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明:12.7%!上半年经济报表亮眼,外贸机遇大于挑战?
最后更新: 2021-07-16 15:31:51导读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1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其中,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高于一季度增幅。历经疫情“大考”的中国经济,正在复苏路上逐季转好、稳健前行,显示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
如何评价上半年经济数据?出口连续13个月增长的背后面临着哪些压力?全面降准落地,是否释放下半年货币政策调整信号?对此,观察者网采访了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
【采访/观察者网 刘惠 朱敏洁】
观察者网:中国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对比第一季度的18.3%回落5.6个百分点,您如何评价这个数据?和我们的预期相比怎么样?
白明:第二季度预期增长8%,实际增长7.9%,差0.1个百分点,从统计学上来说都是属于正常的,在合理范围内。数据略低于预测,一方面是因为年初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调高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第二是我们没有实行“大水漫灌”的货币政策,基本保持稳定。
今年初经济增长得比较快,五六月份实际增长也算是比较快的。有人说是循序渐进,我认为目前是“循序渐退”或者恢复常态。中国经济的活跃是逐步活跃,不像美国那样开动机器印钞,我们更注重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增强企业后劲。
比如,六月份的服务业PMI指数是50.3,低于50就是收缩,我们在往50靠,说明是恢复常态的刺激措施,没有强刺激。当然,7.9%的增长还是很高的,2020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在此基础上,取得7.9%也是很不容易的成绩。
观察者网:统计报告中提到,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我们注意到“两年平均增长”从今年第一季度开始使用,这一统计数据有什么经济含义?
白明:这是一个在特定时间采取的特定方法,根据统计局的定义,两年平均增速是以2019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算术平均是除以2,几何平均是乘积再开方。
观察者网: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80651亿元,同比增长27.1%,出口已经保持了13个月连续正增长。您之前说,对下半年外贸形势要有信心,但不可过度乐观。事实上,5月也曾出现出口增速回落的迹象,那么目前我国的外贸压力主要体现在哪些层面?
白明:实际上,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欧美经济逐步复苏,对国际市场的需求逐渐好转,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外贸确实不错,到目前来看数据表现都很好。
五六月份略有增长放缓,但仍算不错。可是,横向对比的话,越南、韩国、日本等国对美出口都高于中国,与去年下半年中国的“一枝独秀”相比,随着疫情缓和主要贸易国也在奋起直追,想尽办法恢复国际市场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要慢慢回归到竞争的常态。
江苏南通,航拍如皋港外贸集装箱码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然,我们现在也面临一些外贸压力。总体而言,中国的外贸就是从压力中产生活力,而活力本身又附带着压力。中国的贸易发展活跃,随之物流成本就上升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人民币就升值了,说句不太恰当的话,这叫“幸福的烦恼”,就像汇率问题是个双刃剑,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但不利于出口。
第二类是趋势性问题,我们的劳动力成本总体来说是上升的,劳动力资源逐渐从过剩到刘易斯拐点,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第三类,冲击是不可控因素。比如原材料上涨、结构性问题等等,现在世界经济贸易逐渐复苏,可是复苏不均衡,表现在物流上就是海运恢复要优于航空,不同国家的贸易复苏程度也不同。中国作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但贸易结构也不平衡,出口东西多,集装箱一箱难求,但进口没那么多,所以集装箱就很难带回来。
观察者网: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外贸压力?
白明:我觉得控制住疫情为先,比如之前印度还声称要向其他国家介绍防疫经验,印度尼西亚也说要支援其他国家,但稍不注意,疫情便卷入重来,前一阵子的努力全都白费。中国去年的成功就是因为控制住了疫情,稳住疫情,就稳住了外贸、外资的基本盘。
第二要夯实外贸发展的产业基础。中国成为贸易大国的前提是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不仅规模大,而且产业链、供应链完备;也许我们的产业链、供应链在国际上并不是处于领先地位,但它的抗冲击性比较强。这也是我们提出”双循环“战略的自信和底气,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可以实现内部的自给自足。
去年很多国家的外贸都受到影响,除了疫情外,它们的产业供应链非常依赖国际分工和国外市场,只要其中一环断了,之后的产销都是问题。
第三点,我认为是外保渠道、内保产能,渠道就是我们的客户关系,推动线上交易和跨境电商大幅度发展,同时积极地维护老客户,推动市场多元化。
同时,怎样“内保产能”?产能是基础,一旦国际市场全面复苏,我们才有可能迎头赶上,所以现在是一个“留得青山在”的问题。我们给予企业各种帮扶,最主要的办法是出口转内销;我经常跟他们说出口转内销是拓展新的市场,他们说不容易,我说拓展哪个市场容易?美国、欧洲市场不是都去了吗?不要以为国内市场就一定是容易的,应该将中国市场看作全球市场的中国分厂,国内正处于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有更多机会,因此一定要“吃窝边草”,而且还要“吃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武汉上线
2021-07-16 09:58 金融圈 -
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2021-07-16 07:32 中国经济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明天开市
2021-07-15 21:06 政策风向标 -
智能手机业务增长近4倍,紫光展锐称5G时代必须回到中国
2021-07-15 17:03 科技前沿 -
6月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回落,外媒:楼市政策效果显现
2021-07-15 16:32 中国房市 -
商务部:将按照必要合理的原则审查影响国家安全的外商投资
2021-07-15 15:48 政策风向标 -
全面降准是为应对经济下行?国家统计局回应
2021-07-15 14:02 中国经济 -
李克强:此次审计发现违规倒卖大宗商品等问题线索,情节十分恶劣
2021-07-15 13:44 中国经济 -
新冠检测收入下滑,华大基因二季度净利润骤降超50%
2021-07-15 11:38 上市公司 -
市占率超8成霸主下架,网约车行业沸腾了!
2021-07-15 11:13 大公司 -
高算力芯片推动行业变革,2025年智能座舱渗透率将超75%
2021-07-15 00:02 汽车工业 -
TCL科技上半年盈利近百亿,同比增长7.5倍
2021-07-14 20:50 上市公司 -
银保监会:房地产贷款增速降至10.3%,继续低于全部贷款增速
2021-07-14 17:25 -
上海:推动芯片设计进入3nm以下,突破光刻等核心设备
2021-07-14 17:24 上海观察 -
国新办吹风会:全国碳市场7月上线交易
2021-07-14 11:48 政策风向标 -
年内被罚超6500万,邮储银行身陷“违规深渊”
2021-07-14 11:23 上市公司 -
院士讨论:数据难以打通,如何解决?
2021-07-14 10:52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中兴通讯公开自动驾驶相关专利,二季度净利润环比下滑
2021-07-13 16:32 上市公司 -
OPPO发布6G白皮书
2021-07-13 16:03 大公司 -
前新浪财经主编为何开了区块链公司?方玉书:别给币圈带偏了
2021-07-13 15:46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相关推荐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59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29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64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评论 203“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61最新闻 Hot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如果中国垮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会垮,包括美国”
-
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
新增三省两市,西湖大学将招收浙江外本科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