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学者解读政府工作报告:2017撸起袖子怎么干?
关键字: 2017两会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GDP赤字率【文/ 观察者网】
过去一年,我们走过的路不寻常,新的一年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74.4万亿人民币的庞大经济体量,环顾全球,谁能再有6.7%以上的增长?于是,新的一年,中国政府下调了GDP增速至6.5%左右,谨慎得超过学者们的预料。
特色外交卓有成效,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民众福祉无小事,一个小小的漫游费减免,都能迎来民众的一片赞叹。18000多字的政府工作报告,大到全球化,小到漫游费,字字透露未来的方向。
2017年的关键词里又有新面孔:贸易保护主义、为企业减税降负、港独没有出路、人民币国际化不倒退等等。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密码,透露了什么?观察者网力邀11位学者解读其中九大要点,以飨读者。
过去一年 走过的路不寻常
报告:回顾过去一年,走过的路很不寻常。我们面对的是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7年来最低、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地区和全球性挑战突发多发的外部环境,面对的是国内结构性问题突出、风险隐患显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多重困难,面对的是改革进入攻坚期、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增多的复杂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能够稳住很不容易,出现诸多向好变化更为难得。
解读:在当前世界大环境下,信心是各国最重要的资产。中国的十三五开局,外部环境是世界经济增速最低、金融波动加剧、挑战多发,国内环境是结构性改革难度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大。总理说,“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能够稳住很不容易,出现诸多向好变化更为难得。”这就是信心的来源。从国际竞争的角度看,其他国家不太可能有这个信心来源。
报告: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习近平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核安全峰会、联大系列高级别会议、亚欧首脑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活动……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读:有一个强烈的感受,中国有一种欧洲没有的自信和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中国确实已经是十足的大国外交。2017年在欧美民粹主义的衬托下,则有可能变成超级大国外交。2017外交看点是这种新地位给中国发展和自身利益带来的积极作用,特别是两岸统一。
2017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6.5%左右 为何?
报告: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的结果;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解读:GDP增长目标,从去年的6.5%-7%,下调到今年的6.5%左右。其实这样会比较有弹性一点。既然已经定了这个目标,就不需要特别快地加码财政投资,留下时间去做那些预防房地产风险、降低货币供应量化解债务,以及消除泡沫、夯实经济发展基础的事情。
有人可能担心,目标定得低,会不会将来2020年翻两番的目标完不成?其实6.5%左右就问题不大了,因为翻两番,四舍五入,每年6.3%-6.5%都可以。因为我觉得接下来可能有一个三年的小繁荣,如果今年十九大能够解决执行不力和懒政怠政的问题,未来几年的增长可能会比6.5%更高一点,我觉得这个并不用担心。
另外,因为人口红利的消散,所以就业的压力并不像以前那么大。报告中提到今年就业目标新增1100万以上。因为服务业在快速增长,服务业吸收就业的能力,在同样的产值情况下比制造业大很多。所以就业的问题,现在看起来并不是那么急迫,而且应该是能够完成既定目标的。
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6.5%,表明中央对国际形势不乐观。的确如此,特朗普继续退出全球化,英国继续脱欧,欧洲本土继续分裂。法国政局现在也简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我认为,6.5%的增长目标应该是下限了,但是这次提出是2017年GDP增长6.5%左右,等于是还可以容忍低于6.5%。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经济学家曾经争论过到底要不要保6.5%这个底线,我相信很多人认为应该有个6.5%下限。但是最终确定了6.5%左右的目标,可见政府对今年经济形势的判断还是偏谨慎的。
为什么如此谨慎?可能出于几种原因:国际上环境不确定性加大,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国内来看,房地产投资在十九大之前可能不会像去年那样火爆,要维持去年6.7%的增长,可能比较难。
报告的基调基本上反映了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在降成本方面力度也比较大,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也有一些具体的措施,这些都是积极正面的信号。
因为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所有的经济指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估计今年的增长速度应该会高于去年。但是总理报告确定了6.5%左右的增长目标,我觉得6.5%偏保守了,这可能会给市场传递一个比较消极的信号,造成市场上的一些信号的混乱。这一点我们值得注意。
我觉得这不是保守。考虑到当下的形势,包括政治环境的因素,全球经济目前的状况,以及今年即将召开十九大,我认为选择这样的平稳目标是合理的。
赤字率可以再大点
报告: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55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8300亿元。安排地方专项债券8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今年赤字率保持不变,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减税降费,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一定要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
赤字可以再大点儿。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几乎所有的指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没必要这么谨慎。
报告里说去年是十三五第一年,开局良好,但是今年的目标反而收缩了一些。总体来说比较平淡,甚至谨慎有余,财政政策也不够积极。
报告也基本回避了对今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安排和规模的说明。基础设施的投资盘子也没有明确,房地产肯定不会再放松,所以很难预判总的投资规模,以及今年完成目标的难度有多大。
其他方面,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贸易、人民币汇率等热点问题,都是简单笼统一带而过的。是因为今年国内外不确定性加大,所以尽量回避了具体的描述?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特朗普威胁俄罗斯有没有用?“到头来还要看中印” 评论 12他还没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评论 136“半个房本不够买辆车,特朗普狠伤自己基本盘” 评论 164“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评论 216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加拿大人也不买了
-
“DOGE让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
-
特朗普威胁俄罗斯有没有用?“到头来还要看中印”
-
“乌克兰计划夏天大选,前提是...”
-
勒庞被定罪,不能竞选法国总统了
-
他还没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
日本再发警告:若发生,或致近30万人遇难
-
“半个房本不够买辆车,特朗普狠伤自己基本盘”
-
美科技巨头重仓这一领域,“但中国已经领先”
-
日本:最后的堡垒,也开始塌了
-
“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
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
丘成桐:中国已准备好培养自己的顶尖数学家
-
“俄美已开始讨论稀土合作”,但…
-
美部长:还能塞得下特朗普的脸
-
“普京主义在美国获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