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如初:小布什的火神内阁与伊战爆发
关键字: 布什伊拉克战争伊拉克局势小布什内阁小布什火神内阁伊战决策
2004年,另一位调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出版《攻击计划》一书揭秘伊战决策过程。该书宣传时只有一句话——“布什决定攻打伊拉克的幕后故事”。
在9·11恐怖袭击前,沃尔福威茨领导的五角大楼已经密谋针对萨达姆的军事行动。副国家安全顾问哈德利发展出“向伊拉克分阶段施压政策”,企图逐步强化克林顿政府时期采用的许多措施,如制裁、武器核查以及援助反对派。
9·11恐怖袭击爆发之初,布什、沃尔福威茨等人都怀疑伊拉克是袭击行动的幕后黑手。这种怀疑因如下因素强化:9·11带来的迫在眉睫的国家危机感;认定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流氓政权与恐怖组织相互勾结的认知捷径;美国本土将遭到更具破坏性袭击的恐惧;萨达姆曾在1980年代使用化学武器对付自己的同胞和伊朗军队,足以证其残忍无情。
9·11事件后,美国中央情报局开始强调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能力。时任中情局局长特尼特披露萨达姆可通过八种方式发展核能力。中情局还接到报告,本拉登正在寻求获得脏弹(如放射性炸弹)的能力。
在国家安全遭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美国国家防务正好处在发展新技术与战术的转型期。拉姆斯菲尔德称之为“军事变革”,内容包括数据网络、大量准确情报、瞬时指挥和控制、以及准确打击。这些军事变革帮助美军迅速铲除塔利班政权,并让美军有种全能掌控感。
除了在中东创造一种新的民主模式的信念,沃尔福威茨等人主张伊战还有地缘战略博弈的考量:为盟友以色列提供更安全的环境;拥有另一个顺畅的石油渠道;将伊拉克从敌变友,不仅增强美在中东地区力量,甚至多了一个对付伊朗的潜在军事基地。
从2001年9月11日至2003年3月20日,小布什的火神内阁花了18个月的时间令总统坚定伊战决心,并说服国会议员与国内民众支持伊战。
9月11日当天,拉姆斯菲尔德提出一场对伊军事入侵的可能。9月17日,小布什告诉其顾问“相信伊拉克卷入了”。政府官员开始相信,若无一个国家的支持,基地组织无力发动像9·11这种规模的恐怖袭击,尽管这并未得到任何情报支持。9·11一周后,沃尔福威茨开始向拉姆斯菲尔德寄送攻打伊拉克的备忘录。切尼很快将伊拉克表述为和平的威胁。9月中旬,小布什告诉英国首相布莱尔,伊拉克不是当务之急,因为要先解决阿富汗的基地组织与塔利班政权。1个月后,喀布尔政权倒台,小布什随即将注意力转向伊拉克。2001年11月21日,小布什要求军队秘密更新伊拉克战争计划。12月底,中央司令部司令弗兰克斯在布什德州克劳福德农场,向总统及其国家安全团队汇报战争计划。
2001年冬至2002年春是小布什做出伊战决策最为关键时期,此间小布什政府连续召集小组会议检讨美国对伊政策。参加者是各主要外交政策部门的二、三把手。五角大楼代表是沃尔福威茨和费斯;国务院是阿米蒂奇;国家安全委员会派出赖斯的副手哈德利;以及负责伊拉克的中东地区专家及其他相关人员。其中,最有分量的当属沃尔福威茨。该小组同意,遏制已经不再是对付萨达姆的可行策略,伊拉克政权更迭不仅仅是一个目标,而且必须让其成为事实。在选择实施方案时,该小组认为,一场全面的入侵最有可能一劳永逸地将萨达姆赶下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副总统切尼每天都同小布什联络,是小布什在国家安全事务上最亲密的顾问。切尼被描述为对伊战“令人不安的痴迷”,且扮演着强有力的“压路机力量”。拉姆斯菲尔德同样强烈支持军事干涉,他首要的思考是入侵细节与战争计划,并使其符合军事变革理念。
2002年1月29日,小布什发表国情咨文,正式将伊拉克与恐怖组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联系在一起,并提出伊拉克、伊朗、朝鲜三国结成“邪恶轴心”。3月,小布什召集部分共和党和民主党参议院来到白宫,在未事先预告的情况下讨论伊拉克问题,同时在场的有小布什的国家安全团队。布什最后以一句话结尾“我们把他拿下(指萨达姆)”(We’re taking him out),让与会者确信小布什已决定发动伊战。接下来只剩程序问题。布什政府着手三项战争准备工作:一是确定先发制人战略合法性;二是获得国会与民众同意;三是可能的话得到联合国大会授权。最后一项因俄罗斯、法国、德国、中国等国家反对而放弃。
2002年6月,小布什在西点军校演讲中称:美国不能仰赖诸如威慑、遏制这样的冷战概念来处理恐怖组织问题,一方面恐怖分子会发动自杀式袭击,另一方面美国无法承担流氓政府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流向恐怖组织的代价。因此,若是必要,美国政府有责任先发制人。2002年9月,小布什在联合国大会演讲中,将先发制人战略用到处理伊拉克问题。2002年9月公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将先发制人概念正式化,为入侵伊拉克提供特定的战略合法性。
布什发动伊战的理由是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这都是基于不准确的证据与不可信的情报来源,其中包括流亡在美国的伊拉克前副总理沙拉比,服务于德国情报局代号为“曲线球”的线人。同时,中情局的秘密单位“反恐评估小组”开始生产“阴暗的有关萨达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恐怖主义危言耸听的叙述”。他们扭曲情报,为基地与伊拉克有关联提供证据,让军事干涉合法化。
与此同时,中情局接到任务准备《国家情报评估报告》,报告小组直接听命于副总统切尼。在小组提交官方报告之前,火神内阁成员已经开始在媒体为伊战制造舆论。2002年8月,切尼对外声称萨达姆在进行核项目。赖斯告诉CNN称“我们并不想让确切的证据变成蘑菇云”。火神内阁的朋友公开呼吁采取行动,加强媒体报道力度。所有歪曲的情报透过《纽约时报》等媒体见诸报端。所有的错误都朝一个方向倾斜。
2002年10月,《国家情报评估报告》发布,报告结论是“伊拉克拥有化学与生物武器及其输送系统、寻求重新组建核能项目”。这成为进攻伊拉克的最权威担保。这份报告以及媒体持续讨论严重影响了众议院投票。2002年10月国会决议授权总统使用武力解除伊拉克威胁。2003年2月,鲍威尔带着这份报告来到联合国做情报简报,结论是“伊拉克隐匿其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能力”。
一年后,美国中情局的伊拉克调查小组作出结论,伊拉克并不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家情报评估报告》中的移动式生化实验室,进行铀浓缩的铝管、自尼日尔采购的铀矿石,服务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无人机输送系统,这些情报也都被证明是错误的。
然而,一切都无可挽回。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33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5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19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匈牙利经济部长:这一点美国无法与中国匹敌
-
“韩总统大选前跟美国谈不成”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