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乘用车同比增长3.9% 新能源呈结构性走强
关键字: 车市5月销量新能源车5月销量据中国经济网11日报道,5月,我国狭义乘用车销量为1802853辆,环比微降0.4%,同比增长3.9%。崔东树表示,5月车市表现不佳主要是长期支撑车市快速增长的SUV进入平淡期。另外,5月22日财政部宣布大幅降低进口乘用车关税,导致消费者观望情绪浓烈,不利于销量增长。
然而,新能源市场表现强劲,5月共销售9.2万台,同比增长159.1%。崔东树认为,新能源结构性走强得益于插电混动车型和纯电动车型的共同爆发。
汽车产品的容错度很低,新势力的第一款产品成功与否决定了该车企的未来。只有把产品做到了极致,才能在这轮大潮中生存下来。
6月8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5月,我国狭义乘用车销量为1802853辆,环比微降0.4%,同比增长3.9%;1-5月,我国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9283049辆,同比增长5.3%。乘联会方面表示,今年5月汽车销量环比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零售走势不如预期。
对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5月车市表现不佳主要是因为长期支撑车市快速增长的SUV进入平淡期,合资品牌表现不强。另外,5月22日财政部宣布大幅降低进口乘用车关税,导致消费者观望情绪浓烈,不利于销量增长。
5月车市表现平淡 自主品牌发力至轿车大涨
具体到车型方面,5月轿车同环比均实现增长,这也是车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SUV依然处于同比增长状态,但增速有所放缓;而MPV稍有起色,销量环比实现增长,但同比没能逃脱下滑的命运。
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轿车共销售925987辆,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5.4%;1-5月,轿车累计销售4554352辆,同比增长6.3%。崔东树表示,5月轿车高速增长得益于新能源车和豪华轿车的走强。另外,自主品牌轿车同比增长38%,成为轿车增长的强劲动力。
反观长期处于高速增长的SUV,5月增速进一步放缓。5月,SUV共销售740060辆,环比下降1.6%,同比增长3.9%,增速不及轿车;1-5月,SUV累计销售4001660,同比增长8.4%,远低于去年全年16.5%的增速。崔东树表示,虽然宏观经济环境良好,但5月SUV零售同比增速低于轿车。其原因在于豪华和合资品牌SUV的同比增速较低,而SUV绝对主力——自主品牌增速表现也不强。
5月MPV销量依然没能走出低谷期,共销售136806辆,环比增长1%,同比下降5%;1-5月MPV累计销售727037辆,同比下降12.9%。崔东树表示,低端家用MPV持续低迷,造成了MPV市场弱势格局的产生。MPV的持续下滑,说明该车型市场需求有所收窄。
对于6月份市场表现,崔东树认为, 6月有20个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少两个工作日,加之端午节和世界杯的影响,车市增长的基础因素不强。同时,6月处于进口车关税下调的观望期,降税成果无法体现,汽车零售相对不强。
值得一提的是,6月中旬新能源车新政开始实施,插电混动新品和部分续航和电池性能的高指标电动车新车开始大批量投放市场,推动6月新能源车结构性增长。综合来看,估计6月车市将平稳过渡。
新能源月销近十万辆 造车新势力需做好产品
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能源车,5月表现依然强劲。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车乘用车共销售9.2万台,环比增长34.3%,同比增长159.1%;1-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累计销量达27.5万台,同比增长147.0%。崔东树表示,新能源结构性走强得益于插电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型的强势爆发。相比于传统燃油车零售仅0.5%的增速,5月新能源成为拉动车市增长的核心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电动车用电池系统替代了发动机,传统车企的绝对主导地位弱化,导致造车新势力层出不穷,且具备差异化优势。
首先,造车新势力具备创新意识,敢于突破传统造车思维的桎梏;其次,造车新势力互联网思维易于把握用户体验,高端车型上搭载的智能网联等科技配置和主被动安全配置处在行业先进水平;再次,造车新势力同时在汽车增值方面有更多的尝试空间;最后,新势力乘政策的春风,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融资能力强,资金充足。
然而,造车新势力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一方面,新势力基础技术薄弱,严重依赖供应商,不具备传统行业成熟的上下游供应链体系优势。受到产能等因素的制约,从量产到推广的过程困难重重;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没有自己的生产基地,更多的是没有造车的准入证和核心技术,因此需要与传统企业相互合作。此外,造车新势力大多数车型均未实现产品终端交付,考虑到传统车企加快新产品投放速度,以及双积分红利缩水新能源市场价格下探,新势力资本压力增大。
汽车产品的容错度很低,新势力的第一款产品成功与否决定了该车企的未来,不论是从产品质量还是客户体验上,一定要慎之又慎。只有把产品做到了极致,才能在这轮大潮中生存下来。崔东树表示,“造车新势力需要与传统车企多层次合作,为生产进度、产品品质提供有力保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姜智文)
- 原标题:5月车市同比增长3.9% 新能源呈结构性走强
- 责任编辑:李丕
- 最后更新: 2018-06-11 12:39:28
-
造车新势力 | 威马沈晖:今年交付1万台
2018-06-11 10:59 汽车 -
“后补贴时代”的新能源汽车投资机遇
2018-06-11 07:13 汽车 -
吉利林啸虎:离开补贴 纯电动技术市场竞争性或减弱
2018-06-10 14:25 汽车 -
宝能规划超千亿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内称玩转汽车风险大
2018-06-10 11:05 汽车 -
比亚迪青海锂电项目获10亿元增资
2018-06-10 11:03 汽车 -
北京28万人轮候新能源指标,已经排到2024年后
2018-06-10 10:07 汽车 -
北京市累计收到新能源车牌申请超过30万个
2018-06-09 13:02 汽车 -
比亚迪回应衡阳云轨项目被叫停:积极配合报批程序,并未施工
2018-06-09 08:28 汽车 -
贾跃亭:FF91新工厂在美获批建设
2018-06-08 23:04 汽车 -
万科面前的野蛮人,却成了奇瑞的救星
2018-06-08 19:56 汽车 -
押宝路特斯 吉利要进军豪华跑车领域
2018-06-08 17:35 汽车 -
本田将联手通用开发电动汽车新一代电池
2018-06-08 15:50 汽车 -
贾跃亭美国工厂选定建筑商 将雇上千员工三班倒造车
2018-06-08 11:36 汽车 -
仅四地能新建厂?纯电动车项目审批收紧
2018-06-08 09:46 汽车 -
董小姐难道真成了银隆的“白衣骑士”?
2018-06-08 09:40 汽车 -
宁德时代即将最终敲定在德国建厂
2018-06-08 09:38 汽车 -
珠海银隆IPO辅导突然终止 董小姐的“造车梦”要黄?
2018-06-07 15:07 汽车 -
上汽杨洪海:中国造车新势力是过眼烟云,想成为特斯拉?没戏!
2018-06-07 14:42 汽车 -
长安汽车:产品进入生命周期末端导致业绩下滑
2018-06-07 14:07 汽车 -
大本营北京销量被上汽反超 北汽新能源高管立军令状要重回第一
2018-06-07 14:05 汽车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