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贵港干旱村民抽水救甘蔗,镇政府:已组织打井、布管
据九派新闻报道,近日,广西贵港市农村地区持续干旱引发关注。该市覃塘区石卡镇方竹村一村民拍摄的视频显示,村里的池塘已经完全干涸,地表布满拳头大小的裂缝。
方竹村池塘现状。 杨女士账号
4月17日,九派新闻联系上该村民杨女士。她介绍,其所在村庄,已有半年左右没有下过大雨,“只是小雨和阵雨,对庄稼地不管用,雨只到地面,风一吹就干了”。
她称,往年这个时候是给甘蔗施肥的时期,但现在没有一户施肥。干旱,“是村里天天都在讨论叹息的事情”。据她了解,周边村庄基本也是如此,如果附近有水库会好一些。
为了浇灌农田,杨女士所在方竹村的村民们起初从鱼塘抽水,鱼塘没水后又在村里挖了20多口井,抽水机几乎没有停过。
她告诉九派新闻,往年虽偶有干旱,但远不及今年严重。91岁的奶奶曾告诉她,几十年都没见过这么干旱的情况。
为了保证农作物生长,村民们不得不抽水浇灌。“今年,村民们买抽水的设备都花了不少钱,机器、机油、打井、水带。”
其称,村里的井旁边,每天都有人抽水。抽一次水,可以让甘蔗挺几天,但极少数可以做到天天抽水,“机油也是不少钱啊”。此外,抽一次水,也无法浇灌到所有庄稼。因为水管可传送的水有限,“庄稼地大的,需要好几天才能浇灌完一块地”。
杨女士的婶婶近日抽水。 受访者提供
她补充,村里一些没有打井的地方,村民只能开着今年新买的水罐车去浇灌农田。在她看来,这些办法并不能作为长久之计。
村民开着水罐车浇灌农田。 受访者提供
同日,围绕如何应对干旱的问题,九派新闻致电石卡镇政府。一工作人员回复,前段时间已组织群众打井、利用抽水站抽水,还进行了布管,从江边引水到农田。
其称,农户是否打井,要根据自身意愿,“如果打井成本高于种植收入,有些人就不考虑”。自发打井,要打到100米以下才有水,成本费用也很高,从打井、布管到水电费,一口井至少3万元。
该工作人员表示,因为涉及的农户较多,政府没办法全覆盖,此前乡镇修建的一些排灌站、抽水站属于村集体,可以给农户使用。
另据齐鲁晚报报道,近日,广西多地遭遇严重干旱,社交媒体上大量农田干涸、作物枯黄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据广西气象部门统计,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全区平均降雨量不足40毫米。农民只能通过灌溉缓解干旱,种植成本攀升。
社交媒体上,一位广西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稻田因缺水严重开裂,秧苗叶片枯黄卷曲,难以存活。评论区中,不少农户留言称,自家的水稻和甘蔗也因干旱无法正常生长。
广西气象科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农业气象服务首席谭宗琨表示,从去年11月份,到2月17日为止,全区的平均降雨量不足40毫米,去常年同期偏少7到8成,是建站以来同期雨量最少的年份。此外,《广西2025年春季气候趋势预测》显示,春季(2~4月)桂东及沿海地区降水量略增,但其他地区仍偏少1~3成,农业用水紧张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
根据中国天气网广西站4月15日发布的预测,未来一周全区大部气温将偏高2~3℃,除桂北部分地区降雨量偏多外,其余地区降雨偏少4~9成,旱情可能持续加重。为什么干旱这么严重?博主“中气爱怎么说”在发布的视频中分析到,这与去年秋冬以来降水偏少密切相关。
2024年几乎所有台风都避开了广西,没有一个登陆或者过境。去年9月的台风摩羯之后,虽然秋台风接连不断,但台风雨只下到广东、海南就基本戛然而止。冬春季节降雨更是严重偏少。如南宁去年10月到今年3月,总降水量只有68.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5%。
为何降水会偏少?这与去年发展起来的拉尼娜有关。一方面,拉尼娜年份的冬季风偏强,北风刮的时间更长,干燥的大陆气团持续控制我国。另一方面,在北风的压制下,偏南暖湿气流偏弱。冬春季节,全国性大范围降水过程屈指可数。好几次暴雨暴风区都集中在部分地方,使得暴风暴雪以外的地方降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少。
据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4月8日,自治区气象局和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布甘蔗干旱灾害风险预警,预计未来十天,广西主要蔗区天气形势不容乐观,仍将维持少雨态势,气温也将持续偏高,广西近半数蔗区甘蔗干旱灾害风险达中风险至高风险等级。
目前,广西甘蔗处于播种出苗、宿根蔗发株期,少雨高温的天气对甘蔗生长造成严重威胁。崇左、来宾、百色、贵港、防城港等市大部,南宁南部、河池东部等蔗区干旱灾害为中风险至高风险等级,约占全区甘蔗种植面积的53.14%。2024至2025年冬春,广西大部降水较常年显著偏少,多地气象干旱发展。桂中、桂南等地部分监测点土壤墒情处于干旱状态,对甘蔗等作物生长极为不利。
面对旱情,各地积极行动。崇左市作为 “中国糖都”,甘蔗产量占全国六成以上,当地气象局自1月起已开展多轮人工增雨作业。桂平市引导干部群众团结一心,通过抽水灌溉、新打机井、水库科学调水、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人工增雨等举措,引水灌溉全力抗旱,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贵港市港北区科学调配水源、推广节水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全力打好抗旱保春耕攻坚战。
- 原标题:广西贵港干旱,村民积极抽水救甘蔗,镇政府:已组织打井、布管
- 责任编辑: 蔺渊 
-
支持以旧换新,江苏要送出1800万元彩票
2025-04-18 08:52 -
中央刚提级巡视,昆明2人落马
2025-04-17 20:20 廉政风暴 -
广西吃了自然保护地划得过多的亏?自治区党委书记要求廓清模糊认识
2025-04-17 20:16 地方宏观经济 -
农文旅项目投资1700万后被告知是禁养区?南京浦口通报
2025-04-17 19:17 城事视频 -
四川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5%,社零同比增5.2%
2025-04-17 14:21 地方宏观经济 -
青岛政府出手买房:收购1200套以上个人二手房,鼓励以旧换新
2025-04-17 14:21 地方产业动态 -
浙江印发“首发经济”方案:2027年引进全国级别首店超20家
2025-04-17 12:27 地方产业动态 -
首次披露!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原局长李光林已落马,被跨省起诉
2025-04-17 11:11 廉政风暴 -
广东报告两起较大级别中毒事件:死亡2例
2025-04-17 11:02 -
电视直播曝光苏州丝绸展虚假宣传:节目还在播,执法人员已到场查处
2025-04-17 09:16 人间百态 -
女子称收养弃婴10年仍是“黑户”,河北武安回应
2025-04-17 08:47 人间百态 -
成渝一周观察丨五粮液等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重庆老龄人口占比超25%
2025-04-17 07:58 -
陵水一别墅区被指违建已获确认,60岁举报人曾两度遭人蒙面袭击
2025-04-16 21:34 -
三亚餐厅“须给五星好评才可就餐”?当地回应
2025-04-16 15:35 -
荣昌区委书记、区长“在线营业”,邀请广大网友到卤鹅哥家乡
2025-04-16 10:45 地方产业动态 -
“订婚强奸案”审判长答问:构成强奸罪的理由是?是否存在骗婚?
2025-04-16 10:27 -
江西乐安举办贵州村超友谊赛,开幕式上演傩文化舞蹈
2025-04-15 22:42 城市文脉 -
海南省委书记冯飞:封关运作软硬件条件已经具备
2025-04-15 16:55 地方产业动态 -
连警徽颜色都改了?官方拒绝回应
2025-04-15 16:29 -
缅甸大地震中的上海救援队回来了,他们经历了什么?
2025-04-15 11:26 人间百态
相关推荐 -
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评论 0“不吃够自己种的苦果,某国就不会放下身段老实谈判” 评论 130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46“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91“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9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认为欧盟在占美国便宜,别指望梅洛尼能谈成”
-
“为防止被美国偷窥,连英国也支棱起来了”
-
特朗普:鲍威尔赶紧下台,总是迟、总是错
-
“中国有韧性美国则不然,特朗普已经搞砸了”
-
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
“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
“世界贸易将围绕中美运转,美国如此笨拙…”
-
“中国将缺席,英国遭受打击”
-
“美国设下陷阱,韩国主动入局,要重现广场协议?”
-
美媒感慨:2小时→1分钟,中国又一壮举
-
“英伟达对中国客户隐瞒了…”
-
美国土安全部长放狠话:哈佛如果不从命,就别想再招外国学生
-
武契奇:天塌下来,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现身美日关税谈判,“背后是市场压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国可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
-
美国“吃货”欲哭无泪:特朗普逼着中餐馆换料,味儿不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