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胜前:我们发掘了两处史前瘟疫遗址,得出了一些启示
从狩猎采集、农业再到我们现在生活的工商业时代,人类面临的疫病压力是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密度越来越高,工商业时代的聚落形态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尤其是中国的城市,居住密度非常高。研究发现,城市规模越大,社会经济效益越好。高密度的人口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产业规模。
不过,瘟疫传播的风险也随之提高,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吃尽瘟疫的苦头,商业贸易过程,老鼠把鼠疫(当时称黑死病)带往不同的城市,并传到乡村,欧洲许多地方当时丧失了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后来欧洲实现了检疫制度,提高公共卫生水平,黑死病逐渐消失。伦敦也曾经霍乱横行,研究者经过反复对比,最终发现水源污染是根本问题,自来水逐渐成为城市的标配。当然,这些瘟疫并不仅仅是欧洲城市的问题,中国史书上的疫情记载也是比比皆是。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越来越成为宜居之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就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中国人人均寿命最长的地方就是三座大都市:香港、上海与北京。城市的安全屏障在于有效地控制各种病原体的源头,自来水让人们远离霍乱与许多胃肠道疾病,排污系统、垃圾处理系统以及其他公共卫生体系把危险控制在人们生活范围之外。初级的食物生产都在城市之外,食物经过处理之后进入城市。管理良好的城市形成一个新型的人工生态系统,进入城市的物品都经过加工处理,废弃的物质同样要经过处理再排出去,大量的物质循环使用。武汉疫情的最大教训就是直接把野生动物带入城市,由此把大量人口置于危险之中。
未来的展望
以上回溯了瘟疫存在的根本原因、主要阶段和基本预防策略。有一些是我们无法避免的,比如社会化,而且社会化还在不断发展,城市越来越庞大,人口聚集与流动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这些都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我们不可能改变,因此,我们面对的疫情风险也就越来越高。有一些是我们可以避免的,比如建立良好的文化生态系统,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强化公共卫生,发展循环经济等等。
当代中国发展迅猛,城市化的比例越来越高,城市在人们生活中地位也越来越重。但是城市也是脆弱的,我们就好比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了一个筐里,管理不善就会带来危险。我们的城市应该像超市的鸡蛋盒一样,它有一个外壳,内部不同鸡蛋之间都有缓冲空间。城市需要建立人工生态系统,而且是可封闭的(至少是暂时性的,由此可能需要发展都市农业),内部不同组群之间应该有足够的缓冲空间。这是我们从人类历史实践中可以总结出来的经验,应该可以代表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希望我们的城市规划者与管理者们能够汲取这个经验,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相关资料链接◆◆
1. 哈民忙哈遗址:哈民忙哈遗址位于内蒙古科尔沁地区腹心地带,2010、2011年两次发掘,共清理出房址43座、墓葬6座、灰坑33座、环壕1条,累积发掘面积4000余平方米,初步探明遗址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遗址年代为距今6000~5000年间。哈民忙哈遗址内发现大量凌乱堆弃的人骨,尤其集中分布在几座房址内,场面极为震撼。可鉴定人骨材料显示各个年龄段的个体都有,以中青年为主,而不是新闻媒体中经常报道的以妇女儿童为主。其死亡年龄的分布模式与鼠疫较为一致,即接触者才会感染,不论年龄与性别。
相关信息可参考: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科左中旗文物管理所:《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2010年发掘简报》,《考古》2012年第3期;《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2011年发掘》,《考古》,2012年第7期;朱泓、周亚威、张全超等:《哈民忙哈遗址房址内人骨的古人口学研究——史前灾难成因的法医人类学证据》,《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第54卷:26-33;周亚威、朱泓、吉平:《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人骨鉴定报告》,《边疆考古研究》,2012年第2期。
2. 庙子沟遗址:庙子沟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乌拉哈乌拉乡,因地处小地点庙子沟村而得名,北距黄旗海最近距离约六七公里。1985年至1987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连续三年发掘,共发现房址52座,发现灰坑及窖穴共130余座,残灶坑1座,墓葬40余座。庙子沟遗址的相对年代相当于中原地区仰韶时代的晚期阶段,绝对年代为距今大约5500~5000年。
相关信息可以参考:魏坚:《庙子沟与大坝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上下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
3. EarlyDivergent Strains of Yersinia pestis in Eurasia 5,000 Years Ago.Cell, 163(3), 571–582. doi:10.1016/j.cell.2015.10.009
通过欧亚大陆(主要是中亚与西欧)数个遗址出土人类骨骼牙齿中提取DNA分析,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有关鼠疫直接证据,距今5000年左右,比有史记载的鼠疫灾难至少要早3000年。
4. 黑死病:一般认为主要是腺鼠疫,1348-1720年间曾在欧洲历史上反复发生,导致大量人口丧生。它主要由感染了鼠疫耶尔森菌病的啮齿类动物通过中间宿主跳蚤传给人类。人类对这种微生物的免疫力非常差,大多数病人会在6天内出现淋巴结肿胀、淋巴结炎。平均起来,大约60%的感染者会在淋巴结炎出现后1周内死亡。后来随着逐渐发展起来的公共卫生措施而缓解与消失,相对而言,诸如隔离、建立传染病医院、甚至是出现接触传染理论等作用并不大。
——《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肯尼思•F•基普尔主编,张大庆主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53-555页。
- 原标题:瘟疫的考古学思考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洛阳汤馆复工,喝出了高考的感觉
2020-03-01 09: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北京东城出现近日武汉来京病例
2020-02-26 16: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新冠中药方过多过杂,会让百姓和基层中医师迷茫
2020-02-25 07:4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什么是社会进步的标准?
2020-02-24 07:31 -
非常时期,让我们谈谈“低级黑”和“高级红”
2020-02-21 11:07 -
北大人民医院现确诊病例 已对142名肾透析患者进行观察
2020-02-20 18:5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警惕“文牍政治”成为滋生官僚主义的温床
2020-02-17 07:48 -
刻意隐瞒、吐口水致医护人员感染,患者出院即被警方带走
2020-02-15 19:5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袁隆平院士的“硬核”支援,到达武汉!
2020-02-14 18:3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澳门采购口罩主要来自海外:不想增加国家负担
2020-02-14 18: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风月同天”是中国人贴的,龙应台和奥斯维辛又是怎么回事
2020-02-14 07:53 -
《寄生虫》摘得奥斯卡,韩国电影真成“亚洲之光”了?
2020-02-14 07:31 三八线之南 -
最质朴的坚守,是党员医护工作者的精神本色
2020-02-13 20:53 -
蝙蝠曾代表“福气”,但现在没人这么说了
2020-02-13 08:11 -
“我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尽早回家和家人团聚”|天使日记
2020-02-12 20:15 -
擅自将不实防疫信息发至微信群,南宁卫健委干部被撤职
2020-02-11 22: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武汉市委书记:11日拟完成所有疑似患者检测清零
2020-02-10 21:5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非常时期就不握手了!”
2020-02-10 21: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记者来信:企业复工需“硬核”支持
2020-02-10 20:5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工厂》获奥斯卡,曹德旺:没少批评我,但我还是感谢
2020-02-10 19:45
相关推荐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83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97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评论 342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评论 242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272最新闻 Hot
-
“不能太依赖美国,欧洲得买点俄气”
-
“仅靠美国?休想”
-
“抛售美债是对美国经济政策丧失信心”
-
“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马斯愿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但有个前提”
-
“印度这行业要玩完了”
-
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
“豁免是对中国实力的认可,不豁免更是机会”
-
“离了中国货,清凉一夏都难…”
-
“还跟我提投资?等美国稳定了再说吧”
-
俄副外长: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供应多少
-
英国反华议员赴香港探亲被拒入境
-
石破茂对美发出“迄今最强烈警告”
-
美业界“喊疼”:请中方“收回成命”
-
关税成本暴涨40多倍,美企CEO叫苦: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没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规定是啥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