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讯何以养虎为患
关键字:新闻专业主义的迟钝
在腾讯,一款产品若想得到资源倾斜照顾,通常有两条路。一条是产品过硬,在市场上有抢食的能力,当看到用户的急剧增长后,自然会得到老板的赞赏和资源的汇集,比如微信。另一条是高层感受到威胁,亲自指示,比如腾讯微博。
前者对团队的产品能力有极高的要求,后者虽有集团资源支持,但处在行业追赶者的位置上,十分被动。
在2013年到2014年期间“今日热帖”等几个团队败于“产品不过关”,等到2015年,所有人都觉察到机器算法正在颠覆原有的新闻阅读模式时,“天天快报”才在马化腾的亲自过问下姗姗来迟。
2015年6月18日,腾讯在苹果应用商店上线了泛资讯类新闻客户端“天天快报”,这离今日头条第一个版本发布已经过去三年(2012年今日头条发布第一个版本)。
“新闻专业主义,让OMG有了钝感。”一名腾讯OMG离职员工说道。
OMG是腾讯的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等内容业务均所属于这一事业群。但不同于腾讯的“产品主导”(用户需要什么),OMG的媒体属性使它一直奉行“内容主导”理念(读者应该看什么),这造成了OMG自成体系,一直游离在腾讯之外。
在2015年之前,OMG内部会议上鲜少有人提及今日头条,也未将其视为对手,在一部分员工看来,今日头条是一个信息分发平台,其直接对手是百度而非腾讯。这一时间段,OMG更在意的是腾讯新闻客户端市场份额。
彼时,四大门户(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在新闻客户端上争得你死我活。各家均投入血本,试图创造入口。先是搜狐新闻客户端在2014年年初宣布装机量2亿,活跃用户超过7000万,均位居业界第一,然后网易新闻客户端援引第三方咨询机构的数据称,其使用时长排名第一。而到2014年年中,凭借微信、QQ的引流作用,腾讯新闻客户端坐稳了业界第一的交椅。
但OMG内部也有焦虑。2015年年初,OMG的新闻资讯部做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意见征集,在后来的改版中,腾讯新闻客户端增加了兴趣推荐功能,用户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板块,打开App后最先出现的是用户可能感兴趣的新闻。
这种尝试太过浅尝辄止,“当时OMG的员工,包括我在内,都没有意识到其实时代已经变了。”上述员工说,在他看来,腾讯新闻客户端所做的工作其实只是把PC上的内容搬到客户端上,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都没有适应移动互联网下的用户。
“之前的受众主要是公司白领、机关事业单位,这部分人才会上班打开电脑看新闻,但智能手机出来后,把蓝领、农民这些用户激活了,他们对什么时候开峰会并不感兴趣,主要喜欢看一些奇闻异事。”
“谁能想到,完全不给严肃新闻活路。”他说道。
今日头条并没有给OMG这群人太多时间感叹。2015年4月,创始人张一鸣宣布,今日头条累计激活用户2.4亿人,日活跃用户超过2000万。
OMG团队依然迟钝,这一时期,他们做了一款名为“快豹”新产品,页面文字或图片上能做批注,并且公开可见,类似于弹幕型新闻客户端。
这引发了马化腾的不满,他直接做出指示,将“快豹”改名为“天天快报”,更敲定了第一版应用的开屏字体。他给天天快报的战略定位唯一且清晰——阻击今日头条。于是,抛掉花里胡哨的批注、弹幕,“天天快报”成为腾讯版的今日头条。
或许是因为集团的压力,也或许是切身感受到今日头条的威胁,腾讯网络媒体总编辑陈菊红在2015年年底的一次内部大会上,直接做了诸如“今日头条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的表述。
集团对天天快报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QQ、微信引流,应用宝的持续推荐,或是点击腾讯产品内的资讯外链,在同时安装了腾讯新闻和天天快报的情况下,会优先跳转至天天快报,给天天快报带去用户。
与此同时,马化腾和刘炽平进到天天快报的骨干员工群里,在群中随时接收问题和汇报。
这让天天快报用一年时间成为市场排名第三的资讯阅读App,仅次于腾讯新闻客户端和今日头条。但离集团给出的KPI——在2016年年底追平今日头条——还相去甚远。
集团对OMG的不满在2016年底摆在明面上,腾讯联合创始人、原腾讯CTO张志东在当时的一次内部活动上说道:
“互联网行业就是这样的,所有的领先都是暂时的,颠覆很可能来自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对OMG(注:网络媒体事业群)的同事来说,我期待他们有更多的创新,以自己革命自己的勇气,去参与下一代云端智能资讯服务的竞技。”
之后OMG负责人刘胜义调岗,产品出身的任宇昕接任,进而对OMG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说明OMG此前彻底失败了。”有员工评价道。
现在去看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年底的天天快报,仍带有媒体思维的影子。
虽然为了改变“内容主导”的思想,OMG将天天快报团队独立出来。但从其人员任命上又有矛盾,时任腾讯网总编辑王永治兼任天天快报总经理,而技术出身的郑坚则担任他的副手。
赛马机制下的意外产物
2015年到2016年期间,在马化腾的亲自过问下,天天快报一时风头无二。很少有人留意到,在深圳SNG事业群中,另一个内容分发平台正悄然上线。
这款名为“QQ看点”的产品前身为“QQ公众号”,原本是由内部竞争而产生。2012年后,当大量用户涌向微信后,QQ与微信的关系变得微妙。两者虽属于同一家公司,但因为业务上的相似性,又充满竞争。
2015年7月,QQ公众号内测,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迟迟不能放开。“一开始想在品类上和微信做出做差异化,但在产品逻辑上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还是微信公众号的模式,这也导致产品在竞争力上不够。”一名SNG员工告诉虎嗅。
于是产品几经改版,在2016年年初团队将其定位从公众号改为信息分发,改名为“QQ看点”,并打出“算法+社交”的卖点。“当时今日头条已经做起来了,它的逻辑被验证,所以会有借鉴,就像所有做产品的都会去看竞品。但我们又保留了自己社交的特色,可以说’算法+社交’最早是我们做的。”
由于当时天天快报与今日头条的正面战场激战正酣,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是腾讯为阻击今日头条而做的另一举措。
上述腾讯员工并不同意这一观点。按照他的说法,QQ看点是基于团队考核的自然产物。一个团队的考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工作,比如迭代几次产品,另一部分是创新业务,具体做什么并不受太多局限。
“那个时候信息流已经很火了,业务层面早就觉察到。腾讯的企业文化(赛马机制)使得各个小团队很有饥饿感,从外部看,可能看到几个团队同时在做一个事情。每个小团队都发现那块肉,大家不约而同地扑上去。OMG看到这块肉,SNG也看到了。”
据《财经》杂志报道,QQ看点95后用户达70%,上线一年,就成为并列腾讯新闻日活的信息流产品,甚至超过了腾讯战略级信息流产品天天快报,因此,2017年大会上被腾讯董事长马化腾着重表扬。
QQ看点团队将其成功归结为QQ庞大的数据积累,以及对年轻用户的针对性运营,比如在冷启动阶段,用户看到是娱乐、动漫的内容信息流,而非时政热点。强调社交,用户可以看到好朋友的转发链接和转发语,进行实时互动。另外,QQ看点还上线了年轻人喜爱的定制化个性皮肤。
不过,相比运营和算法,外界更多地将QQ看点快速起量的原因归结为:占据对话框里的一级入口。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SNG总裁汤道生亲自为看点推动了横跨多个事业群的资源对接,包括腾讯新闻、微信公众号、QQ音乐MV、动漫资源等。
- 原标题:腾讯何以养虎为患
- 责任编辑:庄怡
- 最后更新: 2018-07-05 10:02:02
-
算计不过运营商系列:取消流量漫游费后,话费可能更多了
2018-07-05 09:22 -
微信小动作越来越多,但太多功能已成“鸡肋”
2018-07-05 08:50 -
中国新一代中型固体火箭试车成功
2018-07-05 08:47 航空航天 -
现在开始流行“共享捞车”?
2018-07-05 08:43 -
微信支付安全漏洞被修复,支付宝也曾中招
2018-07-05 08:41 -
美的集团抛40亿回购方案 我却纳闷董秘的数学谁教的
2018-07-05 08:33 -
117亿收购海外银行,柳传志商业帝国已无关联想?
2018-07-05 08:26 -
河北将压减退出钢铁产能4000万吨
2018-07-05 08:2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三星手机又出bug 擅自发送用户照片
2018-07-05 06:53 -
周鸿祎:没有微信时马化腾是没有安全感的
2018-07-04 20:52 -
游客投诉去哪儿网收取儿童占座费 回应:订单已全额退款
2018-07-04 20:11 -
陆金所被爆1.3亿资管项目逾期 牵涉上市公司东方金钰
2018-07-04 19:56 -
中国电信2.17亿中标“国”字头云平台
2018-07-04 19:55 -
ofo App上线小游戏 官方称不会通过游戏盈利
2018-07-04 19:26 -
摩拜在意大利遭不文明对待 沦为“城市垃圾”
2018-07-04 18:40 -
智能物流骨干网带来智能快递柜 香港消费者解锁收取快递新姿势
2018-07-04 17:36 -
京东品牌价值增长94%,问鼎全球零售品牌增速榜首
2018-07-04 17:33 -
宝能地产欲上市:上市时间不迟于2022年 首选A股
2018-07-04 17:14 -
哈三联心脑血管药品工艺违规:GMP证书被收回,股价险跌停
2018-07-04 16:52 -
任正非:芯片急不来 股市为了圈钱夸大的太多了
2018-07-04 16:41
相关推荐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46“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199“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8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4最新闻 Hot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
又发癫!“没了中国,英国你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