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76期:历史大潮中的“中学西渐”
【观众提问】
观众:两位老师好,主持人好。“东学西渐”的浪潮正在全方位地展开。与之相对,现在网上也有一种声音,就是“中国优越论”,这种理论似乎认为中国的社会、文化、制度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对于这样一种似乎有点矫枉过正的言论,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和评价?谢谢。
张维为:我觉得我们对于这种问题的判断,还是要有一个整体、宏观的把握。我们这次去新加坡,我邀请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先生做客《这就是中国》,他非常高兴。我们交谈完后就互赠书籍,回来飞机上我打开看他写的书,正好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他写道,中国《易经》里面64卦,63卦都是祸福相依、正反平衡的,但只有一卦是绝对的,那就是谦卦。所以谦虚,在中国的64卦中是绝对好的东西,这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东西。
所以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中,例外的个案肯定哪儿都有,也会出现极端主义、“中国至上”、“中国是世界最棒”、“中国横扫世界”等个案。但是在整个民众的层面,特别是领导决策层面,不会出现极端主义的情况,对此我们要有个整体把握。然而,现在世界竞争的格局当中,在西方对中国这么强势的话语攻击的时候,我觉得“矫枉过正”一点没有关系。
主持人:有的时候过谦可能会没有战斗力。
吴新文:我觉得中国如此规模巨大的崛起,首先我们可能得要区分各种各样的思想当中,究竟哪一种是主导性的?哪一种是影响比较大的?这位观众提到的这些东西我觉得有一种苗头,但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
我觉得当前最严重的问题仍然是——中国已经发展到这样一个程度,但很多人仍然不自信,所以首先要打破的仍然是这个方面。
另外,我觉得不能把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看作是某种骄傲,这和骄傲自大、坐井观天、夜郎自大是两回事情。有时候自我肯定是必要的,特别是在一个国际竞争体系里面,这个底气是要有的。
主持人:中国的人口基数那么大,所以舆论生态是非常丰富的,同时也非常复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构建一个好的舆论场。
易经64卦表
观众:我是来自复旦大学的一名本科生,我今天想提问的问题是:在现如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中国的科技企业通过技术产品和管理模式参与到了全球的文明交流对话中,但西方舆论常常将其简化为制度竞争,而非文化价值的交融。这种认知差异的背后,反映了哪些更深层次的文化逻辑呢?如今的第四波“中学西渐”浪潮,它能否以技术、资本与人文的复合叙事,为当今人类世界提供一种超越西方现代性的新范式呢?谢谢。
张维为:我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情况,特别是DeepSeek横空出世后,我这次感受特别深。因为我人正好到欧洲,我下载了还没开始用,他们就已经全用起来了,然后跟我说非常好,他们问中国怎么会做出这个产品的?然后就开始关心中国的教育制度、中国政府的作用、中国民企的作用,什么样的环境产生了这种生态?为什么是杭州、为什么是浙江大学等等。
这些问题实际上国外都在提,这就产生了对于中国的巨大兴趣。而且有时候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标志意义,所以当产品出来以后,你看它对方方面面的带动,包括资本市场。过去外国资本市场一直不看好中国,现在不得不重新评估,说你们的资产是被严重低估了。
主持人:原来资产被低估,还有一个背景就是“看不见的金融战”,即越是你的优质资产,就越是要在资本市场上打击你,这样就形成了资本和产业的双重打击,从而遏制你的发展。
张维为:所以你看DeepSeek,它在多方面都产生了影响,一个是直接冲破美国的AI霸权,另一个是间接的,在金融战上也找到了突破口,我觉得这是挺有意义的,然后使得更多的中国人也开始自信了。
DeepSeek出来之后,我看到很多对于杭州政府作用的讨论。他们的说法是“不叫不到”,就是不扰民,然后是“随叫随到”和“说到做到”,中国模式有这样的特点。
政府究竟在经济中发挥一种什么样的作用?所以我觉得现在西方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它们现在也学习中国的产业政策,但学不像。因为它没有我们这样一整套的制度安排,包括党的领导制度、统一战线制度、混合经济制度以及完整的产业链。这些它们全没有,只是提个计划或者政策,但不知道怎么落地。这方面有很多的中国知识值得我们研究,也有助于我们讲好中国故事。
主持人:所以回到刚才这位观众的问题,如果说西方故意要强调所谓的“制度之争”,反过来我们可以想,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确实是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个要大方地说、自信地说,但这个制度跟文化是什么关系?我们一直讲一个国家它会选择什么样的制度,走什么样的道路,跟它的文明以及文化的根基有非常深厚的关联,所以你很难把制度跟文化剥离开。当我们感受到制度优势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感受到文明和文化的优势。我觉得这个问题有相当的统一性在里头。
张维为:我再补充一点,因为我们做了不少调研,发现精神作用非常重要。当时第一次中美“科技战”的时候我们去调研,有一个企业的食堂里,那句口号我现在都记得,叫“扛起枪,上战场”。这种精神就是:我根本不服你,你越打压,我就越要超过你。
主持人:就像当时网上好多朋友晒出来的那句话——“把落后的帽子扔进太平洋”。对,我们要有这样的一种骨气,要有这样的意志。
杭州六小龙的位置分布
吴新文:我觉得我们中华文明是有独特优势的,是把科技放在人文、文明的大框架里面的。我们中国文化一直强调“道、学、术、器”,而“器”是要放在这个大框架里面来理解的,特别要提防科技最后变成主宰人类的存在。我觉得中华文明是最有积累、最有底气来解决和应对这样的问题的。这一点我觉得应当承认,西方要向我们多学习。
张维为:我们说“科技向善”,这很重要。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话题从历史上的多次“中学西渐”开始,说到现在正在发生的“东学西渐”,我想这可以让我们以历史的维度来观察另外一个问题,其实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在见证,同时也都在书写、参与构造一段新的历史。谢谢两位,也谢谢现场的观众朋友,谢谢大家,再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美国一小型飞机坠毁,伤亡不明
2025-03-30 07:41 航空航天 -
以军向黎巴嫩南部联黎部队巡逻队开火
2025-03-30 07:12 -
中国救援队抵达缅甸
2025-03-30 07:11 -
离大谱!美防长“迷惑行为”再+1
2025-03-29 23:17 美国一梦 -
“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2025-03-29 22:41 美国一梦 -
遇难人数升至1644人
2025-03-29 21:41 地震 -
尹锡悦“最后一搏”?文在寅遭检方传唤
2025-03-29 18:40 三八线之南 -
丹麦忍无可忍,“怎么说话呢!”
2025-03-29 18:40 -
“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2025-03-29 18:39 美国一梦 -
缅甸首都内比都发生5.1级地震
2025-03-29 18:04 地震 -
已致1007人遇难!中缅边境启动应急通关协调机制
2025-03-29 16:51 地震 -
中国决定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援助
2025-03-29 14:32 地震 -
《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2025-03-29 14:06 美国一梦 -
缅甸强震已致1002人遇难,2376 人受伤
2025-03-29 13:28 地震 -
李嘉诚4公司市值蒸发超781亿
2025-03-29 12:40 -
美准空军部长:中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2025-03-29 12:08 中美关系 -
美国达美航空一客机与军机差点又撞……
2025-03-29 11:02 美国一梦 -
果然,“欧盟没硬起来”
2025-03-29 10:5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南部战区正告菲方:引入外部势力撑腰注定徒劳无益
2025-03-29 10:26 南海局势 -
新协议更狠!“乌克兰将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2025-03-29 10:17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威胁俄罗斯有没有用?“到头来还要看中印” 评论 12他还没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评论 136“半个房本不够买辆车,特朗普狠伤自己基本盘” 评论 164“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评论 216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加拿大人也不买了
-
“DOGE让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
-
特朗普威胁俄罗斯有没有用?“到头来还要看中印”
-
“乌克兰计划夏天大选,前提是...”
-
勒庞被定罪,不能竞选法国总统了
-
他还没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
日本再发警告:若发生,或致近30万人遇难
-
“半个房本不够买辆车,特朗普狠伤自己基本盘”
-
美科技巨头重仓这一领域,“但中国已经领先”
-
日本:最后的堡垒,也开始塌了
-
“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
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
丘成桐:中国已准备好培养自己的顶尖数学家
-
“俄美已开始讨论稀土合作”,但…
-
美部长:还能塞得下特朗普的脸
-
“普京主义在美国获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