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翟庭君:我全程见证了中国抗疫,西方媒体不该肆意抹黑
最后更新: 2023-01-12 08:11:45第四阶段:降级管理、放松管控期(2022年11月至今)
随着奥密克戎的传播,数据49显示奥密克戎BA.2毒株的致死率不到德尔塔毒株的一半。中国的一项就小鼠进行的科研项目表明50,新冠新毒株的病毒载量比原病毒低100倍,但传播性极强。中国政府逐渐意识到,随着病毒性质发生改变,必须调整其抗疫政策,但要考虑几个重要因素。
2022年11月11日,中央政府发布“20条措施51”,开始放松清零政策,其中包括减少入境航班强制隔离时间,缩短密接人员隔离天数,提高老年人接种率,取消全员核酸等。像中国这样体量的大国,中央政府的任何政策落实到地方,都需要时间,需要强大的组织能力。
入境防疫政策调整后 首个入境客运航班ZH9024抵达深圳。图源:视觉中国
12月26日,中国宣布52从2023年1月8日起将新冠病毒管控级别从甲类传染病降为乙类乙管。这一改变有三个主要原因:奥密克戎毒性低于德尔塔;大部分人已接种疫苗;国家的卫生健康系统准备更为充分。
中国对传染病实行三级管理体制,每级均有特定的应对措施。甲类传染病是最危险的,仅包括霍乱和鼠疫。乙类传染病包括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结核等。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根据这一变化,新冠防疫措施将进一步放松。
根据乙类传染病防控要求,新冠防疫新政主要有12条应对措施53:1. 增加接种率;2. 为病人准备药物和检测试剂;3. 增加ICU床位等医疗资源建设的投入;4. 停止全员核酸检测;5. 按病症轻重程度诊治患者;6. 改进健康调查,优化数据,包括65岁以上人群的接种状况;7. 管控好脆弱人群的有关机构,如养老院、医院、学校等;8. 加强农村地区和高风险患者的防控;9. 加强疫情监控、应对、控制;10. 强调个人防护,宣传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原则;11. 保障防疫信息获取和教育;12. 优化国际人员交流。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54,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主任医师殷文武博士介绍说,新冠病毒“乙类乙管”的影响是数据公布频率将减少。新数据将按月发布,含现有住院病例、危重症病例及累计死亡病例。
正如预期的那样,新冠病毒降级管理也意味着感染人数及相关死亡人数增加,但是单一的预测模型并不能轻易适用于中国。现有的新冠病毒感染和死亡预测模型结果大不相同,当预测时长增加,预测准确性往往会下降,比较1周到20周的基准范围,各种模型的误差可达5倍55。即使是同一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不同的国家导致的死亡率也不同。到2022年12月21日,美国7日滚动死亡率56高达437人,即每百万人1.29;而日本的可比死亡率为每百万人2.0,新西兰为每百万人0.85。
尽管中国的人均期望寿命现已超过美国,但其7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仍少于美国(就其占总人口比例而言少46%57)。奥密克戎导致的后果是,美国2022年9月有高达69%58的新冠致死病例来自该年龄段。作为一个独立因素看,该年龄段的人口差异意味着中国类似死亡人数将减少30%以上。
西方媒体擅长利用精心筛选的故事和照片,夸大中国“混乱59”的景象,声称死亡率极高。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在新冠疫情之前的日均死亡人数就超过27000人60。用其他国家目前的奥密克戎致死率推算,死亡率或将增加6%,这个死亡人数就相当多了,可达数万人,但目前仍没有证据支持西方所猜测的数百万死亡病例。
事实上,降级管理阶段是非常复杂艰难的,医护人员加班诊治新增病例、医院满负荷运转、药物告急,冬季相关疾病更是让这些状况雪上加霜。当下,仍处于放松管控的初期,出现一定程度的慌乱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过去三年,相较世界其他地方而言,中国民众度过得相对平稳,如今一下子面对剧增的确诊数,或是自己与家人难逃感染,或是目睹老人离世,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心理上都难以适应,何况我们确实有应对不周的地方。
相信在熬过这个最为吃劲的阶段后,各个主管部门、各级医疗机构等都会总结阶段性经验教训,不断在预防、救治、康养等层面进行完善。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眼下的问题,而忽视或否定过去三年的积累与准备,给群众接种疫苗、研究新冠病毒、发展医疗基础设施、培训工作人员,一直等到致死率大为降低的新冠变异株出现,我们才走出放松这一步。
目前的举措
中国老年人接种率相对较低,并不是因为疫苗短缺,而是有几个原因。许多老人61对疫苗抱有成见,担心其引发与基础疾病相关的并发症,而此前中国对疫情的成功控制也使得老年人在接种疫苗上不太积极。不过相比而言,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62,美国65岁以上人群中只有36%注射了二价加强疫苗63。
2022年11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调整了加强针疫苗接种方案,要求各地64对老年人口精准摸底、优化服务、加强宣传。2022年12月1日至13日,823000名80岁以上老人接种了第三针疫苗65。比如,中国研制出了全球首个商业化发行的吸入式新冠疫苗66:康希诺生物“克威莎雾优”疫苗,这是一种非复制型病毒载体疫苗。这种加强疫苗颇受老年人的欢迎67。
说到药品供应,在12月前几周病例增加时,大部分城市存在退烧药短缺的情况。而造成供应短缺的原因,主要是药品囤积、药价哄抬、需求猛增等。为此,各地政府尽力补救,比如多地免费配发布洛芬68;政府出台了针对线上药品供应商的管理规定69,包括对乘机哄抬药价的药品供应商处以最高五百万元的罚款,并批准使用辉瑞Paxlovid、阿兹夫定等抗病毒口服药70。
由于抗疫第三阶段实行全员核酸检测,政府能够获得关于疫情的准确数据,以制定应对措施。但在当前阶段,全员核酸已经淡出,数据准确性不免要打些折扣。
然而,中国的韧性体现在它有能力应对新情况、应用科学技术优化公共卫生系统。例如,最近两周,四川、江苏、浙江等十几个省份的疾控中心对数万参与者开展调查71,使用抽样方法的调查数据虽有局限性,但为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门提供了重要参考,以监测疾病路径,收集有关重点医院、退烧药供应、地方政府应对能力等信息。
2022年12月31日,海南省发布第二轮在线调查(12月19日至25日期间进行)的结果72,该省人口中有3.4%填写了调查问卷。下面是发布图表之一:
两轮调查人群中感染者就医行为比例(%)
中国疾控中心继续开展新冠病毒实时动态监测。12月1日至29日,通过抽样调查完成了1142个病例的全基因测序73。目前在传播的奥密克戎亚型毒株有7个,其中BA.5.2和BF.7就占了所有病例的80%以上。
再如广州市发布的报告74,受测的感染者中96%感染了BA.5.2毒株,一般认为症状较轻。德尔塔等先前的毒株没有再次出现。
上周还发布了一些预测模型,其中一个是中疾控前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做出的75,他估计北京的感染率或已超过80%。模型推测第二轮感染或将大为减轻,并指出近期北京住院率较高的三个原因:北京的寒冬令老年人呼吸道症状加剧;北京现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居民占20%76);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BF.7毒性较强77。曾光还指出,到12月初时,新冠病毒传染性的传播系数已高达20,比原始毒株高出6倍。另一方面,新冠患者死亡率已经从武汉疫情期间的5%左右下降到1‰以下,死亡率降低了98%。
此外,各地政府也在密切关注医疗资源的供应状况78,特别是农村地区,为1月21日开始的春节长假做好准备。最近,抗原检测试剂日产量增加到1.1亿份79,血氧仪日产量增加到25万部,并优先保供农村地区,而且快速抗原检测试剂盒在电商平台拼多多上的单价低至3.5元。
据网上的叙述80,在医疗设施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各地正在全力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赤脚医生81是毛泽东时代遗留的产物,有时还遭到农村医疗私有化支持者的诟病,而正是他们在医疗资源不如城市大医院的情况下,在农村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贵州从江:医务人员进村入户开展义诊巡诊 做好基层防疫工作。图源:视觉中国
回顾过去这三年,可知新冠疫情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艰难挑战,它检验了中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能力,也检验了民众的耐心。不过,在我生活的北京,街道上、工作场所里、地铁上再次出现了熙熙攘攘的景象,交通出行正在恢复。民众正热切期盼着一年中最重要的春节假期的到来。
当我们进入新的一年,进入防疫新阶段,尽管知道未来仍不免出现新的病毒,但我们的希望在于:世界能够吸取这些得来不易的经验教训,以科学指导行动和合作,而非造谣生事;倡导国际团结精神,而非肆意抹黑82。
- 原标题:回顾中国抗击新冠疫情这三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省级两会开启,已有15名新任省级政协党组书记公开亮相
2023-01-12 08:03 -
至今还没“阳过”的人,真的是“天选之人”?
2023-01-12 07:58 抗疫进行时 -
我国科学家构建出新型人工碳晶体
2023-01-12 06:57 科技前沿 -
江歌母亲发声:惩罚不到位,正义不达标
2023-01-11 22:18 -
高铁香港段1月15日起恢复服务
2023-01-11 21:17 香港 -
北京:本轮疫情已处于较低感染阶段
2023-01-11 20:56 抗疫进行时 -
分级诊疗效果如何 怎样延续?上海人大会上,医院代表都有话要说
2023-01-11 20:11 上海两会 -
权衡谈今年上海经济增长目标:有助于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和提振信心
2023-01-11 20:08 上海两会 -
广州一小车碰撞行人致5死13伤,警方通报
2023-01-11 19:57 -
口腔种植体系统集采产生拟中选结果:平均降价55%
2023-01-11 16:50 观网财经-健康 -
国家医保局:近期有一些新冠治疗的新药陆续申报上市
2023-01-11 16:22 抗疫进行时 -
【看】这些上海两会名词你get了吗?
2023-01-11 16:17 上海两会 -
继续站定4万亿元关口:上海迎来更广机遇与更大挑战
2023-01-11 16:10 上海两会 -
民政部:养老机构每周要做两次核酸或抗原检测
2023-01-11 15:57 抗疫进行时 -
文旅行业废止8项疫情防控工作指南
2023-01-11 15:44 抗疫进行时 -
Paxlovid未能进入医保目录是否影响新冠用药保障?国家医保局回应
2023-01-11 15:44 抗疫进行时 -
海关总署:防霍乱传入,将检测半年
2023-01-11 15:20 -
联防联控农村专班:返乡初期少聚集,婚丧从简
2023-01-11 14:55 抗疫进行时 -
曾光:我也没想到这波疫情这么快、这么凶、这么猛
2023-01-11 14:41 抗疫进行时 -
浙江:3月前不提倡举行竞技性较强体育赛事
2023-01-11 14:38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99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20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66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8“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6最新闻 Hot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谁将继任教皇?
-
石破茂再发狠:不打算唯命是从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