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怎么走?他们的声音值得倾听
关键字: 经济下行GDP宏观调控三期叠加权威人士L型去杠杆去产能产能过剩以往,民间投资占总投资60%以上,在2015年之前,民间投资增长总是更快,但2015年开始倒过来了,增速急剧下降。(数据见下图)如果民间投资按照这个趋势走下去, GDP增长不可能是L型,只可能往下走。
2011年1月-2016年4月。从2016年1月份开始,政府及国有投资增速迅速攀升,而民间投资增速急剧下滑
为什么民间投资下滑那么大,是什么原因需要认真调查研究,不可能是税负成本过高这样的结构性的原因,难道两年前的税负成本比现在低很多吗?
L型的判断下结论可能太早
L型的意思是没尽头了,首先这个判断本身可能需要推敲。
增长率去年达到6.9%,今年一季度是6.7%;如果真是这么多,我们也不用担心。问题是从投资增速下滑来看,恐怕没有这么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的观点是2014年只有4%-5%,去年不会比2014年更好。
如果认识到周期性因素还很强烈的话,那L型的判断下结论太早了。
当前中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下,鼓舞士气最重要。
只有收敛假说可以对长期趋势做出权威解释
我认为,如果我们能认识到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时候维持名义总需求的重要意义,如果我们能用提高需求的办法来对付去杠杆和去产能,中国经济是有可能重新回到“收敛”路径上去的。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条件收敛假说,没有人能对中国经济长期的增长趋势给出权威的结论。
要想办法激发民间投资
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在于民间投资下滑太厉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看起来有10%的增长,但是靠国企投资增长带动的。民间投资不足时,政府和国企增加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这类投资的短期刺激作用是有限的,关键要振奋民间投资的动力。要去找原因,为什么民间投资下滑得快?是利率问题、税负问题或者劳动成本问题,还是银行不作为(给国企贷得多,给民企贷得少),或者是地方政府不作为的问题?
可能都有点关系,但我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地方政府要去找原因,从各方面去督促配合,促进民间投资的回升。
结构改革问题上已取得共识 但处理宏观需求分歧还很大
尽管我们的长期性结构问题会使得我们的潜在增长率下降,但我还是相信,这几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是在实际增长率之上而不是之下。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政策冲击导致的需求收缩。
现在的问题不是我们应该不应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而是不应该刻意回避提升名义需求在当前阶段的重要性,要防止经济陷入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中国经济存在很多结构性问题,就像日本和韩国,政府致力于结构改革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前景至关重要,这个问题我也一贯坚持。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了足够的共识,但处理需求问题的分歧还挺大。
现在的问题是总需求持续萎缩,已经影响到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这提醒我们此时必须要关注需求问题了,需要把短期问题与中长期问题有机统一而不是对立起来。
长期看,中国经济仍能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
目前关于L型增长的讨论存在混乱之处,需要厘清。
首先,L型中的横画代表什么,是代表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还是低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的某种可能,会维持相当长时间的实际经济增长速度?第二,中国经济目前运行在L型中的横画上还是竖画上?
经济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共识是:中国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应该在6.5%-7%之间。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为6.7%。这样,逻辑的结论只能是中国现实的经济增长速度大致等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
但另一方面,正如权威人士所正确指出的,中国目前的经济格局是“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显然,这又意味着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
实际情况到底如何?答案可能是:1. 低估了潜在经济增长速度;2.高估了实际增长速度;3.前两者兼而有之。
无论答案如何,无论原因如何,一个难以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的实际经济增速低于其潜在经济增速、产出缺口巨大。
因而,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L型中的横画,应该不是指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而是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的某种状态。但是,如果我们不得不在相当时期内处于这种状态,我们最终又可以依靠什么来摆脱这种 “不景气”状态呢?
对于第二个问题,回答应该是不肯定的。中国经济增速还在继续下滑,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经济会稳定下来,即进入L型中的横画。经济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当经济处于通缩状态、当产能过剩严重和企业(或居民)债务不下的时候,经济增长很难自动企稳。即便企稳,这种稳定状态可能意味着长期停滞。
结构改革可以提高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但中国的问题不仅是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而且是现实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远水不解近渴,短期问题只能用短期方法解决。
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增加有效需求提高现实经济增长速度、可以改善经济结构提高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可以扩大国债市场促进中国金融市场改革。一石三鸟,何乐不为?
我们不应低估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但也没有必要过于悲观。正如权威人士所言,中国依然有相当大的政策空间。事在人为,只要中国政府能够正确分析中国目前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环境,有一套全面、自洽的经济政策,中国经济应该能够实现稳定,并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维持虽然显著低于以往,但仍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中国的百年梦想。
(观察者网/高艳平 采访整理 实习编辑谢姗姗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想第一时间看到最解渴、最有姿势的财经评论,扫码关注微信号羽扇观经guanchacaijing,分享中国经济崛起背后的好故事。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41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33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1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