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鲍韶山:巴拿马港口的战略价值已降低,中国可以拿它做件更重要的事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鲍韶山,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巴拿马运河已成为美国焦虑情绪日增与民族主义叙事交织的焦点,而中国香港富豪李嘉诚在特朗普新政府施压下,执意将运河港口特许经营权出售给美国私募巨头贝莱德的行径,更引发了中国国内舆论的强烈质疑。这位商界大亨被指控是“不爱国”的贪婪,甚至有人呼吁政府介入阻止交易。
特朗普近期重新点燃了美国延续百年的迷思——即巴拿马运河是美国为自身利益而建。这种论调为“美国应收回运河掌控权”的主张铺路,仿佛这是“与生俱来的权利”。沿用其一贯话术,特朗普大肆渲染美国在运河事务中遭遇“不公正对待”,却刻意忽略美国船只的通行费与其他国家并无二致的事实。更具挑衅性的是,他散播“中国控制运河港口”的恐慌,这种言论既旨在煽动种族与地缘政治焦虑,又为美国攫取基础设施的控制权制造了借口。
这种论调罔顾了历史真相:巴拿马运河不仅是美帝殖民扩张的产物,更在1999年最终回归巴拿马人民手中。更广泛地说,这种叙事策略具有双重目的:既强化了美国对西半球的霸权愿景,又以经济安全为幌子,为其扩张主义野心正名。
但抛开情绪化的反应,从长远物质现实考量,巴拿马运河在经济与地缘政治层面的重要性可能已经日渐式微。当今全球贸易格局中,这条运河的战略价值持续衰减,所谓的焦虑更多折射出美国的脆弱性,而非真实的地缘格局变迁。尽管李嘉诚的出售案必将引发震荡,但现实条件也制约了潜在的干预手段。
长江和记将旗下运营的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克里斯托瓦尔(Cristobal)和巴尔博亚(Balboa)港口出售给贝莱德财团。图为巴尔博亚港。 路透社
特朗普的“运河迷思”
巴拿马运河的起源与殖民主义、资本掠夺和地缘博弈紧密交织。早在法美两国启动运河工程之前,巴拿马地峡自西班牙帝国时代以来便是秘鲁白银输往欧洲的“帝国走廊”。打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运河构想萦绕在帝国战略家的心头数百年,但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付出了巨大的鲜血与主权代价之后,这样的梦想才得以实现。
1880年代,曾主持开凿苏伊士运河的法国工程师斐迪南·德·雷赛布(Ferdinand de Lesseps)率先尝试修建巴拿马运河,但财务管理不善、工程误判与疟疾、黄热病的肆虐最终令法国铩羽而归。法国人的工程项目彻底失败,除了令投资者血本无归,也为新兴帝国提供了入场契机——美国登场了。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深谙控制跨洋通道的商业与军事价值,遂强势推进运河工程。然而,美国并未与当时统治巴拿马的哥伦比亚谈判,而是策动了1903年的巴拿马独立运动,以支持分离主义为条件换取对运河区近乎绝对的控制权。随后签署的《海-布诺瓦里亚条约》使美国获得了横贯巴拿马腹地、运河沿岸宽16公里的“国中之国”,这份屈辱条约令巴拿马人愤懑却无力反抗。
在美国主导下,运河工程动用了以海外劳工为主的庞大队伍,数千名来自巴巴多斯、牙买加等英属殖民地的非裔加勒比工人承担了最危险的工作,忍受着艰苦的工作条件、微薄的薪酬与种族隔离——而美国的白人监工却享有优渥的医保、工资与住房条件。许多工人死于工程建设期间。1914年通航的运河强化了美国对巴拿马的主导地位,后者彻底沦为“准殖民地”:美国全面掌控运河区的司法权,设立了军事基地、封闭的社区与建立一套独立于巴拿马政府的行政体系。
随着20世纪中叶全球反殖运动的兴起,巴拿马成为抗争前沿。1950至60年代,要求收回运河主权、结束美国占领的示威活动此起彼伏。1964年“护旗运动”中,美军射杀试图在运河区升起巴拿马国旗的示威者,将矛盾推向顶点。这场流血事件催生了1977年历史性的《托里霍斯-卡特条约》,为运河的逐步移交奠定法律基础,最终在1999年12月31日完全回归巴拿马所有。
1964年,参加“护旗运动”巴拿马学生发表演讲 巴拿马“ensegundos”网站
尽管已完成形式上的去殖民化,巴拿马运河仍是地缘政治的角力场。美国始终将其视为战略资产,将运河的运营纳入“地区安全与贸易主导权”的叙事框架。而通过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和记港口集团对运河港口基建的投资,中国在巴拿马的经济存在日益扩大,这触动了华盛顿的敏感神经——让人想起昔日帝国对全球贸易通道控制权的执念。
和记港口作为长江和记实业子公司,其在巴拿马的业务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末:1997年,其获得了巴尔博亚港(太平洋侧)与克里斯托瓦尔港(大西洋侧)的25年运营权,2015年再获续约。值得注意的是,这家总部位于中国香港的企业,其最终控股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旗下多家子公司通过百慕大、英属维尔京群岛等离岸架构运作。
和记港口拥有的运营权构成了特朗普宣称中国“对运河的控制是不可接受”的基础。虽然,考虑到运营实体的国际注册背景,中国政府在现实中对巴拿马运河事务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笔者会在后文讨论这个问题。
尽管如此,特朗普仍持续升级所谓“中国渗透”的言论攻势,向巴拿马当局及特许权持有方施压放弃控制权。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最终同意以约228亿美元价格,将其全球港口网络权益(含巴拿马运河港口)出售给贝莱德财团。这笔交易因更大的地缘政治博弈背景而备受关注,香港社会亦有声音向李氏施压,要求撤回交易。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傅聪:中方谴责以对叙空袭
2025-03-26 07:22 -
30天内禁止攻击能源设施,俄方拉清单
2025-03-26 06:57 乌克兰之殇 -
泽连斯基:领土问题,没有达成任何共识
2025-03-26 06:51 乌克兰之殇 -
“俄罗斯是敌是友?美情报高官集体面临‘送命题’”
2025-03-25 23:16 特朗普 -
“特朗普政府出大糗,欧洲笑不出来”
2025-03-25 22:5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担心特朗普不可靠,欧洲呼吁建立自己的核保护伞”
2025-03-25 21:28 欧洲乱局 -
丹麦也怒了,“不可接受”
2025-03-25 20:55 -
“就算美国有再多,也不得不运往中国”
2025-03-25 19:37 中美关系 -
克宫:俄美利雅得会谈内容不会公开
2025-03-25 19:30 俄罗斯之声 -
“越是在这样的时候,南南合作越被需要”
2025-03-25 19:27 博鳌论坛 -
受特朗普重创的欧洲密集展开“对华外交攻势”,效果几何?
2025-03-25 18:3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这幅“发福丑画”,将被换成“符合当代形象”的
2025-03-25 17:13 特朗普 -
佩斯科夫:已向金正恩发出访俄邀请
2025-03-25 17:02 俄罗斯之声 -
“美国律师党投降了”
2025-03-25 16:09 美国一梦 -
“印度打算与中国和解,向美国发出信号”
2025-03-25 16:08 龙象之间 -
中方:从未也没有兴趣干涉加拿大的内政
2025-03-25 16:06 -
土耳其“乱了”,埃尔多安喊话:像个男人一样站出来
2025-03-25 16:04 -
“不打算去美国建厂,政策多变没优势”
2025-03-25 16:0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国是否会遵守美“停止购买委内瑞拉石油”禁令?外交部回应
2025-03-25 15:42 中美关系 -
“再也不买了!要给美国人上一课”
2025-03-25 15:35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这也能扯上中国? 评论 57“特朗普政府出大糗,欧洲笑不出来” 评论 97“就算美国有再多,也不得不运往中国” 评论 100“或许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是杭州?’” 评论 102美媒揪心:中国会像对服装家居那样颠覆科技行业吗? 评论 189最新闻 Hot
-
这也能扯上中国?
-
美方炒作涉台问题:若有必要,中国试图击败美国军事干预
-
万斯:我也要去格陵兰
-
AI科学家放弃美国终身教职回国
-
奔驰高管:欧洲车企太依赖中美了
-
“特朗普政府出大糗,欧洲笑不出来”
-
“俄罗斯是敌是友?美情报高官集体面临‘送命题’”
-
丹麦也怒了,“不可接受”
-
这幅“发福丑画”,将被换成“符合当代形象”的
-
“就算美国有再多,也不得不运往中国”
-
“担心特朗普不可靠,欧洲呼吁建立自己的核保护伞”
-
受特朗普重创的欧洲密集展开“对华外交攻势”,效果几何?
-
“印度打算与中国和解,向美国发出信号”
-
“或许我们不应该问,‘为什么是杭州?’”
-
全美哗然!绝密战争计划居然这样泄漏,特朗普都懵了
-
“美国律师党投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