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51期:对北约“亚太化”说“不!”
观众提问
观众:当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正在加速推进“北约亚太化”,妄图利用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等所谓战略关系,想要对中国形成一种岛链包围态势,那么我们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张维为:你讲的这个实际上是“奥库斯”集团,此外还有由印度、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组成的QUAD(四方安全对话)。但实际上,这些国家都是各有各的打算,很难真正整合起来。
从地缘结构上来看,它们是破裂的板块。破裂的板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互相整合的交易成本非常高,比方说军队的协调、各种各样武器弹药的协调、防务系统的协调。
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前)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出席联合记者招待会。新华社
此外,经济上,它们也是相对分裂的,各自有各自的利益。比方说这次华盛顿峰会,澳大利亚总理就不去,他找了个借口,派了个副总理去。对澳大利亚来说这很不容易的,因为它的新总理不愿意跟中国把关系搞僵。这个所谓“第一岛链”,早就是名存实亡了。
宋鲁郑:张老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就是澳大利亚、日本和菲律宾三国的利益诉求和美国是不同的——美国是想利用它们作为自己和中国博弈的工具,而它们是想利用中美博弈,谋取自己的利益,比如说军事现代化,比如说在和中国谈判时再多点筹码。我们和这三个国家的矛盾是利益性的,是可以谈判的。当然,中美之间是战略博弈,中国还有很多可以做工作的空间。
比如2018年的时候,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就说了,“我们绝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这其实一直是它的战略,因为这最符合它的利益,它的经济是依靠中国的,而且中国和澳大利亚又离得这么远,双方之间没有地缘政治冲突,谁也不是谁的威胁;它是因为美国的安全利益要求澳大利亚和中国发生冲突,现在澳大利亚也在纠正这些错误。
张维为:实际上“包围圈”这个概念原指物理空间上把你封锁起来。随着武器的迭代,现在这个概念已经很落后了。
观众: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北约会不会解散?解散之后又会对国际产生哪些影响?
张维为:我觉得您的这个题目可以作为一个议题设置。我们现在经常讲国际话语博弈、认知战等,这些都需要设置议题,因此我们可以提出“北约什么时候解散”这个话题。
其实北约现在已呈现出很多分裂的迹象,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我估计北约还会存在一段时间,只不过会逐步走衰,经过一段名存实亡的时期,再慢慢地散去。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它会不会染指亚太地区,这是一个底线问题。
宋鲁郑:北约的核心确实是美国,所以美国国力的变化确实对北约有着根本性的影响。5月份张老师去巴黎的时候,有一场和法国社会的研讨会,当时我就带了一本法国学者的书,那本书的书名是“这会不会是美国最后一次大选”,法国学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所以说,美国衰败的程度确实是关键。此外,欧洲一体化的速度和战略自主的步伐,确实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利于北约的。
观众:由于北约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不同,因此每个国家的军费支出其实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也导致它们之间长期存在着矛盾。我想知道这种矛盾对于北约内部的凝聚力以及它接下来的发展战略有何影响?
其次,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更关心的是北约接下来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对我方会产生哪些具体的可预见的不利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张维为:如果从大的面来看,北约基本上就是原来美国一些分析家讲的“老欧洲”和“新欧洲”。所谓“新欧洲”,就是从苏联、东欧那里脱胎出来的反共的政权,苏联崩溃之后,它们的特点是高度反俄。除了匈牙利、保加利亚以外,其他国家几乎都有比较严重的反俄倾向,它们容易听美国的话。所谓“老欧洲”,就是法国、德国、意大利这些,它们相对有点独立性,也有一定的独立的传统,另外工业基础也比“新欧洲”要好,也更富裕一点。
美国经常挑动“老欧洲”和“新欧洲”的矛盾,然后分而治之;也就是玩弄整个欧洲,损害它们的利益。确实,北约的成员,包括欧盟的成员,大家的经济体量差别太大了。欧洲有些人主张欧洲要独立自强,他们感到非常心痛的地方就是欧洲老整合不起来。
宋鲁郑:为什么冷战的时候不存在军费问题?因为那个时候大家对“谁是我的威胁”有共识。现在北约内部已经没有共识了,所以对提高军费本来就没有动力。现在它是被美国逼着要加军费,这就变成了双方矛盾的一个体现。
另外,21世纪以来,欧洲的经济一直在下滑,不断地遭遇危机冲击。它如果要增加军费,就必须减少民生开支,这对它们的政治稳定、社会稳定是很大的威胁。军费大量投入,那得砍掉多少民生支出?从欧洲的历史来看,很多帝国之所以毁灭,就是因为过度扩张。从亚历山大开始,迅速地崛起、迅速地崩溃,它仿佛是一个宿命,是文明基因。现在北约如此迅速地大规模东扩,其实也埋下了它自身毁灭的基因。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黎巴嫩:以军袭击已造成约100万人流离失所
2024-09-29 07:23 -
纳斯鲁拉遇害后,数千名抗议者冲击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
2024-09-29 07:02 -
王毅会见韩外长:美国在本地区部署中导破坏地区和平稳定
2024-09-29 06:48 三八线之南 -
王毅:乌克兰危机当务之急是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
2024-09-29 06:46 中国外交 -
黎卫生部:以色列28日的袭击造成33人死亡
2024-09-29 06:36 -
纳斯鲁拉被杀,中东多方回应
2024-09-28 23:36 巴以恩仇录 -
以多地防空警报,称拦截一枚也门导弹
2024-09-28 23:31 巴以恩仇录 -
石破茂布局新人事,“林芳正留任、财务大臣换人”
2024-09-28 21:56 日本 -
伊朗“圣城旅”副指挥官尼尔福尚遭以色列空袭身亡
2024-09-28 21:34 伊朗局势 -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机场无线电频段,威胁“伊朗飞机落地就打”
2024-09-28 20:47 巴以恩仇录 -
特朗普威胁谷歌:一当选就起诉你!
2024-09-28 20:22 美国大选 -
-
“怕落入中国之手”?韩国最大锌冶炼商这嘴脸…
2024-09-28 19:20 -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已被转移
2024-09-28 18:22 伊朗局势 -
王毅:美国应将扣押的阿富汗海外资产用于缓解阿民生困难
2024-09-28 17:10 中国外交 -
王毅集体会见海合会国家外长
2024-09-28 17:00 中国外交 -
中国与东南亚基建互联加速,“最焦虑的是美国”
2024-09-28 16:58 -
以军称纳斯鲁拉已死亡,真主党证实
2024-09-28 16:11 巴以恩仇录 -
“你们无权这么做!”
2024-09-28 15:07 不列颠 -
针对中国,欧盟规则“现改”
2024-09-28 14:21 观察者头条
相关推荐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0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22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57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10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8最新闻 Hot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1.9万元港币现金遭调包,海南酒店方致歉
-
特朗普:泽连斯基现在更加冷静,更想达成协议
-
中纪委点名通报三河牌匾改色事件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原来,关税战前美国经济就已“步履蹒跚”
-
巴拿马总统:不存在与此相违背的其他协议
-
“中国对美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揭露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