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平:特朗普上台 将加速美国主导全球化的终结
关键字: 特朗普希拉里美国日本美国大选德国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中国【受访者/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平;采访整理/ 观察者网 苏堤】
11月9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赢得大选,由于特朗普竞选中所表达出的非常明显的反全球化倾向,他的上台,也将开辟美国乃至全球政经新格局。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北大国发院退休教授陈平,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戈金,是研究经济周期和混沌理论的经济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来往于中美之间30多年,全球遍地游历,陈平对国际政经格局和中国发展战略常有独到见解。
对此次美国大选,以及特朗普的上台,陈平也有着独特而深入的思考。11日,在北京开往上海的高铁上,观察者网采访了陈平教授。
美国将正式承认后美国时代的多极世界
观察者网:你提到,特朗普当选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新自由主义的终结。怎么理解?
陈平:新自由主义即华盛顿共识,从1980年代起美国开始推行。当时苏联还没垮,拉美国家因为石油涨价,拼命借债。石油生产过剩之后油价大跌,拉美产油国家还不了债。美国人逼拉美做交易,以减免债务为诱饵,要求他们开放金融市场,导致拉美国家汇率动荡。
拉美国家被迫搞货币美元化,即货币盯住美元,中国也曾经学这个以美元为锚的固定汇率。这样美国就逆转了尼克松时代,美元和黄金脱钩之后美元地位动摇的趋势,重新巩固美元霸权。
在二战后到1971年尼克松决定美元和黄金脱钩前,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美国战后建立全球军事同盟的诱饵,是对同盟国开放美国的国内市场,让北约和其他同盟国家在军事上和美国站在一起,购买美国的武器,美国在这些国家驻军。
其后果是扶持了两个国家成为美国的竞争者,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越来越大。从服装、家电,到汽车等等,美国都竞争不过了,意识到了威胁。
于是,美国就打安全牌。德日如果对美国贸易顺差不妥协限制,美国就让苏联威胁他们。德国日本让步的方法不同,德国有钱,就补贴美国的驻军费。德国专心搞经济,让驻欧美军去挡住苏联的可能入侵。
美国对日本就不一样。日本的农业保护主义就很厉害。日本农产品比国际市场价格贵两三倍,美国想压迫日本进口他们的粮食、牛肉,日本高关税挡住不让进来。日本的大企业互相参股,美国想搞金融并购很困难。
于是美国就逼日本在1985年签广场协议,日元大幅升值。日本原来认为自己的制造业很厉害,结果被迫出走,同时产生房地产和股市泡沫。泡沫破裂后进入迷失的二十年。
日本和德国在金融上都是崇拜美国的。2008年金融危机,欧洲吃了很大亏,因为买了很多美国的那些金融衍生品。
问题是,美国推行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最终结果,走向了美国不愿意看到的另一面:即美国失去全球化的主导权。
1981年上台的美国总统里根,推行星球大战和大规模减税的政策,出现巨额赤字。为了弥补财政赤字,里根没有印钞票制造通胀,而是大量发债。这使得利率上升,美元升值,于是美国的制造业企业成本大幅上升,出口受损,制造业开始往外转移。
这改变了整个美国经济格局。原来美国二战后的政治是美国军火工业集团主导的,比如通用电气集团,既造导弹核反应堆,也搞民用家电。后来发现不如搞金融赚钱。通用汽车也是如此。金融资本是没有祖国的,在全球各地搞金融赚来的钱不回美国了。于是美国不但产业空心化、金融投资也空心化了。
华盛顿共识原来的算盘是,搞全球化,全球配置资源,海外成本低的地方生产,卖到美国很便宜,美国控制销售渠道。美国人可以不用那么辛苦,又能用价廉物美的产品。
美国低利率借债,但是海外兼并高收益回报。可以用金融的海外收益养美国的高福利,让全世界替美国人打工。但是美国没有估计到的是,自由化全球化打败了苏联、东欧,压制了日本,却偏偏输给了中国。
原来资本的海外收益不等于创造国内的就业。虽然目前高端产业还控制在美国手上,中低端的产业大部出走海外。但是中低端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比高端产业多得多。
于是美国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社会保障的负担越来越严重。美国财政负债高的原因,首先是医疗和福利的沉重负担,其次是军备竞赛。这导致美国没钱搞基本建设。
中国做中低端制造业,虽然利润薄,但就业解决得很好,吸引大量农民工进城,于是老百姓生活水平很快就提高了。经济规模提升,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也加快。
美国原来是想控制国际分工的制高点,国内做高端研发,低端去海外生产,资金利润回流美国。但是跨国资本却不愿回来,因为中国、爱尔兰等这些国家吸引外资的优惠税率都比美国低,所以利润都留在当地继续投资了。
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讲比较优势,自由化似乎是双赢的。但是从国际竞争的全局来看,各国的竞争能力不同,国家的相对地位就有升有降。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带动中国军事和金融地位的提升,打破了美国主导全球化的霸权地位。
观察者网:不过,反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制造业回流,奥巴马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陈平:的确是,奥巴马企图挽回制造业,但是美国制造业并没有大规模回流。
如果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不足以和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竞争,就只剩下一个办法可以让制造业回流,那就是征收保护性关税,不让中国的中低端产品进美国。但奥巴马又是赞成全球化的,如果反全球化,给他捐款的高科技和金融企业就不干了。现在支持希拉里的,主要是索罗斯这些金融集团和硅谷的高科技企业,因为他们没有全球化就难以生存和扩张。
奥巴马时代,反全球化还搞了TPP,想把市场份额从中国转到越南去,扶植越南来中国制衡。但是同时又压迫日本和韩国开放农产品市场。
不少中国人害怕美国的TPP排除中国,会对中国造成威胁。 但是我觉得,如果TPP成功执行,首先打击的是日本、韩国的农业,日本韩国的汽车打击的是美国。中国可以坐收两败俱伤的渔翁之利。有趣的是,现在美国自己先放弃了。可知美国在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已经力不从心了。
日本国内很抵制,但是安倍很支持TPP,目的是想跟美国做政治交易,希望美国在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制衡中国,间接打击人民币,给日本的量化宽松护航。人民币加入SDR篮子,钓鱼岛和南海紧张局势一炒作,人民币贬值。真实目的都是在打货币战,为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转嫁损失。
特朗普比奥巴马更加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的原因,是他看到美国推行全球化的高昂代价是美国当世界警察。和中国这样的新兴大国对抗不仅使美国无法脱身中东的泥潭,而且无法在基础投资上和中国竞赛。
特朗普最终承认美国的实力下降,无法维持冷战时代建立的国际秩序。只有美国从国际舞台上收缩,才有可能和中国等新兴经济竞争。所以,特朗普上台,打破了民主共和两党精英长期达成的维持“美国霸权”的共识,结束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转向“美国优先”的政策导向,将正式承认后美国时代的多极世界。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161“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7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3“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11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
又发癫!“没了中国,英国你能行?”
-
特朗普夸口:特鲁多说了,没美国就没加拿大
-
“就算加100%关税,中国口罩也比美国货便宜”
-
暴跌71%!马斯克叹气:我劝过特朗普,听不听由他
-
12州联合起诉:特朗普,收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