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GPT5迟迟出不来,说明堆算力、堆数据不可持续
最后更新: 2025-04-11 17:49:46演讲全文如下:
大家知道,人工智能概念是1956年提出来的,过去近70年来中,人工智能大体上经历了三起两落三个阶段。
人工智能起步之时,通过逻辑推理来证明了一大批数学定理,非常激动人心,让不少人对人类的未来发展充满憧憬,也充满乐观。以至于这两位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出了现在看来不切实际的预测(见下图),这两个预测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实现。
因为这样一个过高的期望和人工智能实际能力的巨大反差,使得人工智能进入一个发展的低谷。所以痛定思痛,觉得应该加强人工智能和应用的对接。
在第二个阶段,应用上又取得突破,同样又让一批人充满憧憬和过于乐观。以至于日本举全国之力发展所谓的第五代计算机,最终90年代初以失败告终,让人工智能的研究进入到第二个寒冬。现在进入了数据驱动的发展新阶段。同样的,大家也是充满憧憬与乐观。
我觉得人工智能发展将近70年的历程留给我们很多启示。我最想跟大家报告的就是最后一点,一定要坚持理性、务实。
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确实在理论技术应用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也在深刻的影响人类的文明进程,也深刻影响着世界格局。我试图用九句话来概括人工智能的基本发展态势。
第一,专用人工智能日趋成熟。第二,大模型技术取得重要突破。第三,生成式人才焕发生机。第四,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备受关注。第五,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快速发展。第六,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第七,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第八,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日益凸显。
第九句话可能跟很多同行的观点不完全一样,也许我过于悲观。在我看来,通用人工智能还任重道远。通用人工智能目前到底处于一个什么发展状态没有共识,我引用了三个大佬级人物的观点。
第一个埃隆·马斯克:通用人工智能就在两年内实现,是他去年讲的。
通用人工智能尽管定义没有共识,但是大体上认为,能够媲美甚至超越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叫通用人工智能。就按照这样的定义,他认为两年之内就能实现。
阿尔特曼似乎也比较乐观,他说通用人工智能将在1000多天内实现,也就是几年时间。第三个人哈萨比斯,在去年获得诺贝尔奖。他说,我们距离通用人工智能大约还有十年时间。这是他们三个人的观点。
他们的预测观点不禁我想起前面我讲的60年代、70年代的预测观点。在我看来,他们过于乐观。通用人工智能还刚刚起步,任重道远。因为即便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跟人类智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人工智能还有很多不能。我可以举很多这样的例子。
全面媲美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还遥遥不可及。也许我过于悲观,但是我的确是这么想的。
我们到底应该发展通用、专用,还是多用人工智能?在我看来,我觉得实际应用更多需要的是多用人工智能。因为术业有专攻,但丝毫不是不要大模型。
我认为,在做精专用人工智能基础上,面向实际应用,推进多用人工智能的研究是可取之道。另外,堆算力、堆数据的蛮力AI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原因很简单,性能提升不可持续。GPT5迟迟出不来,也就是说投入同样的数据,同样的算力,性能的提升没有以前那么大了,所以性能提升不可持续。
此外,能耗不可持续。“智能”让我感觉要多少“智”,就得消耗多少“能”。这显然与节能减排双碳目标、可持续发展背道路而驰背道而驰。
第三是因为数据支撑不可持续。数据用完了怎么办?拿生成式数据。大家知道生成式数据有幻觉,有错误的信息,带来的不是额外的知识,而是噪声。大家可以想想,用这样的数据来训练大模型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所以我觉得,发展路径要从“蛮力”人工智能向“灵巧”人工智能转移。要发展高效、轻量级的人工智能至关重要。那么怎么发展?生物启发,通过算法创新、理论创新、工程创新等等实现这一路径。DeepSeek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然,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不能一叶障目,基本大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不是AI的全部,AI赋能不限于大模型赋能。所以我觉得人工智能研究,应该回归本源。
所以对于下一步的发展,个人有几个观点供大家批评。
第一个我觉得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是方兴未艾。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一轮的契机。首先应该要牢牢树立理性务实的发展理念。一定不能过于乐观。在热潮的时候,一定要冷静下来,看一看到底应该怎么发展。
第二,还是要打造生态。
第三,要加强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现在人形机器人非常火爆,在我看来,如果人形机器人只是跳舞,挥挥手,翻几个跟头,没有找到应用切入点,我认为不可持续。
第四,要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第五是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第六,一定要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合作。
最后我要讲的是,人工智能不是万能的,还有很多不能。当然,在人工智能广泛渗透,智能时代扑面而来的今天,你不去学习、不去了解、不去拥抱、不去应用人工智能,这是万万不能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杨依婷 
-
资产重组还在继续,即将更名的格力地产划转至华发集团
2025-04-11 17:48 观网财经-房产 -
现货黄金破3200美元/盎司创新高,券商提醒
2025-04-11 14:49 金融观察 -
美国产Model S/X无法“订购新车”
2025-04-11 14:22 -
“知识分子”与“土豪”结合,Prada收购Versace终于落槌
2025-04-11 14:06 观网财经-消费 -
特朗普威胁:谈不成,就恢复高关税
2025-04-11 13:47 -
三大运营商均入局AI眼镜,前景如何?
2025-04-11 13:45 观网财经-科创 -
AI管家要来了?ChatGPT推出长记忆功能
2025-04-11 12:19 -
特朗普“灵活”无用,美股再次暴跌
2025-04-11 10:32 观网财经-金融 -
盒马云超正式升级为云享会
2025-04-11 09:50 观网财经-消费 -
美股大跌,纳瓦罗却称:没啥大不了
2025-04-11 09:49 美国一梦 -
浙江设备商硬刚到底:5月输美商品提价近一倍
2025-04-11 09:48 观网财经-海外 -
字节跳动2024年利润率下降5个百分点,海外收入占比达历史最高
2025-04-11 09:4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智能早报丨马云谈AI;三星计划发布三折叠;亚马逊称AI收入三位数增长
2025-04-11 08:3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华为云新技术,超越英伟达
2025-04-11 07:57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移动:建设超大规模“算力工厂”,开展十万卡智算中心研究
2025-04-11 06:38 观网财经-科创 -
美股三大指数低开低走,科技股普跌
2025-04-10 22:15 -
安踏继续加码户外:2.9亿美元收购德国户外品牌狼爪
2025-04-10 19:51 观网财经-消费 -
关税战后首个美国服装公司业绩来了,亚洲贡献最高增速
2025-04-10 17:21 观网财经-消费 -
知名自动驾驶公司纵目科技已申请破产
2025-04-10 17:18 -
港口续签违规?协议金额未足缴?长和子公司对巴拿马指责悉数驳斥
2025-04-10 17:18 观网财经-宏观
相关推荐 -
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评论 29“不吃够自己种的苦果,某国就不会放下身段老实谈判” 评论 162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48“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94“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96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认为欧盟在占美国便宜,别指望梅洛尼能谈成”
-
“为防止被美国偷窥,连英国也支棱起来了”
-
特朗普:鲍威尔赶紧下台,总是迟、总是错
-
“中国有韧性美国则不然,特朗普已经搞砸了”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世界贸易将围绕中美运转,美国如此笨拙…”
-
“中国将缺席,英国遭受打击”
-
“美国设下陷阱,韩国主动入局,要重现广场协议?”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