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20期:东方之美——谈谈审美自信
最后更新: 2024-02-12 10:00:59圆桌讨论
主持人:高院长在演讲当中讲到一个概念,能量和质量,能量更为重要。我们节目当中也讲过年轻人很喜欢的,特别是国外年轻玩家很喜欢的游戏《原神》,他们在这个游戏中,了解中国的节气、美食、地理文化、历史、文学等,所以全世界各地的玩家玩着玩着,也就进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您觉得游戏产品和其他一些作品是不是一个对能量的很好诠释?
张维为:对,实际上现在年轻人推动的中国文化“走出去”,包括游戏,包括短视频,现在美国人最常用的5个APP,4个来自于中国,背后实际上是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可以这样说,一个外国人,只要喜欢中国的游戏,喜欢中国的影视作品,喜欢中国歌,喜欢中国的网络文学,喜欢购买中国产品等等,在大的问题判断上,一般对中国就更为友好。现在从民调都可以看出来这一点,年纪大的、很少上网的、很少用智能手机的,对中国敌视的比较多,而年轻人对中国好感的比例高很多。
高世名:对,我听说最近会上线一个史诗级游戏,叫《黑神话:悟空》,它可是在西方最顶级的科隆游戏展里获得过碾压式成功。它的制作和造型有非常多的形象都来自那些古典的艺术和雕塑原形,包括建筑。这个游戏主创是我们油画系第一工作室毕业的,他学艺术出身,但他不画油画,而是去做游戏,在游戏里面植入了中国艺术的深厚底蕴。因此直接获得了西方的游戏玩家,而且是资深玩家的追捧,在游戏排行榜中长期排第一。
张维为:我上次也碰到米哈游的创始人之一,我问他有多少美术专业毕业的人,包括艺术家或画家,在他们那儿工作?他说大约有1500人的规模了。
我觉得西方在一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原因是它做出了一种高级感。现在我们沉浸式的游戏产品也开始做出高级感了,包括《原神》里璃月的整个场景,背景是张家界等地的风景,美到极致,里边的音乐、语言、词汇等,有一种诗韵。我不是很懂游戏,但从审美的角度,从美学的角度,这是一种真正的文化自信,我觉得这非常好。
高世名:我觉得这几年好多了。以前我非常警惕,比如说《功夫熊猫》,熊猫是中国的,某种意义上是象征物,但总感觉《功夫熊猫》本质上是一个旧金山街头的黑人少年。西方用我们中国的形象、符号、资源来赚钱,而且最大的票房在中国市场,但是电影背后传达的是西方故事和西方价值观。
《功夫熊猫》讲了一个美国少年成长的故事。我觉得这背后是一个“木马计”,就是文化上的“木马计”,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这些年,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们、创作者们在各行各业主动出击,这个形势在逐渐地变化。
《功夫熊猫》说到底,还是一个美式励志故事(资料图)
主持人:中国人眼中的美是不是我们自己的审美说了算,是不是中国人自己定义,我们如何把这一块做好?
张维为:某种意义上,我们要夺回我们自己的审美权,或者叫重建我们的审美权。因为这些年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审美权在相当长时间内被西方标准、西方话语影响了,而且是有意的、刻意的影响,造成我们很多文化人不自信,审美标准的不自信。
过去有一位很有名的美国学者,叫萨义德,他提出东方主义问题。我觉得他的核心观点是站得住脚的,他说西方要定义审美权,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不美的,他来帮中国人定义,这就导致很多问题。萨伊德指的是整个东方,比方说,当时纽约百老汇最有名的音乐剧之一《Miss Saigon》(《西贡小姐》),票房很高,但里面的故事完全是西方定义的。一个越南女孩子,她父母被美军杀害了,变成一个妓女,她碰到杀害她父母的美国大兵,还陷入了爱情,这个美国大兵后来离开了越南,跟另外一个白人女性结婚了,但当他回到越南,这个越南女子还是忠诚于他,最后想尽一切办法要把她的孩子弄到美国去,寻求美国梦,就这么一个故事。
这里西方对亚洲女性的界定,这就是典型的东方主义。更不要说过去好莱坞电影中傅满洲的形象,甚至Charlie Chan(陈查理)也是这样的,他还算是比较正面的形象。陈查理是一个侦探,但是他的形象实际上很猥琐,走路带点娘娘气,没有亚洲人的正面特质,特别是亚洲男性的英雄气概、正义感,这些特质一定是属于白人男性的。这些东西影响了不少中国文化人,特别在当代艺术和电影中,没有文化自信,拾人牙慧,矮化自己,这是不行的。
百老汇音乐剧《西贡小姐》
高世名:张老师讲的这个事情,本质上是西方一种情感欲望机制的操控。当我们看到一片山水的时候,人们把它看成风景,也开始“登山远足”的时候,那我们便失去了自己独立的审美。审美是人和世界的关系,在这一点上,它的重要性就不可低估。它不是额外的风花雪月,而是中国人的天人之际。
其实,这涉及到我们审美的“去殖民化”问题。我前不久到巴黎、米兰去考察他们的时尚体系,想看看他们的“金字塔尖”,他们的权力结构体系。
我到一个高定设计师的工作坊里去,他们一共50个员工。我问,你的客户是多少人?他说全世界有150人。全世界150人里面中国有多少人?他说二三十个。它的价位是多少?20万欧元到100万欧元之间。
但是大家都知道,高定服装是只穿一个晚上的,大家以如此昂贵的代价只穿两三个小时,这是所谓的“金字塔尖”。然后把高定中的一些元素抽离出来,大众化,变成高级成衣,这家高级成衣的价位是1.5万欧元到20万欧元之间,实际上比我们所谓的“全球化品牌”要高得多,在这之下是那些所谓的“奢侈品大品牌”。
这些“奢侈品大品牌”我做过调研,他们所谓的“百年老店”当年都是裁缝铺,真正成为全球化品牌就是几十年的事。通过二十世纪两轮全球化,构造起来一个价值体系和商业帝国。这里面的问题在哪里?它的不公正在哪里?他们的生产都在中国东莞、浙江。
那边的劳工,包括还有越南的,一分一厘地赚钱。一件衣服中国的老板、越南的老板赚的是百分之三,百分之七八十以上是由品牌价值构成。这个品牌是个象征价值,它的符号价值、象征价值以及版权体系控制了这一切,主导了这个产业链,但关键是它的消费者在哪里?它最大的消费者在生产国。它们之所以能成为如此昂贵的奢侈品和全球化品牌,恰恰是靠那些一分一厘赚钱的生产国里被全球市场筛出来的一部分精英。
主持人:高院长举了奢侈品的例子,这个非常形象的案例让大家知道定义权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那我们为什么要把审美的定义权交在其他人手里呢?
张维为:现在一个比较好的现象就是中国年轻一代觉醒了,你看上海车展,这是全世界最大的车展,大家都在看新能源车,并且以中国品牌为主,因为现在中国年轻人变成购车的绝对主力军,年轻人购货已经是以买国产品牌为主了,他们不买进口车的账了,而且中国年轻人现在购车都通过app看各种试驾测评,这种文化西方还没有,这改变了整个生态,这种源于中国消费文化的标准升维将影响整个外部世界。
高世名:生态更多元,价值更多元。
主持人:之前这种设计和体验均由少数人掌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去体验,以后买家都可以谈自己的体验,这就更加多元了。
张维为:所以现在西方有点担心,好莱坞电影的票房在中国下滑得厉害,中国人自己的电影赶上来了,这种状况已经连续好几年了,另外西方主要的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销量也在下滑,西方不少人开始忧心忡忡,中国年轻人有自己的审美观,有这种审美自信了,由我们自己来定义什么是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跨省遗弃亲生父亲,男子除夕夜被刑拘
2024-02-12 09:14 依法治国 -
副局长涉酒驾,大年初二被点名曝光
2024-02-12 09:14 廉政风暴 -
大年初一,“网红”城市淄博、哈尔滨旅游成绩初战告捷
2024-02-12 07:47 -
重污染!多地紧急宣布
2024-02-11 18:11 极端天气 -
运油20保障7架歼10一站直飞回家过年
2024-02-11 14:33 长空铸剑 -
大年初一总票房破13亿
2024-02-11 09:31 中国电影 -
广州多个售楼处“春节不打烊”:有秒杀房源直减120万元
2024-02-11 08:43 中国房市 -
大年初一省委书记们都看望了谁?有环卫工、消防员、外卖小哥
2024-02-11 07:45 节日谈 -
福建舰、歼20...大国重器“天团”来拜年啦!
2024-02-11 07:42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企业内部吹哨人实名举报,最高奖100万
2024-02-10 18:36 食品安全 -
国务院国资委对央企安全生产实行分类监督管理,3月起施行
2024-02-10 16:34 安全生产 -
张安疆已任重庆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2024-02-10 16:08 高层人事 -
2月9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1.95亿人次
2024-02-10 16:03 节日谈 -
“龙宝宝”陆续出生,专家:甲辰龙年生育率有望提升
2024-02-10 14:33 -
辞旧迎新之际,还有多少劳动者仍扎根岗位
2024-02-10 09:06 节日谈 -
大雾预警:这些地区能见度不足50米
2024-02-10 08:25 -
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位南海海域进行例行巡航
2024-02-09 21:31 -
地下9850米!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创造亚洲最深井纪录
2024-02-09 20:43 -
云南首富李晓明套现345亿,与家人移民美国?恩捷股份回应
2024-02-09 19:30 -
事关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
2024-02-09 19:24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36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9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65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62最新闻 Hot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