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否思美国体制,正思中国优势
关键字: 美国大选特朗普当选美国体制美国宪法中国特色道路在我看来,造就美国崛起的三大重要原因正在消逝:美国天然的地缘政治优势正在消逝。19世纪通过购买、欺骗、占领等各种手段,美国造就了“东西是大洋、南北是弱国”的全球最优质大国地缘战略位置。但21世纪信息化、互联网化、超音速化的时代趋势,使美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零距离化”,这使得美国再像上世纪上半叶那样“偏安一隅”,甚至在诸强大打出手时“捡便宜”式的胜出可能性越来越小。事实上,奥巴马执政期,美国有一股“孤立主义”外交思潮在升腾,但美国做不到孤立于全世界之外,也无法把原本自己介入而导致恶化的各个区域难题甩手不管,也无法在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盛行的世界独善其身。正如美国学者戴维·梅森在《美国世纪的终结》一书中所述:过度扩张大大耗费了美国的老本。渐渐地,艾森豪威尔的美国预言正在显现:“我们将在寻找绝对安全的徒然折腾中自我毁灭”。当然,这里的“毁灭”指的是美国不再那么强大。
美国捕捉历史机遇的能力正在消逝。每一次历史机遇的到来,无论是美国内战,还是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很善于抓住其中的缝隙。在可能出现战略错误的关口,避免犯错,没有让稍纵即逝的机遇流失。二战结束以后,德国、日本、苏联纷纷犯下的国内政治、经济等战略错误,美国的战略家与决策抓住了竞争对手的破绽,进行了有力的战略回击,成功维系了美国的霸权。然而,冷战结束以后,美国这种天赋似乎还给了上帝,急得美国大战略家布热津斯基2008年在其《第二次机遇》一书中直接用“战略悟性的缺失和世界领导力的蹩脚表现”来形容克林顿和老布什、小布什三位总统。可惜的是,奥巴马也没有抓住布氏所说的“第二次机遇”,面对全球的“政治觉醒”,美国的领导力真的是“灾难性”的。
三是美国网罗与培养人才的绝对优势正在消逝。尽管美国仍然在人才吸引上领世界之先,但根据美国学者戴维·梅森的大量数据显示,日益衰败的教育正在成为美国竞争力和国际威望下降的重要原因。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的火爆、“社会主义者”桑德斯长期与希拉里并驾,背后的原因是民粹主义的崛起。而民粹的基础则是美国人受教育程度和读写能力的日益下降,进而产生的理性主义的群体缺失。有诸多证据显示,上世纪美国的务实精神、企业家精神、效率、科技创新、科研投入相对于其他强国的领跑度在后退,有的单项指标甚至落后于印度、中国等新兴国家。笔者在韩国调研时得知,2014年韩国年轻人留学中国的人数第一次超过了留学美国的人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教育的衰败。
看美国,要坚持中国本位
由这些消逝的“崛起动力”,就能真实地评估体制对美国发展的作用。发表“历史终结论”20年后,福山再著《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全面反思与修正先前的理论,而这更折射了此前一些国人对美国勾勒的所谓“体制优越论”,更像是“历史终结论”推至极致而出现的理论自夸、自诩和自负。
200多年的美国政治史,其实就是体制发展史。这其中包括有18世纪末的体制争论,19世纪中叶的农奴制大讨论,上世纪初的进步主义运动,上世纪末的民主自负,还有21世纪初的民主大反思。要真实评估美国体制的地位,不是为了否定美国的民主,而在于重新思考政治体制对国家崛起的意义。
超越“体制决定论”,是一种否定式的思考逻辑,进而透析支撑美国长期保持优势的动力消逝。这不仅能够提升中国社会的信心,还能为持续推动与保持中国崛起能量提供新的借鉴。简而言之,中国相比于美国的地缘劣势不再那么明显,依靠“一带一路”所打造的新亚欧地缘政治,正在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动力;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对外把握机遇,对内培养人才,崛起势头仍然将长期保持。
由此再看美国人、美国社会的焦虑感,不只是一种观察美国国内政治变迁与外交政策变动的重要角度,更重要的是,推己及人,联想自身,从美国的焦虑,寻找到支撑本国持续发展的秘诀。这也正是把本书的主题定为“美国的焦虑”的出发点。
从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来华架构起太平洋两岸最古老的国家与最年轻的国家关系开始,如何处理好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始终是亚太地位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然而,对中国而言,“到底该怎么看美国”,始终是一个很难校准的靶子。这其中尤其要尽可能摒弃“美化”和“迥异”这两类思考维度。
所谓“美化”,是由美利坚合众国的中文翻译名开始的。中国对美国的译名曾有过60多种,如米国、美利加、米里干等,最后选择用“美丽的国家”来定义,多少反映了当年中国人对美国的迷恋心态。迷恋的结果是失望。民国初年,中国一度曾采取过类似于美国三权分立制度,但很快就失败了;五四运动时,威尔逊总统曾经是中国青年学生的希望,但巴黎和会让中国人醒悟;1945年中国人认为美国会真正调停,但最终是“别了,司徒雷登”。从历史经验看,中国一定要“去美化”“去美国化”地看美国,才有可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结果。
所谓“迥异”,是指将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完全迥异起来看待,把中国与美国当成截然不同的两个文明体系。这导致中国人看美国的“极化”,一是向美国靠拢,甚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彻底变成像美国那样的国家;二是要保持相对于美国的独立性、独特性,以至于逢美即反、逢美即防。这使得美国常常在中国人世界观的数轴两端徘徊,原点却找不到。
过去30多年,中国发展实际上走的相对“去美国化”同时又汲取美国经验的改革之路。在广泛征求民意、公示制等基础上,中国推行基层选举、异地任职、公务员晋升制、集体领导制,逐渐形成了本国特色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路。
美国仍然是全球第一强国,但并不意味着中国仍完全落后于美国。相较于美国,中国每一个领域的位置并不一样,有的已超过美国,比如工业总产量、贸易量等。正如本书中所说,中美差距,经济实力最少;教育科技实力次之,追赶之势非常明显;差距最大的是军事与金融的实力。但超越美国不是目的,从美国的角度找到中国发展的要旨,才是学人所谓真正使命。
从这点看, 更需要套用那句老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本文系作者新著《美国的焦虑:一位智库学者的调研手记》的绪论内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7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133“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100“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86“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遭美施压限制对华接触?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
“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
印尼让步了
-
“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
西藏日喀则市原副市长张云宝被查,长期在水利系统工作
-
轮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滚进服务区致人死亡,重庆警方通报
-
中国在智利合建天文台项目,美国又伸黑手
-
哈佛一下子更有钱了
-
“再没进展,我们就撤”
-
“正事不干杂事一堆,特朗普让美国科研机构‘彻底崩溃’”
-
“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
又一位科学家回国!曾供职美顶尖能源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