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尔:明清两朝,为什么才女辈出?
最后更新: 2021-01-07 09:27:58才女的社会影响
在文学史上,明清才女们以他们才华和努力,取得了人们的认可,为传统时代的文学增添了一笔。在更广义,也更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层面,明清才女群体又有怎样的影响力呢?
当时人对才女还有另一种表述,叫做“贤媛”,比如康熙《仁和县志》就专门列此条目,记录了本地的二十多名女性。地方志的这种表述,体现了“贤”字在社会评价中的重要性。
传统时代对女性“贤”的要求,难以超脱“相夫教子”的大框架,即便是才女也是如此。才女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极为受人重视,也表现得最为直接。比如明末清初的才女顾若璞,丈夫去世后他承担起了教育子女的任务,每天私塾学习之后,她继续培育子女学习知识。在顾若璞的培育下,子女都得以成才,得到了当时人的积极评价。
家庭教育向外延伸,才女们更进一步,支撑起了兼具教育和社交意义的社团。比如明末忠烈祁彪佳的遗孀商景兰,她不仅教授自己的子女,还通过组织文学社团的形式鼓励其他女性学习知识、创作文学,获誉为:“当世题目贤媛,以夫人为冠”,得到了社会的支持,享有较高的威望。
然而,这种教育的影响力范围既小,社会效应也往往是间接的。才女文化最主要的载体是以诗文为主的文学作品,但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时代,纯粹文学的创作很难起到重大的社会影响力,更何况才女群体只锁定于闺阁之内,属于精英圈内的小文化。
也有才女的知识结构超出了文学与艺术的范畴,在一些开明且富裕的精英家庭,不仅教育女儿吟诗作赋,还为她们提供了学习其他知识的条件。由此出现了较为另类的才女头衔,比如通晓古今历史的女史、具有士人风范的女士、才华与行为堪比男子的女丈夫,还有知识渊博的女博士。而上文提及的清代著名才女王贞仪就被称作女史、女士。
王贞仪能够得到了如此的头衔,不止是因为她擅长诗文,还与其掌握有天文、历法、算数乃至医学知识相关。但是,在数以千计的明清才女群体中,王贞仪只是极不多见的个案,而且即便是这样一个突出的才女,也未能对社会产生足够的影响,就连她自己也没能突破思想的桎梏。
以王贞仪为主题的插画,作者Rachelignotofsky
在给朋友的书信中,王贞仪曾经毫不留情地批评当时的风气:“目前之所称名媛才女者,亦不足以究深学、知大道”。她认为只知吟诗作赋,修饰文字,做一些无病之吟,即便称作才女、名媛,也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然而,在“内言不出”的妇德约束下,女子的社会交往范围受到严格的局限,与现实政治更鲜有关联,闺阁之内的女子即便“究深学、知大道”,恐怕也难以发挥作用。王贞仪的知识体系的确超出了当时的才女,但她自己也终究未能免俗。
今日王贞仪传世作品是诗文集《德风亭初集》,就基本内容而言,与当时的才女们并无差异。但据当时人的记载,王贞仪还创作过大量的作品,比如天文方面的《星象图释》,算数方面的《筹算证讹》、《西洋筹算增删》,还有文学批评类的《文选参评》等。
王贞仪病重时,丈夫詹枚建议将书稿整理成集,日后刊刻印刷,王贞仪自己却不同意。在给朋友的信中,她明确表达了自己遵守传统妇德的态度,并不想成为传统的叛逆者,她也不愿意把这些有偏离妇德嫌疑的作品交予世人议论。
于是,王贞仪对自己的书稿做了四种处理,一是将部分文稿结集刊刻,成为后人可见的《德风亭初集》。二是删除,“稿中半多讽刺箴议之语”等可能存在争议的文字删去。三是焚毁,对于世人不能理解,甚至引起非议的,尽数焚毁。四是隐藏,有些既不忍删、焚,也不宜刊刻的,就送给朋友蒯夫人保管,遗憾的是这批文稿最终下落不明。根据王贞仪的自述,最终出版的文字,不过总量的十分之二三。
王贞仪对文稿的处置,令人叹息,但在当时并不是唯一的例子。在许多才女的文集中,我们都能看到“焚余诗草”的表述。焚毁书稿显然不是浪漫,而是无奈,虽然一些才女的思想已经不止于诗词歌赋、风花雪月,但她们最终没能突破时代的局限,也难以跳出闺阁,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航天603基地入选国家工业遗产:中国第一个探空火箭发射场
2020-12-31 08:08 航空航天 -
中组部部长: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
2020-12-13 11:41 -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62天,收到20550条留言
2020-12-13 10:24 -
志哀!国家公祭日,南京下半旗
2020-12-13 09:35 观察者头条 -
河南发现2600多年前戎人王级大墓
2020-11-29 22:09 考古 -
央视首次公开毛岸英一段珍贵影像
2020-10-23 09:48 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0-08-29 11:07 -
专访谢晋元将军之子谢继民,听他讲述《八佰》背后的故事
2020-08-15 10:03 -
《北史》中鲜有美人故事,鲜卑人真的颜值不在线吗?
2020-07-20 07:36 -
从全民族抗战汲取复兴力量,习近平这样论述
2020-07-08 12:59 -
不忘“七七事变”,听习近平这样论述“战争与和平”
2020-07-08 08:56 -
83年前的今天,危急!危急!危急!
2020-07-07 08:31 -
台湾学者否认原住民来自大陆,然而我们有一个直接证据…
2020-06-27 08:16 -
重建中国历史的“大一统”叙事,是关乎国本的大事
2020-05-05 08:56 -
遥望两千多年前的秦人如何防疫和治病
2020-04-21 08:28 -
宗教新右翼与当前美国的对华政策
2020-03-07 09:01 中美关系 -
“官僚主义式”政治留下的历史教训,值得警惕
2020-03-03 08:45 -
为什么施政严猛?雍正自己这样解释
2020-03-02 07:27 -
对口支援,疫情下的制度优势
2020-02-12 07: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汉景帝不吃老鼠吗?我们如何看待过去
2020-01-18 08:45 考古
相关推荐 -
美国扛不住了才打贸易战,但药不对症会治死 评论 16他无视美国威胁访华,“给世界作出示范” 评论 113这个全球最难进入的市场,中国企业正加速落地! 评论 61对美关税提至125%!商务部:将不再理会数字游戏 评论 574最新闻 Hot
-
中国同意,西班牙:欢迎
-
中方再出手,“一夜之间,美国不再是避风港”
-
“北约需要罗马尼亚,来发动三战”
-
他无视美国威胁访华,“给世界作出示范”
-
德国政府:影响我们了,中美谈谈吧
-
驳了万斯面子,格陵兰岛美军基地指挥官遭解职
-
“美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又一例证?
-
按市政府统一要求,医院红十字招牌被换成绿色?当地回应
-
美科技巨头供应商们焦头烂额:现在比疫情时还糟,仿佛“没有明天”
-
候补中央委员费高云,任合肥市委书记
-
60票赞成、25票反对,美参院批准了
-
这个全球最难进入的市场,中国企业正加速落地!
-
大部分货源都来自中国,亚马逊慌了
-
欧盟外交官:有了90天喘息期,我们应效法佛陀冷静备战
-
他访华前发声:特朗普虚张声势,反倒给我们机遇
-
“就不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