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马斯·卡萨斯、张军:当前中国多重转型与十大挑战共存,只关注短期风险是不够的
最后更新: 2024-10-08 12:19:39编者按:如何理解当下中国经济转型的趋势与机遇?改革的方向又在哪里?
《瑞士在华商业调查2024》一书中,与海外诸多悲观论者常提的“多重危机”不同的是,瑞士圣加伦大学教授托马斯·卡萨斯与复旦大学教授张军,分享了他们看待中国增长机遇的“多重转型”视角,文章也表达了许多瑞士在华公司对中国经济虽未言明但实际持有的乐观看法。特将文章翻译为中文,以飨读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托马斯·卡萨斯(Tomas Casas-Klett)、张军,翻译/王梓淳,审校/石烁】
商业情绪调查通常都要关注当下的情况,《瑞士在华商业调查2024》也不例外。在今年的调查中,受访者的回答反映了一系列可比问题的年度情况。这正是此类研究引人入胜之所在。同时,在投资一国或与该国展开贸易时,往往需要着重考虑相关的中长期前景。本文正是分析了中国的长期前景。
本文提出,从“多重危机”挑战出发并非是理解中国最好的方式,相比之下,“多重转型”是一个更好的分析视角。更具体地说,中国正在经历并推动着五个深刻、同步的转型,这些转型无一例外均意味着改革、政策推新以及精英商业模式的转变。在未来十年内,这个复杂、多层次的转型过程将影响中国的可持续价值创造和增长前景、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以及中国企业作为战略贸易伙伴的地位。
一、中国的多重转型
本文提及的五个转型可谓广为人知,尤其对于在华的外国商人而言,因为它们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对收入增长、利润前景和运营变量产生影响。本文将在不同部分对此进行阐述。
(1)从投资驱动到消费驱动
从投资驱动到消费驱动是最为关键的转型,因为传统的投资和出口驱动的增长已经达到了极限——这在当前中国经济的产能过剩中显而易见。尽管强劲的供给侧与竞争激烈、合理定价、抑制通胀等美好追求相关联,但中国最大的经济扩展潜力在于消费方面。然而,目前消费的GDP占比依然相对较低,不到55%(见图 1,中国的消费占比低于瑞士、德国和美国)。
图 1 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中国、美国、瑞士、德国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国家账户数据和经合组织国家账户数据文件(2024a)
国外有专家强调,“中国的长期消费增长”没有一个“快速的解决方案”。更有甚者如迈克尔•佩蒂斯在2023年曾直言道:“除非北京能够设法让消费增长激增,否则中国在经济再平衡过程中将难以实现高于2%的增长速度。而消费增长激增虽然可能,但可能性极低。”
这类观点的基本假定是,中国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现有的精英商业模式(例如通过土地销售为地方政府支出融资的“土地财政”)会抵制这种转型,而且无法自行脱离现有范式进行转型。历史上,大国往往需要遭受外部的重大冲击才能够实现这种转型。对于中国来说,其面临的问题在于未来究竟以多大的力度去实施旨在增加需求的政策(例如加强卫生和社会保障系统)。
正如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指出的,中国计划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具体而言,这项包容性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改善收入分配、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扩大医疗卫生系统的覆盖面。如果这项改革能够成功实施,再加上其他政策协同,那么消费占GDP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能够达到60%。
(2)从西方到全球
中国的经济增长最初依赖于对西方国家的出口,这些出口贯穿了供应链的始终(从研发端到产品的目的地)。如今,中国已经不断取得进步,建立了面向世界各地的全球网络——中国正在努力将自己打造为货物贸易的枢纽。中国在秘鲁建设昌凯港的逻辑,既是为了加强自身与秘鲁的贸易,也是为了让秘鲁向日本出口更多商品(引自与Sam Shi的对话)。
有趣的是,可以将中国的这种转型趋势概念化为中国在出口资本的同时利用其他国家的劳动力(从而发挥其贸易顺差的作用),这与西方通过移民引入劳动力的方式形成对比。地缘政治推动了中国的部分对外直接投资流向了越南、墨西哥和新加坡,这在强化中国当前地位的同时,也将在长期内显著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随着其他经济体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多元化投资组合将不断“升值”,从而促进国家财富的积累。
(3)走向低碳经济的能源转型
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低碳经济也是中国的战略重点。中国在电池、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领域的领先地位证明了。在这场转型中,中国“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平衡的政策模式,以及“政府支持、规模经济和持续创新”的生态系统确实能够带来增长。
然而,做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平衡绝非易事:如果去碳化进程过快则可能会妨碍经济增长,例如去碳化可能会导致电力短缺。无论如何,能源转型对每个国家来说都会是一项成本高昂的任务,具体的耗资则取决于它们对这项任务的重视程度。显然,中国对此非常认真。
(4)从“制造”到“创造”
《哈佛商业评论》曾在2014年发布三位哈佛商学院教授的文章,名为“为什么中国不能创新”。如今,中国已经完成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现在,抛弃“复制-粘贴范式”是中国的一个显著成就。有意思的是,就在2021《哈佛商业评论》又发布了一篇名为“中国的新创新优势”的文章。
《哈佛商业评论》分别于2014年和2021年发表的关于中国创新的文章
在许多领域,中国现在是全球竞争环境中最具创新性的参与者之一。但这并非没有代价:创新也可能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对未来过度投资(或者说过度创新)并承受相关风险,意味着经济体在消耗资本的同时,还忽略了那些在适当投资下就能够带来经济增长的高生产率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国能否做好平衡,合理对投入创新的资源进行分配呢?这是一个问题。
(5)从产品到服务
中国多元转型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是服务业,中国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远低于发达经济体(见图 2),包括了许多低附加值的细分行业,例如餐馆和小商贩。此外,本土的在线平台,如阿里巴巴、拼多多和字节跳动,已经经历了高度的优化并处在高效的运营状态下。另一方面,中国目前缺乏高端的金融服务、具有竞争力的体育联赛,以及世界级的咨询公司。这表明,通过开放市场并提供合适的激励措施,服务业仍有许多“低垂的果实”可以摘取,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图 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中国、美国、瑞士、德国
来源:世界银行国家账户数据和经合组织国家账户数据文件(2024b)
二、中国的挑战
国家在实现多重转型以充分发挥其增长潜力的过程中,可能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其中一些困难会阻碍某一特定的转型进程,另一些则可能会导致整个转型的失败,甚至将国家困住。中国面临的这些挑战可以被概念化为十个问题,我们将分析它们对经济转型的影响。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苏堤 
-
原生鸿蒙开启公测,微信原生版也邀请内测
2024-10-08 11:39 观网财经-科创 -
“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24-10-08 11:37 观网财经-宏观 -
A股开盘牛气冲天,高开低走后市如何?全球资金正在重估
2024-10-08 10:12 观网财经-宏观 -
A股继续暴涨,多个券商App又被“挤爆”
2024-10-08 10:05 观网财经-金融 -
A股首例!控股股东拟使用专项贷款增持股份
2024-10-08 09:55 观网财经-金融 -
A股逼近“涨停”开盘:沪指涨幅10.13%
2024-10-08 09:43 -
百达香港在中国建设银行的持股比例从0.01%增加至8.32%
2024-10-07 22:10 金融观察 -
高盛、瑞银、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投行纷纷发声,看好中国资产
2024-10-07 21:00 金融观察 -
因大幅溢价,中银证券创业板ETF公告明日停牌至10:30
2024-10-07 18:58 金融观察 -
央行已连续5个月暂停增持黄金
2024-10-07 17:01 黄金游戏 -
国新办8日将举行发布会,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2024-10-06 14:51 观网财经-宏观 -
超级牛散王孝安、方士雄,被顶格处罚
2024-10-06 14:14 金融观察 -
史上首次!长假最后一天可受理期货开户
2024-10-06 14:11 金融观察 -
“在这个世界中,美国不是稳定的锚,而是需要防范的风险”
2024-10-03 23:28 美国一梦 -
“中概股暴涨已让空头血亏70亿美元,损失惨重”
2024-10-03 13:22 中国经济 -
“‘生儿育女’后,马斯克政治立场快速转变”
2024-10-03 08:55 美国政治 -
港股大爆发!恒生指数站上22400点
2024-10-02 13:55 -
130万亩良田喜迎丰收,汾酒“第一车间”诉说持续千年的粮农故事
2024-10-02 09:59 观网财经-消费 -
马斯克可以“试错迭代”,我们行不行?
2024-10-02 09:59 观网财经-科创 -
斥资80亿元打造上海荟聚,宜家母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毋庸置疑
2024-10-01 14:32
相关推荐 -
强硬反制!中方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84%关税 评论 990“遭反对后,特朗普考虑放宽对中国船只收费” 评论 204“苹果遭背叛!之前让迁出中国,现在又整这死出…” 评论 161美防长又抹黑,我使馆驳斥 评论 96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说好的“帮助”,结果却是没有一家美国科技公司能幸免
-
“全球超半数船队对美国却步,亚洲买家避开美农产品”
-
打痛点,欧盟准备的反击瞄准美国“红州”
-
“国际地缘政治秩序正崩溃,美国号令别国的时代终结”
-
“遭反对后,特朗普考虑放宽对中国船只收费”
-
离大谱!特朗普经济顾问:建议各国直接给美国开支票打钱
-
特朗普吹嘘:我一威胁征100%税,台积电乖乖就范
-
“非常严重的科学事件”,美国又对华下黑手
-
“特朗普可能最先低头”
-
同时换掉心脏和肝脏,台湾歌手TANK发声:感谢祖国
-
美媒警告特朗普:关税换不来尊重
-
“中国已占上风,但美国仍有优势”
-
“苹果遭背叛!之前让迁出中国,现在又整这死出…”
-
内斗升级!“问关税怎么办,四个人四个说法”
-
特朗普粗鄙羞辱谈判各国
-
“你个共和党人,想造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