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维钢:有些事儿我们不想让机器干
关键字: 万维钢文章万维钢 科研万维钢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人类杰科尔文新书《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智能时代的生存策略》那你能说科尔文过分乐观了吗?也不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研究恰恰证明了人的感情需求有多么强烈 — 机器人虽然方便,如果能来一个真人那就更好了。说宅男整天对着电脑打游戏不需要社交的人,可能不理解宅男:游戏恰恰是模拟社交 — 为什么网络游戏比单机游戏好玩?因为网络游戏是跟真人一起玩啊!
本质上说,利用“人性化”找工作,就是在迎合人的偏见。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这种“偏见”也可以叫做“特点”。人活着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到底什么叫“对”?难道“按我的偏见走”,不也是一种合法的目的吗?
怎么才能让自己更“人性化”呢?结合科尔文这本书,我大概能想到以下这些策略——
1.跟客户建立个人关系,不要只谈利益
2.衣着打扮、说话语言彰显个性
3.一个团队要有私下的个人互动,要有“化学反应”
4.作报告不要把数字直接摆在别人面前,得发挥想象力把这些数字形象化
5.逢年过节给群众送温暖
6.关键时刻站出来调动周围人的情绪
7.出了事主动承担责任
8.表态支持你支持的人
9.发现别人身上的亮点,互相吹捧
10.面对敌人同仇敌忾
我不能肯定,包括科尔文自己也不能肯定,他在这本书里的论断都是对的。比如科尔文提到美军战斗机飞行员的“人的因素”非常厉害,优秀的飞行员比先进的飞机更重要——可是既然人工智能都能下好围棋,为什么就不能开好战斗机呢?也许科尔文也会低估人工智能,也会高估人类。
但不论如何,在这个机器横行的时代,科尔文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一点温暖,更带来了一种尖锐思考。中国科普人士都爱嘲讽感性赞美理性,而科尔文提醒我们,“理性”机器就能做到,也许未来“感性”——如果你知道怎么运用的话——更值钱。
本文为《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推荐序
本书作者:杰夫·科尔文 Geoff Colvin 中信出版集团 2017-10
- 原标题:万维钢:有些事儿我们不想让机器干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中国行动计划”重启?FBI突袭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评论 221“这个禁令,欧洲企业也得听” 评论 94万斯“强登”,丹麦坐不住了 评论 160“我们很快会看到中国救援队,而美国却不见踪影” 评论 132“抢夺中国主导地位,美国快走火入魔了” 评论 9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