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德胜:美国经济正站在悬崖边上,该怎么办?
最后更新: 2021-09-17 16:52:27【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高德胜】
“留给美国避免经济灾难的时间已经不多了”。9月初,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在给国会议员的信中这样写道。
由美国财政部长发出警告,这恐怕不是危言耸听。众所周知,自2020年3月以来,随着新冠疫情爆发,为挽救陷入深度衰退的美国经济,美国启动无限量化宽松和大规模财政刺激。这种强力刺激的猛药,尽管暂时推迟了危机的爆发,但无助于解决美国经济内在的结构性矛盾,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刺激政策不啻饮鸩止渴。
美财政部长耶伦再次呼吁国会解决债务限额问题。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今,美国无限印钞和大把撒钱的后遗症正在快速显现,美国经济正饱受多重病灶“虚火上攻”的煎熬:持续高启的通胀阴云高烧不退,在巨额债务迅速膨胀的情势下,美国联邦政府面临新的“财政悬崖”,而美联储的政策工具箱在高通胀和就业放缓的双重压力下已经捉襟见肘。
不仅如此,随着美国遭受新一波新冠变异毒株迅速蔓延的冲击,美国经济复苏进程再次蒙上不确定性阴影,各国抗疫模式和能力的不均衡使全球供应链断裂的风险也在上升。
美国经济长期积累的沉疴与政府不负责任的货币、财政政策相互叠加,正在将美国经济推到危机的边缘,美国重现“滞涨”的危机前景恐不可避免。
美国再临“财政悬崖”
拜登政府执政以来,不仅延续了特朗普时期的宽松货币政策,其大把撒钱的功夫更远远胜过特朗普。拜登政府马不停蹄推出一连串经济救助与刺激计划,涵盖失业补贴、中小企业救助、家庭支持、基础设施投资、创新与竞争计划、供应链重建等等,总支出规模达到7万亿-8万亿美元。
有学者指出,拜登政府支出的增长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了罗斯福新政、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里根上世纪80年代初扩张军备等历次美国经济刺激计划。
拜登与特朗普在财政刺激的路上接力狂奔,使美国政府债务迅速激增。2020美国财政年度联邦政府支出增加47.3%,至6.55万亿美元,财政赤字激增逾两倍,总额超过3.1万亿美元。
加上拜登政府上台以来连续推出的财政刺激支出,目前美国国债总额已突破28.7万亿美元。以2020年美国GDP20.9万亿美元计,美国政府负债与GDP之比已高达137%。
而美国政府的债务增长还远没有尽头。根据拜登政府制定的财政预算,美国2021年财政赤字为3.669万亿美元,2022财年赤字为1.837万亿美元。按照这份预算案估计,自2022至2031年的10年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将持续上升,2031财年美国的联邦公共债务累计将达到39.1万亿美元。
美国联邦政府目前的债务水平已远超2019年美国政府规定的22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如今,由2019年8月美国政府《两党预算法案》规定的暂停债务上限两年的期限已过,美国政府债务上限约束重新生效,再次面临“财政悬崖”。
“财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对此危急形势,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如坐针毡,从7月开始就不停大声疾呼,敦促国会就提高政府债务上限采取行动,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句警告。
耶伦提醒到,除非美国国会提高举债上限,否则财政部可能在10月耗尽现金。“一旦所有可用措施和手头现金全部用完,美利坚合众国将有史以来第一次无法履行其国家义务。”也就是说,如果国会不能就解除美国债务上限形成决议,不仅美国政府将陷于停摆,而且大大增加美国政府债务违约的风险。
这不是美国第一次面临“财政悬崖”了,美国政府因缺乏预算而导致部分政府部门临时关门的情形也早已屡见不鲜。美国过度依赖负债的财政运作模式,使美国政府债务上限屡屡被突破,自1960年9月至2011年8月美国政府债务上限被上调79次。这也表明,美国所谓的政府债务上限约束,不过是看起来漂亮的摆设而已。
美国当下的情况是,政府已经事实上大大突破了自己设定的债务上限。耶伦所呼吁的,无非是取得国会对事实上已经突破的债务上限给予认可和进一步追加而已。
此次美国政府面临“财政悬崖”窘局,几乎也会毫无悬念地在国会两党讨价还价中达成妥协,而结果无非是再次提高美国政府债务上限,或干脆选择暂时忽略债务上限,即允许政府继续举债以维持运行。
持续通胀高烧难退
今年4月以来,美国通胀水平持续飙升,连续数月“高烧不退”,屡破新高。
2021年4月通胀率上升到4.2%,5月份上升到5.2%,6月CPI同比增长5.4%,核心CPI同比增长4.5%,创30年新高。最新数据是,7月CPI与6月持平,核心CPI同比增长4.3%。
从食品到日用品、从汽油到交通服务、从芯片到汽车、从木材到房屋,美国各类消费品都出现持续的价格上扬。消费者物价指数、服务价格指数、房价指数一齐飙涨。整个社会都在经受通胀的压力和痛苦,而底层民众感受伤害最甚。
美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不包括美国房价因素,如果加上美国房价上涨的情况,则美国的价格上涨更为严重。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房价狂涨,衡量美国主要大城市平均房价的标普全美房价指数,6月同比上涨18.6%,是自1987年该指数开始发布以来的最高水平,最高地区的房价涨幅高达29.3%。房屋价格上涨带动租房价格飙升,美国房地产数据公司跟踪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份,美国房屋租金要价上涨了近13%,创下过去五年以来的最高同比涨幅,而房租价格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
美国通胀快速上涨的根源在于美国政府不负责任的货币宽松及财政刺激计划。2020年3月后,美联储祭出史无前例的无限量化宽松“大杀器”,仅2020年3月的一个月内,美联储就增发3万亿美元,此后维持每月1200亿美元购债计划,持续向经济体系放水。
美国实施量化宽松不是第一次了,比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先后推出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总资产从2008年的1万亿美元左右骤然增加到2012年末的2.85万亿美元,美元发行急速扩张。但过去美国历次量化宽松并未引起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美国的通胀率长期保持在2%以下的低水平。
美国凭借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特殊地位,每次都能把通胀向其它国家转嫁。而这次美国疯狂印钞造成的货币泛滥,使美国近30年来第一次自己尝到滥发钞票酿成的通胀苦果。
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美国此次量化宽松规模空前庞大,超出了全球资源和产出能够支撑的限度。一年中增发4万亿美元,几乎相当于美国GDP的四分之一。美国增发的货币,通过美国政府的纾困和救助计划几乎全部转移到美国民众和企业手中。
据追踪现金流的固定收益交易商FHN Financial测算,美国家庭和小企业已经囤积了创纪录的近17万亿美元现金,这超过了世界各国政府在疫情期间采取的财政刺激资金的总规模(16万亿美元),原因就是美国政府直接向美国个人和小企业发放现金补贴和纾困金。这些庞大的资金形成对商品和服务的巨大潜在需求,必然拉高普遍的价格水平。
另一方面原因是,过去美国依赖廉价商品的进口,使美国轻松向世界转嫁了通胀,而此次美国向外转嫁通胀的通道,没有以往那么顺利了。
中国是美国最大货物出口国,由于美国愚蠢的对中国的贸易战,加征的高关税成本90%以上由美国进口商承担,抬高了美国进口价格。同时中国没有跟随美元贬值,去年7月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相当于中国出口商品的整体性涨价,不仅有效狙击了美国向中国输出通胀,还把通胀压力反向传导回美国。研究表明,去年下半年至今年4月,人民币大幅升值约压低了生产者价格指数2.4个百分点。
同时,中国开始自主掌控部分优势产品出口的价格水平。今年8月起,中国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并提高铬铁、高纯生铁的出口关税,相当于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的一次整体提价。这也是中国运用产能优势,掌控国际市场定价话语权的一招妙棋。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任正非刚谈完6G,日媒发布一个调查
2021-09-17 16:25 上市公司 -
亚马逊大规模封禁中国卖家账号?官方回应
2021-09-17 15:19 消费 -
本人60%资产在美股,鲍威尔下令道德审查手下炒股
2021-09-17 11:37 金融圈 -
恒大地产债券停牌,惠誉:若债务违约,影响可能更广泛
2021-09-16 17:42 上市公司 -
东软集团与中国电信在5G产业领域达成战略合作
2021-09-16 17:04 -
“中国10元店”决定将美国门店翻番
2021-09-16 14:59 上市公司 -
地方专项债上半年已用47%,发改委:加快发行和使用进度
2021-09-16 12:21 地方债 -
中东南地区广大农村“风电下乡”,可行吗?
2021-09-16 08:37 能源战略 -
赣锋锂业拿下加拿大锂业公司?宁德时代加价竞购
2021-09-15 16:29 上市公司 -
宝能系陷债务违约、汽车公司开始裁员,姚振华:有能力走出困境
2021-09-15 10:08 大公司 -
国家统计局:8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幅继续回落
2021-09-15 10:03 中国房市 -
谷歌被韩国罚款11.4亿:限制竞争的行为前所未有
2021-09-14 23:11 大公司 -
人工关节国家集采:整体降价超80%,外资参与更积极
2021-09-14 16:26 -
撤回赴美IPO,喜马拉雅申请港股上市
2021-09-14 12:40 大公司 -
恒大:预期9月销售持续大幅下降,回款持续恶化
2021-09-14 09:25 上市公司 -
国际龙头冻结运价!招商交运:破解困局主要靠全球抗疫
2021-09-13 09:17 美国经济 -
4家机构将在深圳等4城试点养老理财,额度均为100亿
2021-09-12 14:02 养老与社保 -
香港财政司长:助力人民币国际化是香港与前海合作重点
2021-09-12 10:47 香港 -
工信部要求阿里腾讯等解除屏蔽链接
2021-09-11 18:57 大公司 -
美国职位空缺达1093万个,为何失业人口仍有838.4万
2021-09-11 14:05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18“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61“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78“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201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评论 369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