”
2020-11-19 17:52 中国房市 -
台积电、三星“鹿死谁手”
2020-11-19 13:48 上市公司 -
华为客户荣膺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三项城市大奖
2020-11-18 22:27 大公司 -
李克强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释放什么信号?
2020-11-18 19:48 中国经济 -
赴港上市首日股价一度破发,上坤地产负债率连降三年
2020-11-17 17:55 中国房市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到6.5时代
2020-11-17 16:59 -
前董秘涉内幕交易“裸辞”,董明珠招不到人后被迫兼任
2020-11-17 13:40 上市公司 -
王岐山:灾难和困难不应是世界分化撕裂的边界线
2020-11-17 09:22 政坛观察 -
从IP共创到赛事构建,《和平精英》生态扩圈进行时
2020-11-15 18:39 上市公司 -
苹果5年后或再度让三星代工芯片,韩媒:别无选择
2020-11-15 13:36 上市公司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千年大运河 流动的文化
2020-11-15 10:0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华为首次召开城市智能体峰会,引领智慧城市发展新风向
2020-11-13 21:00 大公司 -
中芯国际确认四季度收入小幅下滑:美出口管制影响可控
2020-11-12 16:11 上市公司 -
这事儿终于要定了
2020-11-12 11:11 -
周小川:互联网科技巨头掌控大量数据,形成垄断抑制公平竞争
2020-11-11 20:39 -
限制二选一、大数据杀熟,《反垄断指南》将深刻影响平台企业
2020-11-11 20:37 网络战线 -
智能汽车业务“降温”,欧菲光高额定增聚焦光学领域
2020-11-10 17:27 上市公司
相关推荐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35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99“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38“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7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4最新闻 Hot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他遭到“心怀不满的员工”攻击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