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经:学习中国建立大市场内生增长模式,我们需要正视印度经济崛起
最后更新: 2024-02-02 19:40:14【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经】
中印关系一直波折不断,印度对中国态度极端不友好,宣传中习惯性地无底线浮夸、造谣。中国舆论对于印度经济崛起也不太接受,尽管对其关注度很高,但对其发展成果质疑,也流传着不少投机性的错误说法,主要关注点是印度的灾难、低效、奇葩事件、恶行恶状等。
中国经济在崛起阶段,也是不断遭受负面攻击,“崩溃论”一路相随。印度经济崛起势头远不如中国强劲,低水平运行错漏多,贫富分化大,日常有很多负面事件。但原理类似,对印度进行观察的主要脉络应是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从目前印度的实际来看,情况是在不断好转。
中印民间交流很少,但经贸往来有相当规模。一批在印度生活、学习、工作、旅行的年轻学者、企业人士、研究者,贡献了不少深入的观察,如娶了印度妻子的随水。笔者与这个群体在日常交流中受益非浅,了解了很多细节,形成了对印度经济的整体认知。
在笔者看来,近年来,印度经济基本面已经出现了本质性变化。数年内,印度经济总量将超过德国与日本,成为全球第三。接下来全球经济的长期格局,将是中美印三国基于大市场优势,经济总量遥遥领先其它国家。
印度对中国的学习,激发了其增长热情,但又对中国采取了非理性的敌视态度,中印双边关系变得很复杂。其心理根源,和印度大市场有直接关系。
一、印度大市场
从近来的数据看,印度14亿人的大市场终于不只是潜力了,而是有了可观的市场规模。
智能手机方面,苹果手机在印度2022-23财年(截至2023年3月)营收4932.1亿卢比(约59亿美元,占全球营收1.5%),是2013财年的16倍。2020-2023财年增速分别是30.5%、66.0%、46.1%、47.8%。2022年,苹果手机在印度卖了650万部iPhone,预计2023年销售900-950万部。苹果手机在印度全年营收将接近100亿美元,继续大幅增长。
2022年苹果手机在中国销量是5432万部,占全球24%,2023年印度销量能有中国六分之一了,还在高速增长,这已经很可观了。印度消费者购买的苹果手机价格不断攀升,均价到了1000美元,约是三星(以及中国品牌)的3倍,2023年上半年以销售额计已经排印度市场第一了。2023年4月库克到印度访问,亲自主持了印度首家苹果店的开业仪式,财报上也特别提了印度市场的高增长,足见苹果对印度市场的重视。
2022年苹果手机在日本销量1503.8万部市,占比超50%,但连年双位数字下降。印度苹果手机销量很快将超过极为喜欢苹果的日本,但即便这样,苹果的销量排名也进不了印度前五,可见印度市场的广大。
乘用车方面,印度在销量上也已经超越日本了。印度“汽车”统计分为两轮车、三轮车、乘用车、商用车四类,其中两轮车占了大部分销量。2022-23财年乘用车销量362万辆,超过了日本2022年的345万辆。2023-24上半财年(2023年4-9月),印度乘用车销量207万辆,增长7%。下半年明显加速,其中9月增长19%。预计全年将超400万辆,实现双位数字增长,销量达到中国2005年的水平。
印度乘用车市场不小,但以低价车为主导。2022年,印度乘用车平均售价是106万卢比,大约9万多人民币。而中国市场乘用车平均售价是14.6万,要高一些。但印度车也不是极端廉价,基本档次是有的。以前塔塔Nano卖8000多人民币,实在太简陋了,印度市场也不接受。
印度千人汽车保有量,从2010年的15辆快速增加到2022年的36辆,接近2006年中国的水平。2022年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220辆,印度大约是六分之一,新车销量比例相当。中国有车家庭大约占比一半,印度应有约十分之一,这也有1亿多人了。印度买得起乘用车的中产家庭数量,能排到发展中国家第二。再过几年,排全球第三应该没问题。
印度航空市场也不小。2023年10月,塔塔集团的印度航空子公司下了470架(空客250波音220)飞机的订单,价值700亿美元,这在单家航空公司中是规模最大的订单。之前6月,印度靛蓝航空向空客下了500架A320客机的大订单,价值550亿美元。2022年印度民航飞机保有量约700架,约是中国六分之一。超大订单交货期要到2030-2035年,代表了印度航空公司对经济增长的信心。
2022年,印度市场售出的电视90%是智能电视,小米领跑占11%市场份额。其中中国品牌占36%,全球品牌40%,本土品牌24%。2022-23财年,印度市场智能电视销量980万台,2023年4-9月智能电视销量同比增8%,平均售价380美元,降了3%。2022年中国电视销量3634万台,印度销量有中国四分之一多了。
印度市场售卖的电视档次并不低,和中国家庭差不多,大尺寸比较受欢迎。全球科技进步,智能电视、手机也在不断快速进步,发展中国家都受益,印度赶上了好时代。中韩公司来挣钱,将印度家庭带入中产生活。
从苹果手机、民航飞机、汽车的销量和保有量、智能电视估算,按中国标准的中产家庭数量,印度应是中国约六分之一,相当于中国2005-2006年的水平。
约十分之一的印度家庭开私家车、用高档智能手机、看大电视、坐飞机,这些人对经济增长的体验和信心会非常深。中国流传的说法“印度只有1亿人,其它是牲口”,认知非常错误。是有十分之一的印度人,生活水平现在就能排到中国的中游。很穷的人不少,但主要人群生活水平接近中国90年代末至2000年代早期,不算很落后。
以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来衡量,全球已经有三个大市场。第一是美国,自身人口3.33亿人,但是大公司天然面向全球经营,2023年《财富》全球500强中占了136家,美国市场营收只占全球的三分之一,西方阵营就有约10亿人了,还辐射不少发展中国家。第二是中国,全球500强中有135家(含香港),14亿人的大市场效率很高,还在继续向外开拓,但主要营收靠全球的大公司还不多。第三是欧盟,人口4.5亿,全球500强中有122家,欧盟内部经济流通完全放开,大公司也是全球经营的,和美国类似,但实力差一些。
再要找10亿人级别的大市场,只可能是印度了。东盟、中东、欧亚经济联盟(俄罗斯主导的)、非洲、南美等区域,不可能有欧洲的经济整合程度。但欧盟不算国家,那就只有中美印三国能有超级大市场了。中美的大市场已经成了,印度只能算有雏形了,全球500强只有9家。印度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把大市场真正变成现实。
二、印度内生经济增长模式
印度企业的全球竞争力还比较弱,RCEP都不敢参加。这是很多人不看好印度经济最大的原因,企业能力差,制造业竞争力不行。
但我们也不能把印度简单类比成中国,虽然两国人口规模一样,其它方面的差异却大到没边。有些人认为,印度没法像中国企业那样有全球遥遥领先的制造业竞争力,发展不起来。一些人又反方向鼓吹炒作,说苹果等企业产线在往印度搬,中国制造要被印度、越南取代。
说制造业竞争力是发展前提,只是对中国和东亚经济体较为适用,不可能普适。全球制造业竞争激烈,成功者只会是少数几家,别国就不发展了?对很多国家来说,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也确实有别的办法。
印度的发展路线,就是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罗默提出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简直是量身定做。这个理论认为,人口越多,增长反而越容易。在以前,这个观点是反直觉的。中印都曾经用“人口太多”来解释经济发展落后,后来才明白过来,原来人多才是最大的资源。
中国连续多年全球增长最好,近年来轮到印度了。2022年印度经济增长7.2%,是主要经济体里最好的。IMF10月的预测是,2023年印度经济增长6.3%,仍然是第一,2024年6.3%继续第一。这不是偶然的,大市场起了作用。
“人口多底子薄”,物理意义上是这样,基建压力大,积累慢,再大的经济成就人均一下就没多少了,直觉上不如小经济体增长快人均高。罗默认为并非如此,在新经济条件下,增长动力是学习模仿速度和经济规模,人口大国很有优势。中印消费市场极大,无形资产利用率高,IT互联网等技术应用容易产生经济回报,技术扩散效应好,人均技术成本不高。到一定阶段,大市场投资搞基建和生产都容易做到成本摊薄、收益大增,形成网状的经济和技术生态,创新繁荣。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昔日“公募一哥”王亚伟再被曝失联
2024-02-02 18:08 观网财经-金融 -
苹果上季度中国区收入下滑13%,今年可能更惨?
2024-02-02 17:14 观网财经-科创 -
“失联”近一年后,包凡辞职
2024-02-02 16:55 金融圈 -
上演“V型”走势,沪指一度失守2700点
2024-02-02 15:12 -
券商为股市算命自嘲“胡诌”,玄学预测并不可取
2024-02-02 15:11 观网财经-金融 -
《地下城与勇士》手游获批,腾讯港股盘中一度涨近6%
2024-02-02 14:2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5600亿美元债务压顶,美国新一轮银行业危机袭来?
2024-02-02 14:17 观网财经-金融 -
央行原行长易纲:我国目前不缺资金缺的是资本金
2024-02-02 08:55 观网财经-金融 -
洽谈出售银泰百货?阿里“新零售”战略来到十字路口
2024-02-01 19:2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特朗普自称美股上涨都靠他,华尔街开始押注其胜选剧情
2024-02-01 18:18 观网财经-金融 -
朱民:世界距“大通胀”仅一步之遥
2024-02-01 17:26 -
传有债权人申请碧桂园清盘?接近碧桂园人士:该传闻不属实
2024-02-01 17:04 观网财经-房产 -
“把监管长牙带刺落实到位”,证监会连续行动
2024-02-01 16:39 观网财经-金融 -
OPPO与诺基亚和解,一加重返德国
2024-02-01 16:29 观网财经-科创 -
新东方、俞敏洪7亿港元“救市”东方甄选:当前股价被低估
2024-02-01 15:1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市占率“三连冠”,vivo做对了什么?
2024-02-01 13:59 -
财政部:结余近6万亿元,养老金能保证按时足额发放
2024-02-01 12:06 观网财经-宏观 -
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纳指跌超345点
2024-02-01 08:02 观网财经-金融 -
A股过半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哪些行业表现亮眼?
2024-01-31 22:06 观网财经-金融 -
国内成品油价格再上调,汽柴油均上调200元/吨
2024-01-31 19:38 油价
相关推荐 -
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评论 773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64“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评论 35“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评论 40“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评论 22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