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元春:内外冲击超过2020年,一揽子救助政策需要持续加力
【导读】 上期原子智库对话上海财经大学新任校长刘元春,刘元春系统阐述了他对当前中国出口、消费、房地产,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看法。作为长于宏观经济分析的经济学家,刘元春对下一步中国的财政政策,经济增长的趋势,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刘元春看来,从稳增长的角度,中国可以考虑将财政赤字率提高到3.6%-3.8%的水平,此外,还应该发行特别国债。他还认为,由于当前的形势,二季度中国经济可能会出现负增长,上半年平均增长速度可能在2%左右的水平。如果疫情过去,下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可以达到8%左右。要完成目标的压力依然十分严重。
以下是正文:
应出尽出的政策有哪些?
原子智库:从宏观稳增长的角度,您在3月份提到过今年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真正回归积极的财政政策。目前来看,今年财政政策力度是否符合您的预期?
刘元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是按照当时的经济目标、经济环境所谋划的,那时确定宏观经济政策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两大超预期的冲击:俄乌战争和新冠疫情。现在在相对经济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又面临着这两大冲击,这就决定了原来所规划的宏观政策的力度和总体框架可能不适应目前的格局。
因此,原来定位2.8%的财政赤字率可能不足。我认为,第一,财政赤字率应当要放松,回归到2020年左右的水平。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一轮内外部的冲击比2020年面临的冲击还要大,经济下行压力比2020年所面临的下行压力还要大,所以财政救助的积极程度要提高,赤字率提升一个百分点左右应该是必要的。
第二,2020年发行了疫情特别国债,今年也应该发行特别国债,目前来看,各类政策的出台,同时受疫情的冲击,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下降很厉害。因此,保基层运行成了疫情阻击、疫情纾困、经济复苏的核心,如果基层没钱,很多扶持政策可能就会流于形式主义。
原子智库:所以赤字率如果设定在3.8%是一个更合理的安排?
刘元春:对,财政赤字率设定在3.6%—3.8%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安排。
原子智库:在最近的一次座谈会上,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挖掘政策潜力,看得准的新举措能用尽用,5月份能出尽出”,从而使经济较快回归正常轨道,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角度,应出尽出的政策有哪些?
刘元春:首先,对于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领域进行疫情补贴,是最为有效、最为直接、最为稳定的措施。但是这需要真金白银,还需要地方政府有财政能力。
第二,在抵押贷款方面可能要进一步加强。
第三,对于地方新基建资金来源要有所创新,比如政策性基建债券或者是政策性的基础建设基金等,要为大家提供一些新的资金来源,另外还有特别国债的发行。
从这几年的调控看,中国举国体制的确在制度优势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但也要看到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
当前必须看到,大量的经济调控目标出现之后,由于地方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没有相应的行政动力,没有相应的政策工具,从而导致落实中央政策精神的时候,过度运动化、行政化,形式主义比较严重。
这一轮要避免这个问题,中央应当鼓励地方进行一些政策工具的创新,因时因地进行治理。一方面中央要主动匹配相应的财力和物力。第二,要在一些政策工具的创新上面给予指导。第三,中央要及时给出相应的总体方案。
现阶段的核心重点是疫情救助,然后是复工复产,然后才是复工复产基础上的经济复苏。如果经济循环没有启动起来,还处于非常状态,要想立刻进行全方位的经济刺激,效果会大打折扣。
国家在顺序上面的把握,要有明确的要求。在一些政策的边界上面,政策的空间要有更加明确的说明,而不是比较含糊的。
我觉得的确需要关注基层运转,关注其经济基础和动力基础。
原子智库:能出尽出优先要考虑解决疫情带来的问题。
刘元春:抗疫和疫情纾困是重点。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进行复工复产。特别是在一些关键行业、关键环节上要恢复流通。第三才是进行经济复苏。这几个着眼点是不一样的。
第一,疫情防控,很重要的是要物资到位,各种人员要到位。第二,疫情纾困,中小企业主体不破产,老百姓有收入。不能因为疫情让他们担忧基本生计。第三,在疫情防控的同时,要兼顾物流的畅通,要兼顾一些关键物资的生产。第四,在疫情基本上得到控制,经济循环断点重启之后,再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没有复工、又没有复产,物流都是断的,去刺激经济有什么用呢?要注意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阶段,根据阶段给予相应的政策。
同时,给予相应的经济支持和工具创新的支持。
原子智库:您刚刚提到发行特别国债,也是近期讨论颇多的点,您觉得这是一个可用选项?
刘元春:对。特别国债与赤字率所发行的一般国债有区别。第一,它可以超越预算法,相当于是另外补救的举措。第二,有专门指向,这属于一种非常规的积极政策,一般不启用。
标签 财经- 原标题:刘元春:内外冲击超过2020年,一揽子救助政策需要持续加力
- 责任编辑: 王濛 
-
微博一季度营收4.85亿美元,广告贡献近九成
2022-06-01 19:2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匈牙利家庭可以睡个好觉了”
2022-06-01 18:27 欧洲乱局 -
网传新冠药VV116因药效不达标无法上市,君实回应
2022-06-01 18:27 观网财经-科创 -
封禁两年后,字节跳动寻求重返印度
2022-06-01 18:1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上海全面复工首日:外卖快递配送忙,住宿旅游渐回温
2022-06-01 17:5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原证监会副主席史美伦担任蚂蚁集团独董,多年前就提醒互联网金融风险
2022-06-01 16:5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学者:过度投资会演变成经济病,不用害怕给老百姓发现金
2022-06-01 16:09 观网财经-宏观 -
英伟达折戟,高通欲组团收购ARM?
2022-06-01 15:29 观网财经-科创 -
茅台镇某酒厂起火损失上千万?仁怀官方:约100万
2022-06-01 14:06 观网财经-消费 -
欧元区5月通胀率8.1%创新高,或于7月加息
2022-06-01 11:53 观网财经-海外 -
俄央行:今年以来人民币在俄交易占比增长13倍
2022-06-01 11:32 观网财经-海外 -
有人摩拳擦掌、有人无奈躺平,618能帮商家回血吗?
2022-06-01 10:47 观网财经-消费 -
华为成立第三批军团,打造新的增长引擎
2022-06-01 09:43 华为 -
成都公积金贷款下调首付:首套20%二套30%,最高额度80万
2022-06-01 07:57 观网财经-房产 -
10天9板中成股份收关注函:要求核查是否存在涉嫌内幕交易
2022-05-31 21:02 观网财经-金融 -
印度正审查当地中兴通讯和vivo公司运营?外交部:密切关注
2022-05-31 18:56 大公司 -
“有效支撑C919安全”中航工业自研GPU转入适航认证阶段
2022-05-31 18:46 观网财经-科创 -
疫情“重燃”需求,盒马再战社区团购
2022-05-31 17:0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余承东称问界M7超埃尔法,何小鹏:想扔鞋
2022-05-31 16:18 观网财经-汽车 -
工信部:正式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2022-05-31 16:04 观网财经-汽车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