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晓| 英国血污染丑闻:一场跨越半个世纪、自上而下的主动隐瞒
最后更新: 2024-05-23 17:33:14很明显,英国政府是早就有所感知的,1989年的卫生部备忘录里就有记录:“大部分人在第一次、第二次使用第八凝血因子制品后患上丙肝。”1990年2月血友病中心主任与卫生部官员的会议记录在讨论诉讼的相关部分里提到,血友病协会已向血友病中心质疑不明肝炎的情况,问是否需要关注,而经过讨论,会议决定不向血友病协会提供丙肝的数据。
1996年11月,英国财务部召开内部会议,讨论对此案的法律建议。尽管英国政府对外仍高调宣布政府没有任何责任,但在内部的记录中,却对可能的高额赔偿表现得忧心忡忡。毫无疑问,这是其可以对公众隐瞒,致使危害进一步扩大的强有力的佐证。
在那之后的二十年间,这些因为使用进口血浆制品而患上艾滋病和丙肝的患者们慢慢被社会遗忘了。在他们被迫保持安静的日子里,致使他们沦落至此的元凶NHS却被打造成了英国的一张名片。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600名“护工”、“病人”为世界献上了一曲生动的舞蹈。
尽管很多受害者因为病痛的折磨已相继离世,但活下来的人仍在坚持不懈地向不公的命运发起反击。
2009年,一份独立报告得出结论,如果停止从美国进口血液,这场悲剧本可以避免,但没有指责个别医生或公司,也没有传唤卫生部的任何人作证。
2015年,苏格兰的一项调查促使当时的首相戴维·卡梅伦道歉,但受害者及其家属认为这项调查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它的调查范围仅限于苏格兰,没有传唤其他英国其他地区的证人。
在此期间,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国都对特定的政府官员发起了刑事指控。
直到2017年,在“第八凝血因子运动”的创始人杰森·埃文斯(他的父亲就是一名同时感染艾滋病和丙肝的血友病受害者,已于1993年去世)的不断奔走下,柯林斯律师事务所代表受害者提起集体诉讼,控告英国卫生和社会保障部公职人员行为失当。工党籍国会议员安迪·伯纳姆在议会上公开宣称,这起丑闻是一整个行业进行的犯罪掩盖,而且这些都是犯罪行为。他敦促,如果政府不对这一丑闻进行调查,他将把证据提交给警方。
第八凝血因子运动创始人:杰森·埃文斯 (图源:BBC)
面对工党和社会舆论的强烈抗议,特蕾莎·梅不得不站出来,宣布启动公开调查。
对受感染的血液制品和输血的调查于2018年9月正式开始。2020年9月,医生、政治家和公务员开始提供证据。在这一调查过程中,又一令人瞠目结舌的发现浮出水面,大量保存于国家档案馆的文件被销毁,特别是上世纪80-90年代卫生部的备忘录和会议记录。
英国卫生部的官员解释这是因为他们遵循了“10年规则”,即政府部门每隔10年就要定期销毁一批文件。然而,大卫·欧文,也就是那位大力推进英国血制品自给自足的前卫生部长在2007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自己不是阴谋论爱好者,但是当他发现由于那个所谓的“10年规则”,他在1987年于部里任职时写的文件被销毁无法查阅时,他也觉得这太过可疑了。
大卫·欧文在2007年4月接受媒体采访提到自己于卫生部担任大臣时的文件被销毁 (图源:ITV纪录片《冷血》)
一位大臣写下的文件在没有经过自己的同意下就被销毁,时任影子卫生部长的安迪·伯纳姆直接在议会上反驳自己根本就没听说过有什么“10年规则”。
杰森·埃文斯查阅了卫生部的收据后发现,在1993-1998年间,对文件的销毁潮是一波接着一波地进行着。对比当时其他国家血污染丑闻的发酵时间表,他非常坚定地认为这些销毁都是目的明确的,有预谋的,绝不是什么神奇的巧合。
1992年底,法国对血污染丑闻中的涉案人员进行了审判,部分人被宣判有罪送进监狱,英国议员阿尔夫·莫里斯第一次在众议院提到了对因使用第八凝血因子制品而感染丙肝的血友病患者的赔偿问题,同一天部分档案被关闭,并将在五年后送去审查。几个月后,就在1993年7月,这些卷宗就全被销毁了。1997年10月,加拿大的民事法庭支持了血友病患者提出的因使用第八凝血因子制品感染艾滋病的主张,接着在一周不到的时间内,卫生部又火速销毁了6卷资料。
2000年,英国卫生部对档案丢失进行了内部调查,他们确认销毁了13卷文件,其中包括顾问关于血液安全的会议记录和背景文件。对此,卫生部得出的结论是,这一决定是“武断的且明显错误的”,很可能是由“缺乏经验的员工”做出的。
直到2022年,英国政府都没有向血污染丑闻中的受害者支付任何赔偿。受感染血液调查委员会的主席布赖恩·兰斯塔夫爵士提出了一项临时建议,即向目前在英国受感染血液支持计划中登记的每个人支付10万英镑的临时补偿。尽管政府接受了这一建议,并从2022年10月开始付款,但像受害者家属这样同样在血污染丑闻中受到影响的群体,例如失去亲人的父母、兄弟姐妹和孩子,被排除在外。
2024年5月21日,在英国首相苏纳克公开就血污染丑闻道歉的一天之后,财政部主计长约翰•格伦在议会上概述了向受害者及其家属赔偿的计划细节。
调查报告发布时,受害者极其支持者在威斯敏斯特中央大厅外。(图源:卫报)
鉴于每周仍有人死于感染,受害者们可能担心自己无法活到获得赔偿的那一天。约翰·格伦表示,在全面计划出台之前,政府将向已经获得10万临时补偿的受害者先行支付21万英镑,以便他们能够在90天内帮助那些最迫切需要补偿的人。同时,如果受害者已经死亡,受害者的家属,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和伴侣等人都有资格自行申请赔偿。
英国政府网站上公布的数据显示,肝炎患者可以获得3.55万英镑的“急性”感染赔偿,最严重的由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患者,可以获得多达155.7万英镑的赔偿。艾滋病患者可能会收到多达261.5万英镑,而同时感染两种病毒的人可能会接收到多达273.5万英镑,具体数字取决于他们的严重程度。
根据英国血友病协会估算的数据,从2017年特蕾莎·梅宣布进行调查到2024年里希·苏纳克就调查报告对公众道歉,至少有710名血污染丑闻的受害者死亡。
这是一场持续夺走和摧毁生命的健康灾难。
直到现在,英国政府虽然已经公布了赔偿方案,但仍未有具体的政府官员被问责,接受法律的审判。
前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曾经对外公开表达过对血污染丑闻受害者的支持,他表示:“缺席的正义,不是真正的正义”。
不过对这些历经四十余年折磨,已是风烛残年的受害者而言,在英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之下,正义不是缺席,而是从未存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冬晓 
-
俄罗斯“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护卫舰在大西洋演习
2024-05-23 17:05 俄罗斯之声 -
伊朗总统莱希等直升机事故罹难者告别仪式在马什哈德举行
2024-05-23 16:59 -
俄军反腐持续,副总长、通讯总局局长被捕
2024-05-23 16:35 -
再次启用“不可靠实体清单”是否意味对外资态度有所转变?商务部回应
2024-05-23 16:30 -
韩国再现“N号房”式丑闻,受害女性已达61人
2024-05-23 16:20 三八线之南 -
对华分歧越来越大,“法国一度担心德国搞破坏…”
2024-05-23 15:35 新能源汽车 -
李强将出席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2024-05-23 15:25 -
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将访华
2024-05-23 15:12 中国外交 -
乌方“和平方案”从10点砍到3点?
2024-05-23 14:39 乌克兰之殇 -
不满CNN这篇报道,埃及威胁“彻底退出”巴以调解
2024-05-23 14:37 巴以恩仇录 -
“美国日常吸麻人数首次超过日常饮酒人数”
2024-05-23 14:33 美国一梦 -
墨西哥一场总统竞选活动发生舞台倒塌,至少5死50伤
2024-05-23 13:57 -
澳方对中国葡萄酒市场“真香”后,开始期待龙虾…
2024-05-23 13:37 -
别尔哥罗德传出多次爆炸声,此前已发布导弹警报
2024-05-23 11:50 乌克兰之殇 -
德国政府发言人:将遵守ICC裁决
2024-05-23 11:18 德意志 -
美国“战争贩子”急了:下一个会是我们!
2024-05-23 11:16 -
他声称:台积电在美日欧建厂,能守好机密不外泄
2024-05-23 10:23 台湾 -
政治豪赌?苏纳克突然宣布:7月4日大选
2024-05-23 09:51 不列颠 -
沙利文打脸英防相:你说中国向俄提供“致命援助”,我没看到
2024-05-23 09:49 不列颠 -
挪威等三国承认巴勒斯坦国,拜登表态
2024-05-23 09:31 巴以恩仇录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44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6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3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8最新闻 Hot
-
中纪委点名通报三河牌匾改色事件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原来,关税战前美国经济就已“步履蹒跚”
-
巴拿马总统:不存在与此相违背的其他协议
-
“中国对美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揭露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