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洋:限制地方政府不能新增债务,这样的政策是有问题的
最后更新: 2024-01-30 08:11:54题记:2023年12月16日下午,北大国发院联合北大四川校友会国发院分会、成都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举办“北大国发院成都论坛”。本文根据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南南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在论坛上的主题演讲整理。
姚洋: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以及复苏的逻辑。当前,经济复苏为何如此困难?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中国讨论经济问题时,政府的作用、政策效应不可忽视。因此,要理解中国经济的走势,首先必须理解政府在制定这些政策时的逻辑。
经济在恢复,但历经波折
在疫情爆发前,我国经济增长率相对稳定。然而,疫情给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2020年初,由于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我国经济很快从负增长中恢复。到2021年,经济开始呈现上升趋势,人们的信心也逐渐恢复。然而,2022年又出现了新困难,2023年的形势变得更加艰难,甚至比疫情期间更难。
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很多人认为消费不足是主要原因,但实际上,根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我国消费水平与以往其他年份相比并没有明显下降。2023年我国消费增长预计超过7%,这显示消费仍有一定的增长潜力。
然而,消费增速的波动确实比较大。在疫情之前,我国消费增长相对稳定;疫情的出现打乱了这种稳定态势,使得消费起伏不定。首先是2020年初,由于疫情冲击,消费经历负增长。随后,在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下,经济快速恢复,消费也开始回升;2021年,消费呈现强劲增长,人们对经济充满信心;2022年消费又开始向下波动;2023年一季度,消费增长表现良好,但二季度之后又下滑。
物价方面,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在疫情之前相对稳定。央行在管理物价水平方面具备相当成熟的经验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然而,疫情导致物价大起大落。2023年以来,CPI接近于0,尤其是最后两个月转为负值,意味着消费品价格整体下降。
与此同时,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波动更剧烈。PPI衡量的是生产者销售产品的价格指标。在经济好的时候,PPI呈现正值,这意味着产品价格比前一天稍高,生产者能够获得更好的利润。然而,2022年以来,PPI的表现较差,2023年直接转为负值。这意味着生产者销售的产品价格整体下降。从这两个价格曲线来看,我们确实进入了通缩阶段,即物价整体下降的阶段。
通缩和高通胀都会引发担忧和不安。美国正在经历的高通胀率给经济和人民生活都带来困扰,通缩也不是好事情,容易导致信心下降和经济活动减弱。
在美国,高通胀率会对政府的执政产生影响,因为高物价会引发老百姓的不满,并可能影响选民的投票意向。然而,适度的通货膨胀实际上对经济有益。每年2%至3%的通胀速度被认为是经济健康的状态,可以促进消费、激发投资和刺激经济增长。
适度的通胀对于保持企业家信心很关键。对于企业家而言,正增长的物价非常重要,因为当物价负增长时,企业难以获利,营收表现也会受到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我国企业营收基本上没有增长,利润也在负增长。尽管自7月份以来负增长幅度有所缩小,但仍然是负增长。在此情况下,企业采取其他任何措施来提振信心可能都不太有效。
当利润和物价都下降时,人们对未来容易失去信心,这会直接导致投资增速下降。除了政府的投资之外,整体投资实际上已经出现负增长,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的负增长占据了很大比例。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5.2%,其中消费贡献了4.4个百分点,占比83%。这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比例。尽管我们常说消费不足,但从数据来看,2023年的增长主要依靠消费增长。我们看到餐馆、机场、火车站人山人海,消费确实有所复苏,然而大宗消费并没有复苏,主要是与房地产相关的消费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个百分点,占比30%,相较平常水平稍低。通常情况下,投资的贡献率可以达到GDP总量的两个百分点甚至更高。因此,2023年国内需求差并不是差在消费,而是投资。
2023年的出口负增长,对GDP的贡献是-10%。当然,出口负增长是全球范围内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中国,中国的表现还相对稍好一些。越南的出口负增长为12%。但无论如何,国外需求的下降或减速对中国需求的影响非常大。
这是今年经济复苏的总体情况。
经济与社会并非线性前进
2023年,中国经济的多项指标出现较大波动,原因并不只是经济方面的数据变化或政策影响,而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包括非经济因素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学会用更综合的眼光看待经济发展。2023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显提出,要将非经济目标纳入经济考量范围内。这意味着在发展经济时不能只关注经济目标,还要考虑其他非经济目标的影响。
非经济目标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经济运作?理解政策制定背后的政治逻辑很重要。
这需要一个框架来阐述,但这个框架来自何处?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直到我读到《第四次转折》这本书才找到答案。
《第四次转折来了》
这本书由两位美国作者威廉·斯特劳斯和尼尔·豪在1997年合作撰写,其中一位作者已经去世,另一位作者最近又写了一本书,名为《第四次转折来了》。这两位作者相信,历史是循环的。
与之相反,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历史观是线性的,尤其是近代以来的中国人,我们似乎总认为历史在不断向前,社会永远在进步,因为我们接受了马克思的五阶段论,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更高阶段,不断升级发展的观念。
《第四次转折》两位作者的观点是,历史是循环的,而不是线性的。他们发现美国历史的发展规律以80年为一个大周期,其中包含四个小周期,每个小周期为20年,相当于一代人的时间。这种观点与我们将一年分为四季的概念类似。
中国古代一些哲学家也会用自然现象,特别是四季循环来比喻人类社会。例如,西汉学者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就通过四季的变化来讲述人类社会的变迁。这种比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的循环和变迁。
《第四次转折》的两位作者基于对历史循环性的观察和研究,将美国二战后的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高潮期”,时间从1945年到1963年。在这个时期,二战刚刚结束,美国经济迅速增长,其经济体量占据了世界近50%,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正因为如此,人们普遍拥有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对政府也有信任。
第二个时期被称为“觉醒期”,是从1964年到1984年。在这个时期,年轻人开始崛起,尤其是二战后的婴儿潮一代。他们不再盲从政府的指挥,也不接受传统主流价值观的灌输。相反,他们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因此出现了大量的社会运动,如反战运动、民权运动和新解放运动等。觉醒期是个人主义的爆发阶段。在这之前的20年,集体主义文化占主导地位,而新的20年则见证了个人主义的觉醒,是对集体主义的反作用。
一旦个人主义开始兴起,人们就会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进入第三个时期“展开期”(1985-2005)。在这个时期,全球化达到了高潮,对于美国人而言,自由民主获得了胜利。在苏联解体前的一周,戈尔巴乔夫在马德里见到了老布什。老布什询问苏联的情况,戈尔巴乔夫回答说一切都很稳定。但他也提到,如果苏联有一天不存在了,请不要将其归功于自由民主的胜利。一个星期后,戈尔巴乔夫在CNN记者面前签署了苏联解体宣言。由于时差,老布什当天就发表了讲话,宣称这是美国人民的胜利,是自由民主的胜利。既然胜利了,就得践行诺言,而自由民主就得保护全球人民的自由,所以大批移民进入了美国。于是,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写了《我们是谁》,因为美国到了“危机期”。
“危机期”(2005-2025)是第四个时期。到了危机期,总有一个睿智的老人来敲钟告诉美国人说,危机到了,该解决问题了。史蒂夫·班农认为特朗普就是这样一个人。特朗普上台后首先是对穆斯林移民进行严格审查,阻止他们移民美国。这次他再次竞选总统时说,如果再次当选,他只会在第一天做独裁者,因为他想要关闭边境。
- 原标题:中国经济的挑战与复苏逻辑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以投资者为本”资本市场“第一枪”打响,偏弱市场能否回暖?
2024-01-29 21:05 -
七部门:加快突破GPU芯片等技术,建设超大规模智算中心
2024-01-29 18:09 观网财经-金融 -
周星驰抖音合作微短剧,首部作品5月上线
2024-01-29 18:0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A股公司近两年回购耗资超1800亿
2024-01-29 16:48 观网财经-金融 -
研究报告:生成式AI有望给金融业带来3万亿规模增量
2024-01-29 15:57 观网财经-金融 -
普京:欧洲患上“恐俄症”,再看看波罗的海国家的人权…
2024-01-29 11:12 俄罗斯之声 -
香港法院向中国恒大发出清盘令
2024-01-29 10:32 -
证监会: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
2024-01-28 15:09 观网财经-金融 -
广东、贵州、江西开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有何看点?
2024-01-26 23:07 -
证监会:督促公募基金等增强专业能力,更好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
2024-01-26 20:43 观网财经-金融 -
商务、工信两部长分别与日本经济界访华团交流
2024-01-26 17:52 -
京沪高铁扭亏,预计去年盈利超百亿
2024-01-26 17:36 观网财经-金融 -
“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修订后公布,条件放宽
2024-01-26 17:35 -
为了幻兽帕鲁玩家,腾讯阿里开打价格战
2024-01-26 17:1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iPhone首成国内手机出货年度第一,华为重返季度前五
2024-01-26 16:48 -
阿里云握紧红旗
2024-01-26 15:54 -
看好中国汽车消费潜力,福耀玻璃拟投资90亿元建厂
2024-01-26 15:54 观网财经-金融 -
OPPO与诺基亚熄火止战,签署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2024-01-26 15:19 观网财经-科创 -
暴雪中国回应微软裁员:恢复国服运营是目前工作重点
2024-01-26 14:49 观网财经-海外 -
净利润大跌57.4%,东方甄选钱都花哪了?
2024-01-25 17:58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18“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61“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78“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201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评论 369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