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67期:聚焦二十大,中国引领的全球汽车革命
殷承良:
非常感谢有机会跟大家分享咱们中国的汽车工业多年的发展。我是汽车人,对这段历史比较了解。首先我想介绍一下,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辉煌历程。
首先是从零到一的发展。1953年,长春一汽在当时苏联的帮助下,建成了我们国家第一个整车厂。1958年,咱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到一汽去视察,当时他看到了以后就说,这都有卡车,那什么时候咱们能够坐上中国人自己的轿车。
1958年4月,一汽开始组织攻关。1958年5月下旬的时候,中国第一台轿车的样车就正式出炉,他们把这个车开到了中南海,毛主席还有其他的领导都坐了这个车。这个车叫东风轿车。东风轿车不是我们现在说的东风公司,而是“东风压倒西风”,也是为未来寄予了厚望。
从零到一,后续我们举国体制,除了一汽(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始有了二汽(第二汽车制造厂),我们又有南汽(南京汽车制造厂)。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基本上把无数人期盼多年的“汽车梦”终于实现了。
第二个阶段是合资合作。这一部分从1983年开始谈判,第一个合作是在1984年,我们上汽和德国大众进行了合资。到了1990年代初,东风汽车公司又和法国雪铁龙,开启了合资公司历程,东风的叫富康,咱们上汽的就是桑塔纳,非常著名。当时想以市场换技术,使得我们的汽车工业能快速地发展。
事实上大家也都知道,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美好,我们的市场确实是起来了,但真正的核心技术还是在外方的手里。
下一个阶段,到了2000年以后。我们国家的自主品牌轿车开始兴起,今天耳熟能详的吉利、奇瑞、华晨,到后面还有长城等等,雨后春笋一样就开始起来了。在乘用车领域,普及型轿车开始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自主的销量也开始猛增,成为中国汽车工业里从卡车向轿车,最后产生大量销售的最重要的一股力量。这一部分传统的汽车在其中占了最主要的份额。
沈阳增量投入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 方便市民充电。图源:视觉中国
再往后我们就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的兴起。这里面不得不提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第一个是2001年,也就是张教授刚才介绍的国家开始新能源汽车“863计划”,这是全世界非常著名的,我们开始了全力冲刺研发。
到了2012年的时候,电动汽车开始进入百姓家。讲一个小故事,我自己本人在2012年非常有幸变成了我们上海号称第一个私人购买新能源轿车的案例,买的是上汽荣威的E50,中央电视台专门去采访我,这个也是蛮自豪的一件事。
后续的时候,我们新能源就走入了快车道。到2021年,可以这么说,电动车快速发展,体现在总销量已经达到了350多万辆,连续七年都是世界的首位。我们在“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方面终于实现了国家自主零部件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然后开始超越。
包括我们说的电池,比亚迪的最早,然后是宁德时代的崛起。不光是给咱们国家,基本上整车厂的主要配套,包括欧洲的大众、宝马这些全部配套上去。可以当之无愧地说,今天电池领域,我们就是世界第一,无论是技术还是规模。
另外我们在电极的芯片、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电力、电子的控制这方面也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个领域,我们终于不再仰人鼻息。
第二,我们非常重要的是充电基础设施。到目前为止,公共的已经达到220多万台的充电基础设施,而几乎所有家庭买轿车的,在家里几乎都有充电桩。现在基本上我们充电的恐惧症,里程的焦虑症已经慢慢地都消除了。
第三,这几年我亲身体验到中国的汽车依托新能源、智能化、互通互联,无论是在整车的动力、噪声、驾乘体验、乘坐舒适性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在外观内饰的酷炫、智能化应用、互通互联的新生体验方面,可以这么说,跟合资品牌相比,我们甩它们几条街,十几条街,具有了压倒性的优势。
第四,中国结合自身的特点,更好地车路协同。为什么我们国家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呢?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我们的基础设施,4G基站在当时已经是世界上600多万,国外的4G基站加在一起可能只是中国的一个零头。我们的5G基站现在也是全世界排名第一。
除了这些优势,还应该想到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说芯片方面,我们在智能化、大算力方面确实是有一些不足。另外,自给率现在还不太高,除芯片外,操作系统、软件核心有一些还亟待攻关。
在使用的传感器,一些新的执行机构方面,高端的基本上国外占比较高,这跟过去不一样,过去基本上都是人家有你没有,现在我们是什么都有,只是有些性能差一点,但不影响应用。只要有机会不断地去迭代,这一些最顽固的难题,相信也会得到突破。
根据当前形势发展来看,我们大面积的、全方位的、交叉融合的方面,这些赶超全部都在实现。核心零部件方面已经由技术外包变成了全面超越。
今年的1月1日,我们国家的汽车行业有一个重大的政策变化,允许外商进行独资或者是占绝对控股来在中国市场上建设自己的企业。原先说实在的,我们很担心,过去都对合资有政策限制。今天我们不再害怕外商一家独大,占了中国的市场。
这就是底气,这就是中国汽车工业开始赶超,这是最好的佐证,我们不怕跟世界接轨。过去的所有不足和困难经过了长足发展,我们克服掉了。中国汽车崛起是注定的,我们国家的民族复兴也是必然的。谢谢大家!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4+35
2022-11-20 07:54 抗疫进行时 -
北京铁路:津秦高铁因火情中断行车,明火已扑灭正紧急抢修
2022-11-20 07:52 -
人民日报仲音:采取更为坚决果断措施攻坚,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2022-11-20 07:32 抗疫进行时 -
从疫情发生地返回是否要隔离?权威回应来了
2022-11-19 22:36 抗疫进行时 -
赠台大熊猫“团团”不幸离世,国台办回应
2022-11-19 21:36 两岸关系 -
警方通报“17岁男孩跳入嘉陵江”
2022-11-19 21:22 -
广州海珠社会面防控措施是否调整?海珠回应
2022-11-19 21:21 抗疫进行时 -
-
-
合肥一步行街发现腐尸?官方回应
2022-11-19 18:41 -
两货车司机未报备行程致多人感染,均被判4年
2022-11-19 18:30 抗疫进行时 -
北京社会面新增56例,各区疫情呈现差异化上升态势
2022-11-19 18:27 抗疫进行时 -
金正恩与女儿首次公开“同框”
2022-11-19 18:09 朝鲜现状 -
今年考研人数548.4万,比去年增91.4万?辟谣来了
2022-11-19 17:28 中西教育 -
真实生物回应“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片线上开售”
2022-11-19 17:24 抗疫进行时 -
衡水中学启动教学改革:破除超限、内卷等现象,减量提质
2022-11-19 17:21 中西教育 -
106岁川籍女红军赵桂英去世,18岁参加长征
2022-11-19 17:19 -
-
赠台大熊猫“团团”不幸离世
2022-11-19 14:12 -
新冠口服药被要求即刻下架,专家称该药绝对不应让全民吃
2022-11-19 12:34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评论 48“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评论 74《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评论 97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评论 227“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评论 339最新闻 Hot
-
“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
离大谱!美防长“迷惑行为”再+1
-
“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
丹麦忍无可忍,“怎么说话呢!”
-
尹锡悦“最后一搏”?文在寅被控涉嫌受贿遭检方传唤
-
《自然》调查:超75%在美科研人员想“run”
-
果然,“欧盟没硬起来”
-
美国达美航空一客机与军机差点又撞……
-
美准空军部长:中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
美军飞行员怒了:这是要害死我们!
-
新协议更狠!“乌克兰将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
哥大临时校长将辞职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
普京强硬表态,点了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