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博:日本错过美军航母是罗斯福的阴谋?——复盘珍珠港事件(上)
(二)一个被忽略的关键问题:机动部队真的因为运气不好错过了美军两艘航母么?
后世对于珍珠港讨论的一个核心话题就是美军缺席的两艘航母,历史上它们在半年多后,于珊瑚海和中途岛海战中有效重创了日军主力,为珍珠港报了仇。
一般说法都是由于运气——美太平洋舰队的两艘航母都在外海执行任务因而没有返回港内,避免了被袭击的命运,为日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更有延伸出来的阴谋论版本,说是美军(或者罗斯福本人)故意在得到情报的情况下放日本人轰炸珍珠港而让美军航母离开珍珠港以躲过袭击。可惜这种说法完全经不起事实检验和推敲;甚至可以说,是日本人自己放过了眼皮底下的美军航母。
首先我们要弄清一个问题,美军的航母当天究竟在哪?在往何处去?
虽然中文网络上关于珍珠港事件的各种文章如汗牛充栋,然而能说清楚这件事情的文章几乎没有。因此笔者首先查阅了战后1946年美国国会对珍珠港事件的听证调查记录和海军的档案。作为最权威的原始记录,这些文件上清楚地记载了袭击发生当时每一艘不在港内的美太平洋舰队舰只的位置和正在执行的任务。
袭击当日不在港内的海军舰船清单,包括具体位置和任务(图自美国国会图书馆)
根据以上数据,以及战后日本防卫厅出版的官方战史丛书的记录,笔者还原了当天上午美日双方航母编队的大致位置关系:
当天美日航母的各自位置,可见“企业”号编队从一开始就已经进入了日本舰队的侦察圈内(作者制图)
当时在太平洋,美军保持活动的航母一共也只有两艘,即CV-6“企业”号和CV-2“列克星敦”号。其中距离珍珠港最近的是“企业”号编队,其大致位置在北纬21度11分,西经161度0分附近,距离珍珠港以西大约200海里。而当时机动部队的位置在珍珠港以北200海里。
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在上图里一目了然,“企业”号和“列克星敦”号编队之间的距离颇为遥远,几乎没有在当天白天汇合的可能,而且根据美方的记录,“企业”号也根本没有试图与“列克星敦”号汇合;其次,“企业”号编队距离珍珠港非常接近,而且当天还一直在向珍珠港靠近,早上八点时“企业”编队离日本机动部队的距离在280海里以上,到当天下午距离应该在250海里以内。
这个距离是什么概念呢?机动部队的搜索半径大约是300海里,舰载机攻击半径在200~250海里之间。也就是说,“企业”号已经进入了日军的搜索范围之内,如果南云认真搜索瓦胡岛周围的水面,是完全能够在上午就锁定“企业”号编队的位置的。如果要发起攻击,以25节的航速航行2小时即可将对手纳入攻击范围。甚至由于当时“企业”号还在向瓦胡岛靠拢,双方距离实际在不停缩短。当攻击珍珠港的两个攻击波返航以后,“企业”号事实上已经在机动部队的打击范围之内了。
那问题就来了,既然美军航母编队已经在日军的侦察圈半径内了,为什么没有被发现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日方作战命令的细节与实际的侦察安排上考察。
从后世整理的完整命令来看,日军在实战中对命令的执行打了严重的折扣。
首先还是从最权威的官方记录着手。
日方的军令档案在投降前已被付之一炬,现存的资料,不论是美国国会听证附录里的(由美驻日占领军司令部提供)还是后来防卫厅编纂的官方战史里的命令全文,其实都是由几个投降后健在的当事人回忆,并综合一些残存的作战报告还原的。不过,这些命令中的细节与实际战斗还是相当符合的。
关于侦察安排的命令:(美方记录)
内容出自美国国会听证报告附录8B
日方记录:
内容出自日防卫厅战史丛书
从美日双方的记录来看,命令部分的内容基本一致。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
1.原始命令中要求攻击前安排两架侦察机,秘密侦察珍珠港和拉海纳锚地,确定敌舰的数量和位置;
2.攻击机群起飞后一个半小时,要安排对瓦胡岛周围做尽可能大范围的侦察,特别是瓦胡岛左右两侧的海峡。
日方派出的侦察机,图出自渊田著《攻击珍珠港》
而实际上呢?根据攻击队指挥渊田的回忆,当时安排的负责海上搜索的只有四架航程短、速度慢的95式水侦(侦察半径不超过250海里)。同时被派去侦察珍珠港的是速度快、航程远的零式水侦。
不能不说这一安排是重大错误。首先对于机动部队与瓦胡岛之间、对于瓦胡岛周围的广大水域来说,仅仅派出四架老式侦察机去执行搜索任务是远远不够的,这只能称之为漫不经心、聊胜于无。与此对比,几乎在同一时刻,“企业”号也放飞了九架飞机对正前方45~135度的范围做搜索并对所有发现的船舶进行了查证。
要知道此时“企业”号离瓦胡岛只有半天的航程,并且在和平时期完全没有战术上的必要在家门口做这么一番飞行侦察。但即使如此,“企业”号依然进行了认真的海上搜索,两者对比,机动部队的指挥层对于航空侦察的疏忽显露无疑。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后来中途岛作战中日方对侦察活动的忽视。
中途岛战役初日航母的侦察计划,可见即使自己比自己,日军在珍珠港的实际海上侦察也粗糙得不像话。(图源:《中途岛海战尚不为人知的真相》)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
“美国应学学印度,因为印度支配了中国两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
我在狱中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2021-06-15 09:5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弹幕这句话,让我流泪了
2021-05-13 00:25 建党百年 -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河南巩义宋陵上种田,河南考古院:正在进行环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些“至暗时刻”?
2021-05-04 08:17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相关推荐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72“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83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