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志凯:辩论结束后,那位津巴布韦学生主动来和我交流
最后更新: 2024-12-30 09:37:25观察者网:正如您所说,长期以来,外国势力污蔑我们在包括非洲等地搞“新殖民主义”、“债务陷阱”,并且将其打包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话术统一进行宣扬。如何评估这套话术对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人群的影响?未来我们需要如何和西方争夺非洲发展的话语权?
高志凯:近期,西方国家频频指责中国搞“新殖民主义”,但这种说法完全是对事实的扭曲和对自身历史的粉饰。
殖民主义的本质是通过暴力和压迫掠夺资源、奴役人民,西方殖民列强在非洲的所作所为正是如此。它们屠杀当地居民,将成千上万的非洲人贩运至美洲当奴隶。在美国的宪法中,奴隶甚至只被视为五分之三的人口,用以计算各州在联邦众议院的席位,而他们的“投票权”却被奴隶主所掌控。这样将非洲裔美国人非人化的法律行为,直到美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才被废除。
相比之下,中国从未在非洲从事过任何殖民主义性质的行为。中国没有占领过非洲的任何土地,没有奴役过非洲人民,也没有剥夺任何非洲人的正当权利。中国始终把非洲视为兄弟姐妹,以平等、互利、共赢的方式开展合作。
然而,西方却试图通过污名化中国的对非合作,掩盖其自身的殖民主义历史。这些所谓的“新殖民主义”标签,完全是由英美智库学者炮制,再通过媒体广泛传播,试图误导国际舆论。
在非洲,中国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修建基础设施,帮助非洲实现互联互通,还是推动当地的工业化发展,中国始终致力于为非洲国家带来实际的利益。这种合作不仅提升了非洲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也为当地人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而西方国家虽然也在非洲提供了一些援助,但其援助通常附带各种苛刻条件,限制了非洲国家的自主发展。相比之下,中国的合作模式更加开放和务实。
我们需要承认,英语世界里的话语权依旧由美国控制着,它在英语世界里编造概念,再通过关联机制把这个概念变为法语等其他各国语言。这样造出来的概念,比如“新殖民主义”、“债务陷阱”等等,影响力是巨大的。所有人都以为美国说的是真的,但美国政府却说,这些都不是我说的,是CNN、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那些人说的,它把自己摘得很干净。
我再举几个例子。还记得前几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直在说,要和中国“脱钩”,但是这个钩脱得了么?西方和中国“脱钩”就像地球和月亮“脱钩”一样。第一做不到、第二不可能成功、第三即使成功了也意味着大灾难要来了,他们确定要试一试吗?后来美国也说我们不要求“脱钩”,我们要求“去风险”。对此,我呼吁我们应该调查一下,到底是谁提的“脱钩”?是谁在黑暗中滥施冷枪,导致全世界不得安宁?
我和很多国家的人都接触过,包括英国、立陶宛等国家。这些国家一直在说中国是他们的竞争对手,对此,我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就很明确地回应:英国怎么界定中国是英国的事情,但是从中国的角度看,英国不是中国的竞争对手,也不是中国的敌人。英国是一个很重要的国家,中国可以和英国发展互利互惠关系。
但中国和英国不是竞争对手,中国年产汽车超过3000万台,其中电动汽车已经超过1000万台。中国的人工智能、芯片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数一数二的。这都不是英国人和中国人可以竞争的领域,英国没有资本和中国竞争。那个到处嚷嚷着中国是竞争对手的立陶宛也是如此。
中国电动车生产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23年7月我在柏林参加了一个很重要的会议,一位德国外交部领导上来就对我说,“我们德国最近制定了‘中国政策’,首次把中国定义为德国的竞争对手。”我说,“德国在哪方面可以和中国竞争呢?你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吗?你是合法拥核国家吗?中国有14亿人口,德国不到一亿,中国经济体量远大于德国,你们怎么和中国竞争呢?”
这些国家就是受到某些国家煽动,把中国当做竞争对手。但是这些被煽动的国家有没有想过,他们怎么和中国搞竞争、搞对抗呢?
最近,英国称有个杨先生因为之前为中国搞情报,被他们拒绝入境。这个杨先生我也认识,英国媒体过来采访我,我就向他们解释,杨先生早前一直引导英国公司到中国投资,还牵线中国公司到英国投资等。我觉得这个杨先生一直在推动中英之间的正常人文交流、企业交流,根本不像一个特务。
然后英国媒体说,这个杨先生是统战部的人。我说你们有没有搞错啊,统战部的主要工作是在国内做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的工作,又不是搞情报的。你仔细想想,中国搞情报的有几个是统战部出来的?所以我觉得英国的这种指控、担忧和胡编乱造,完全是上了别人的当。
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以美国为首的这些西方国家,他们在控制舆论、制造舆论、抢夺话语权的时候,到底做了哪些龌龊的、见不得人的事。中国最忌讳的是被美国人牵着鼻子走,美国人说“去风险”,我们就说别“去风险”了。美国人说修昔底德陷阱,我们就被他牵着鼻子谈论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的提出者是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艾利森,但是他忘了告诉全世界:他分析的所有战争案例都是常规武器战争案例,而今天的中国和美国都是核大国,他怎么能够把分析常规武器战争所得出的结论用于两个核大国呢?所以我始终认为,中美之间没有修昔底德陷阱。如果有,我们也坚决不跳。
事实上,艾利森还说过“我并不是说中美必有一战”,但是他有本书就叫《中美必有一战》。这样的两面言辞,你知道他在美国怎么说中国的吗?你知道他在美国内部做的报告内容吗?所以我们不要被他的发言牵着鼻子走,要有自己的智慧。
中美都是核大国,战争不是选项,也不应该成为选项。中美之间只有一条路,就是和平,两国之间的各种问题,都应该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好在拜登这个战争总统马上就要离开政治舞台了。而新上台的特朗普表示要迅速结束乌克兰战争,承诺四年内不打仗,我们希望他真的能说到做到。
观察者网:国内现在对于对外援助以及吸引非洲留学生也存在一定的争议,您认为我们需要如何正视这些争议?如何汲取西方的经验教训,从文化和经济两个层面塑造新时代的中非关系?
高志凯:我的观点可能不一样。在我看来,中国与非洲在人文交流,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合作,不是做的太多,而是还远远不够。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扩大和深化这一领域的合作。我本人在美国学习生活了四年,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跨文化交流对个人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作为中美人文交流的直接受益者,我更加确信,人文交流对于增进国家之间的理解与友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非洲中青年军官代表团访问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考虑到中国与非洲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差距,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欢迎并选拔非洲优秀的年轻人来华学习。这些年轻人应该是那些立志于推动中非友好合作、勤奋刻苦、富有远大理想的人才。教育交流不仅仅是当前的任务,而应该是一个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规划,涵盖未来十年、二十五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通过培养非洲留学生,我们能够为中非之间建立更紧密的纽带奠定基础。
每一位非洲留学生都可以成为中非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们在中国学习期间,能够将自己的文化介绍给中国人民,同时也有机会亲眼见证中国的真实面貌。当他们回到非洲家乡后,可以用切身经历讲述中国的发展与成就,传递友好合作的真实信息。这不仅能够打破误解与偏见,还能促进非洲国家对中国的深入了解,助力中非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键在于,这样的交流不应仅仅被看作获取就业机会、退休保障或医疗福利的工具,而应该被赋予更高的使命。我们需要的是一批真正致力于中非友好的青年使者,能够将中非合作视为毕生追求,而不仅仅是个人利益的跳板。
回顾自1949年以来,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中非关系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这段合作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尽管现阶段已有不少非洲留学生来到中国,但这远远不够。未来,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选拔和培养优秀的非洲学生,使他们成为中非友谊和合作的坚定推动者。
如果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努力培养更多优秀的非洲留学生,那么中非关系的未来将拥有无限可能。通过这些交流项目,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中非的互惠互利关系,还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力量。这是中非合作的核心,也是未来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发展潜力的源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特朗普提出这两个提议,俄方当然不满意”
2024-12-30 08:41 俄罗斯之声 -
韩国济州航空又一架波音737发生起落架故障
2024-12-30 07:59 -
内塔尼亚胡完成前列腺手术
2024-12-30 06:46 巴以恩仇录 -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逝世,终年100岁
2024-12-30 06:36 美国政治 -
“企图用改装音箱暗杀俄军高官”,一俄公民被捕
2024-12-29 22:45 俄罗斯之声 -
“俄方有意掩盖,要求其认错、严惩、赔偿”
2024-12-29 22:37 观察者头条 -
韩国失事客机黑匣子部分受损 将影响调查进度
2024-12-29 21:36 航空安全 -
最终确认179人遇难 韩国失事客机仅2人获救
2024-12-29 20:17 航空安全 -
韩国宣布:国家哀悼7日
2024-12-29 19:42 三八线之南 -
阿塞拜疆总统首次明说:空难原因是客机遭到“地面攻击”
2024-12-29 19:35 航空安全 -
谭德塞:差点被以军炸死,“死里逃生”
2024-12-29 18:52 也门局势 -
习近平就韩国客机失事向韩国代总统崔相穆致慰问电
2024-12-29 18:40 中国外交 -
拉夫罗夫:叙利亚没有要求修改俄驻叙军事基地协议
2024-12-29 17:32 俄罗斯与世界 -
2个黑匣子已找到,已致177人死亡
2024-12-29 15:32 三八线之南 -
南部战区位黄岩岛领海领空及周边区域组织战备警巡
2024-12-29 14:54 南海局势 -
泽连斯基怒了:这是在帮俄罗斯开辟“第二战线”
2024-12-29 14:53 -
-
两名获救者均为机上乘务员
2024-12-29 13:47 三八线之南 -
特朗普紧盯格陵兰和巴拿马,“意在对抗中俄”
2024-12-29 13:34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被批“干涉德国内政”后,马斯克硬刚
2024-12-29 13:24 德意志
相关推荐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72“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83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