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翟庭君:我全程见证了中国抗疫,西方媒体不该肆意抹黑
最后更新: 2023-01-12 08:11:45【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翟庭君】
从巴西圣保罗出发,历经了在南非差点被驱逐出境、转机航班取消等波折,我在36小时之后抵达了中国上海。
那是2020年3月21日。接下来几天,中国对所有入境人员采取强制性集中隔离措施。就在我到达一周后的3月28日,中国为阻断新冠疫情传播,开始实施旅行禁令1。新冠病毒,这个当时仍少为人知的病毒正逐渐向世界各地蔓延。
而将近三年之后,中国于2023年1月8日2起开放边境,取消入境人员强制隔离和核酸检测,并将新冠病毒的管控级别从“乙类甲管”下调为“乙类乙管”3。这并非是一个时代的终结,而是坚持科学防疫、人民至上的原则,继续以严谨态度应对这一全球性的疫情。
在这场已夺去全世界668万个生命、令6.5亿人感染4的疫情中,我亲眼见证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伟大抗疫历程。新冠疫情的冲击必将载入史册,其后续影响也要留待今后的研究,而抗疫仍未结束。
西方主流媒体总是急于指摘中国的每一步举措,从“严苛5”的清零政策,到北京冬奥会“荒谬6”的安保措施,再到现在放松管控要求的“噩梦”7。撇开这些花式诘难不说,过去以清零政策为特点的中国抗疫情况到底如何?现在为什么要放松管控?
要理解目前的做法,有必要回顾过去这三年的情况。我这些年都生活在中国,全程见证了疫情的起起伏伏;在我看来,中国的动态抗疫政策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紧急应对期(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
在我到中国两周半后的4月8日,在新冠疫情首先暴发的武汉,长达76天的、史无前例的封城宣告结束。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这是一次掺杂了太多苦涩和感伤的胜利,为了遏制住这个前所未见的致命病毒,中国动员了全国的人力和物力。
2019年12月26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博士8发现了一对发烧、咳嗽的年长夫妻,其症状与流感相似,但经过进一步检查,排除了甲型和乙型流感、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以及非典病毒感染。她的团队马上判断,一种新病毒出现了。三天后,省级主管部门和中国疾控中心陆续收到警示;到12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也接到通报9。元旦当天,中疾控的官员就向正在休假的美国疾控中心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博士电话告知10了他们所发现的严重情况。
1月3日,中国确认了病毒的基因测序,一周后即向全世界公布11。当时尚有很多未知因素:病毒是什么、如何传播、如何阻断。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都猝不及防,更不可能有疫苗了。1月23日,拥有1100万人口的武汉市开始实行严格封控,全国各地41000名医疗工作者12驰援武汉。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拯救生命、研究这一新病毒。
万众一心驰援武汉。图源:视觉中国
第二阶段:控制、清除期(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
成功控制住武汉疫情之后,在2020年的剩余时间以及2021年中,中国实行清零政策,其主要特点是全面采取措施,发现、检测、隔离、救治感染者。自从武汉疫情之后,中国大陆在此期间仅报告5例死亡病例13,并成功控制了德尔塔变异毒株的11波疫情14(此毒株传播性更强、重症率更高)。与此同时,到2021年底,全球报告死亡人数已攀升至540万人以上,感染者更是数以亿计15。
与西方媒体现在宣称的“失败16”大为不同,清零政策的效果显著。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人的人均期望寿命实际上从2019年的77.3岁17上升到了2021年的78.2岁18,在历史上首次超越美国。而在同一时期,美国的人均期望寿命却从78.8岁19下降到了76.4岁20,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新冠相关死亡率很高。
这种对比是相当意外的,考虑到中国在1949年时在全球最穷国家排名第11位21(按购买力平价人均GDP计算),当时的平均寿命仅有36岁22,而美国为68岁23。这意味着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在近80年间增长了1倍多,而美国的人均寿命仅增长了8岁。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在新冠疫情期间超过美国
美国已报告了110万例新冠致死病例,目前的每百万人累计死亡人数是中国的834倍24(3339比4)。就中美两国而言,使用“超额死亡”人数(即观察到的死亡人数和预计死亡人数的差额)就分析目的而言价值不大,因为两国在这三年的超额死亡人数都比较少。
如果中国采取了美国那样不计后果的做法,根据测算死亡人数将达480万人。稍作计算即可发现,中国的抗疫政策事实上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在控制疫情的同时,中国还在认真研究新冠病毒,制定应对措施,于2020年12月推出25第一个疫苗,即国药新冠疫苗。该疫苗后在2021年5月7日被世卫组织批准26为紧急使用疫苗。
根据《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27,到2021年10月,在送达全球各地的73亿剂疫苗中,中国疫苗数量占了将近一半。此后中国批准了8种疫苗28,另有35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中国为面向南方国家的新冠疫苗全球分配计划Covax捐赠疫苗3.28亿剂29,认捐超过1亿美元30,并提议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31。
第三阶段:调整、准备期(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
2021年8月,为了应对传播性极强的德尔塔变异毒株,中国采取32了一种叫做“动态清零”的新策略,其意图是权衡健康、经济、社会等需求,将疫情对于经济、社会、生产、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对于一个14亿人的泱泱大国来说,一律适用的措施并不存在。在第三阶段,中国本着科学态度,进行了疫情防控方法的探索。全员核酸检测的效率不断提高,如广州1800万居民仅三天就能检测完毕33,而“混采”核酸检测(利用低感染率优势,每10个样本合用1管)的成本降到了人均3.5元34。
中国开发出全国通用的数字通行码,各城市也推出“绿码”系统35,以追踪新冠病例和高风险地区到访者。与此同时,政府逐步推进精准防控,限制大范围封控的做法。比如,在上海疫情期间,根据风险级别,各小区被划分为36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尽量减少对日常生活和经济的干扰。
2020年1月到2022年4月中旬,中国为居民提供了115亿人次的免费核酸检测,估计耗资约3000亿元37。不过,全员核酸策略的成本也在不断攀升,据估计达到全国GDP的1.8%38,成了地方财政尤为严重的负担。不过,尽管存在压力,但中国经济并未受到“重创”39,从2020年初疫情开始到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的GDP增长率比美国高将近4倍,比欧盟高5倍40。
尽管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疫情导致仍存短板的医疗系统不堪重负,为此中国政府也利用这三年时间查漏补缺,主要是增加ICU(重症监护病房)容量。
2019年,中国每10万居民的ICU床位数为3.6个41,仅为美国(34.7个床位)的十分之一。2019年以来,中国的ICU床位数从2019年12月的57160个增加42到2022年12月的138800个,增长了2.4倍。同时期,ICU医生、护士人数43分别增加三分之一和一倍。
2022年1月15日,中国出现首例本地传播的奥密克戎感染病例。4月18日,上海首次报告三例新冠相关死亡病例44,死者均为未接种疫苗的89岁以上高龄老人。在上海发生疫情时,全国完成疫苗充分接种的人口比例已达87%45,但在上海市360万60岁以上老人中,此比例仅为62%46,接受加强针的只有38%。中国认识到,这一脆弱人群必须得到保护。
此后中国全力以赴提高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据国家卫健委的官方报告47,2022年11月30日,80岁以上人口接种率明细如下:76.6%至少一针,65.8%至少两针,40%至少三针。尽管奥密克戎毒株的致死率较低,其高传染性对中国当时的防控政策造成了重大挑战,同时对经济产生严重压力。哪怕是辉瑞-生物科技、莫德纳等所谓西方先进mRNA疫苗的两针48也只能在约4个月内对奥密克戎有症状感染提供约30%的保护。
- 原标题:回顾中国抗击新冠疫情这三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省级两会开启,已有15名新任省级政协党组书记公开亮相
2023-01-12 08:03 -
至今还没“阳过”的人,真的是“天选之人”?
2023-01-12 07:58 抗疫进行时 -
我国科学家构建出新型人工碳晶体
2023-01-12 06:57 科技前沿 -
江歌母亲发声:惩罚不到位,正义不达标
2023-01-11 22:18 -
高铁香港段1月15日起恢复服务
2023-01-11 21:17 香港 -
北京:本轮疫情已处于较低感染阶段
2023-01-11 20:56 抗疫进行时 -
分级诊疗效果如何 怎样延续?上海人大会上,医院代表都有话要说
2023-01-11 20:11 上海两会 -
权衡谈今年上海经济增长目标:有助于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和提振信心
2023-01-11 20:08 上海两会 -
广州一小车碰撞行人致5死13伤,警方通报
2023-01-11 19:57 -
口腔种植体系统集采产生拟中选结果:平均降价55%
2023-01-11 16:50 观网财经-健康 -
国家医保局:近期有一些新冠治疗的新药陆续申报上市
2023-01-11 16:22 抗疫进行时 -
【看】这些上海两会名词你get了吗?
2023-01-11 16:17 上海两会 -
继续站定4万亿元关口:上海迎来更广机遇与更大挑战
2023-01-11 16:10 上海两会 -
民政部:养老机构每周要做两次核酸或抗原检测
2023-01-11 15:57 抗疫进行时 -
文旅行业废止8项疫情防控工作指南
2023-01-11 15:44 抗疫进行时 -
Paxlovid未能进入医保目录是否影响新冠用药保障?国家医保局回应
2023-01-11 15:44 抗疫进行时 -
海关总署:防霍乱传入,将检测半年
2023-01-11 15:20 -
联防联控农村专班:返乡初期少聚集,婚丧从简
2023-01-11 14:55 抗疫进行时 -
曾光:我也没想到这波疫情这么快、这么凶、这么猛
2023-01-11 14:41 抗疫进行时 -
浙江:3月前不提倡举行竞技性较强体育赛事
2023-01-11 14:38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