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鲁郑:地缘政治——巴黎恐袭改变了什么?
关键字: 巴黎杂志社恐袭欧洲伊斯兰宗教法国犹太人反恐查理周刊
五是西方不同文化和种族之间的激烈冲突,也令世界意识到中国少数民族政策尽管也不完美,也有改进的地方,但却有太多值得西方学习之处。中国不会发生美国警察动辙就开枪打死黑人的悲剧和引发波及全国的骚乱,中国也不会发生《查理周刊》这种以新闻自由名义引发的把两大文明全都卷入的冲突。
虽然中国从不把“平等、自由、博爱”挂在嘴上,但中国的做法,却远比西方平等、包容。这可能也是《查理周刊》事件之后,一向不甘寂寞的达赖喇嘛竟然销声匿迹了。因为事实胜过雄辩:中国对藏族文化和宗教的尊重要远远超过法国之于伊斯兰教。
西方到今天都不明白,共和大游行和航空母舰是打不赢反恐战争的。近两千多年前“七擒孟获”的诸葛亮都明白的道理,一个创造工业文明的西方怎么就不不懂呢?其实法国要想打赢这场战争并不难,而且可以成本极小,很简单,向中国学习——至少也要向澳大利亚学习,禁止《查理周刊》的发行,然后向受到伤害的穆斯林道歉。这样极端恐怖分子还会有市场吗?就是这些做不到,发表类似罗马教皇的宣言也能相当程度的化解彼此之间的仇恨。只是,拥有普世价值的西方已经失去改革的能力了,只能一步步向更大的错误迈进:继续出版强烈刺激伊斯兰社会的漫画、出台三天就可判刑的反恐法以及航空母舰驶向伊拉克。
两败俱伤的极端伊斯兰主义与西方
利弊各半的应该算是对立的极端伊斯兰主义和西方。纯从战术和手法上讲,极端伊斯兰势力策划了一场非常成功和完美的进攻。从目标的选择到恐怖分子刻意自律的行为都堪称“经典”,相对于“9·11”和伦敦地铁爆炸案、马德里火车爆炸案,其手法已经大大演进。法国巴黎,是西方文明悠久的象征,《查理周刊》和犹太人则是整个伊斯兰社会不满乃至仇恨的对象。而且在行凶时,刻意强调不伤无辜平民和妇女,通过法国媒体谴责西方对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滥杀(其实穆斯林百姓根本分不出究竟是西方误杀还是刻意为之,但后果都是一样:无缘无故失去亲人),最后更是选择宁死不屈,甘做“烈士”,成功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殉道者。虽然没有调查数据,但可以相信,伊斯兰社会对“9·11”是有分歧的,就从许多人相信是犹太人导演的,就可推定,他们对此也持否定的立场。但这一次,恐怕将会是一边倒的支持,其追随者将难以计数。今天的恐怖分子已经从本·拉登时代只知道以杀戮展示力量演变成不仅以杀戮来显示力量,更能争取人心。
另外,这次恐怖袭击,也成功地令整个欧洲继续向右转,尤其是极右声势明显上涨——或者说这次恐怖袭击,极右是欧洲最大的受益者。此次袭击发生后,法国频频发生针对穆斯林的袭击事件:多个清真寺遭枪击和纵火攻击、土耳其烤肉店爆炸袭击——这难道不是标准的恐怖袭击吗?但法国媒体眼里这只是“摩擦”,假如针对的是天主教和犹太人餐馆及教堂,那自然就是恐怖袭击了。至于与社会封闭的学校,更频频发生殴打穆斯林学生的事件。类似的事件仅五天就发生五十多起!与伊斯兰社区受攻击天壤之别的是,法国政府派4700名宪兵和警察保护全国717所犹太人学校与宗教场所,随后还增加军队支援。甚至内政部长亲自实地检查。虽然后来内政部长也宣示将保护伊斯兰宗教场所,但直到今天仍无具体行动。
这样的区别对待,怎么可能解决种族之间的对立和仇视?这样的趋势反过来令温和的穆斯林投向极端伊斯兰主义以寻求保护,后者的势力也随之壮大。这种恶性循环恰是这两大极端势力所需要和乐见的。
不利则在于,极端伊斯兰势力公然向目前仍然强大的西方宣战,将引发西方的强烈反击。在未来的几年,西方将利用自己的军事、资金、技术(如无人机)等各方面的优势,向其全面开战。极端伊斯兰主义将迎来一个困难的时期。刚刚兴盛的伊斯兰国,其崛起势头必将被打断。可以说战术上他们打赢了一场战斗,但在战略上,却要付出过大的代价。
而且我们还很难估计当西方文明真的要被取代之时,它们会做出什么反应——目前法国的反应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开始背离它们的普世价值。毕竟民主制度也曾在特定条件下选出了希特勒,当类似的条件再次在欧洲出现时,或者文明的生死存亡一刻,谁也不敢保证历史不会重演。这也是民主制度设计本身结构性的隐患。
更何况这样的事例已经在欧洲发生了:匈牙利选出了偏向极右的总理欧尔班——而且是赢得国会绝对三分之二以上席次,上台之后即在压倒性投票支持下修改宪法,把匈牙利共和国改为匈牙利、限制竞选活动、严格限制宪法法院的权力、控制中央银行,并限制新闻自由——尽管非常讽刺,他也参加了以捍卫新闻自由为主题的巴黎共和大游行。他的举动使得包括欧盟、美国和人权组织在内的反对派担心这个国家持续了24年的民主将遭到破坏。欧洲工会联合会发表声明谴责匈牙利的第四次宪法修正案,称该国转向了极权主义。匈牙利可以变成极权主义,其他国家难道就不会吗?
最近还可以观察即将在本月25日举行大选的希腊,激进左翼联盟政党是否能够上台,目前这个政党的支持率遥遥领先。更可怕的是,经济危机之前,这个政党无人知晓,短短几年就成为全国第一大党。背景则是:60%的青年人失业、全国失业率25%、经济缩水25%、十万家企业破产、四分之一家庭贫困线以下。类似的还有西班牙,年青人失业率也接近60%!克罗地亚、意大利和葡萄牙都超过40%。整个欧洲则是25%。
事实上,目前欧洲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具备一到两个当年产生希特勒的外部因素了。相应地,十多年来,欧洲极右势力迅速崛起。2000 年后,极右政党已经先后在奥地利、意大利、荷兰、瑞士和丹麦有过联合执政经历。2014年5月25日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以“反欧盟、反欧元、反移民”为政治纲领的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和英国主张“反对外来移民、坚决脱离欧盟”的独立党,分别成为各自国家的最大赢家;以 “排欧、反移民”为宗旨的奥地利自由党,也拿到了可观的选票。更值得警惕的是,德国新纳粹党也在此次选举中首次入驻欧洲议会,得到了一个议席。最后反欧和极右翼势力拿下欧洲议会229席,而此前他们仅有大约50席!其崛起之迅猛令人瞠目。
一旦极端势力纷纷上台,将会想尽一切办法终结欧洲伊斯兰化,包括放弃自己的普世价值,很有可能使伊斯兰社会前功尽弃。谁也不是预言家,但以史为鉴,谁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呢?
所以,西方这次这也是输赢各半。虽然对自身文明伊斯兰化的威胁有了更真切的认识,也有更充分和正当的理由遏制伊斯兰文明在西方的扩张,但收获政治果实却的是极右势力,极右同样不认同西方的价值观,它对西方文明的破坏未必小于极端恐怖主义。自己的价值观不仅受损,还给了真正的潜在竞争对手中国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当然,极端伊斯兰主义之所以这样做,它们打的如意算盘可能是未来二三十年,当伊斯兰文明通过出生率和一人一票的民主制度主导欧洲时,谁将领导已经伊斯兰化的欧洲。它们极有可能以今天的行动和付出的代价,来为未来布局。如果是这样,它们赢得的不仅是战役,还有整个战争。只不过我个人认为这更是一种巧合,而不是他们高超的谋略。
哪么谁又是这场恐怖袭击的输家呢?毫无疑问,一个是乌克兰,另一个则是温和派伊斯兰政府。
恐怖袭击一发生,乌克兰危机立即边缘化,俄罗斯甚至找到切入点重返西方主导的国际大舞台——法国极右的国民阵线被拒绝参加共和大游行,但俄罗斯反而可以。本来西方就不愿意为乌克兰付出什么代价,就是这个国家崩溃了,都成了难民了,那也是俄罗斯首当其冲。现在反恐成了第一要务,在强大民意的左右下,西方也乐得顺水推舟。只是可惜了追随西方的乌克兰人民了。
至于温和派伊斯兰政府特别是中东各产油国虽然一向都是西方的盟友,但在漫画事件发生后却屡屡被打脸:无论是外交抗议,还是司法程序,一律败北。特别是丹麦漫画事件发生后,11个伊斯兰国家的大使联名要会见丹麦首相却被拒绝。西方的傲慢反衬的则是温和派伊斯兰政府的无力甚至无能。然而,温和派伊斯兰政府的合法性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和维护伊斯兰宗教信仰的基础之上的,在全球伊斯兰国家普遍经济发展不佳的背景下,维护伊斯兰教就成了唯一支柱,但这根支柱却也被西方一手拔掉了。
温和派伊斯兰政府的失败自然为极端伊斯兰势力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就在全球二十亿穆斯林愤怒于漫画而又无能为力之时,两名极端伊斯兰分子就轻易的达到了目的——而且是高呼为先知复仇这种极能打动穆斯林内心的口号。
从这个大背景上,我们不难理解,何以伊斯兰国可以如旋风般崛起,美国花巨资武装和训练的伊拉克优势军队一触即溃,不堪一击。
我们不妨想像一下,假设这些温和派伊斯兰政府垮台并被极端伊斯兰势力取代,这将在全球造成多么巨大的地缘政治剧变。
最后有一点倍感奇怪的是,在美国对宗教讽刺是禁区,澳大利亚则有反歧视法,所有因肤色和族群原因冒犯、侮辱或者羞辱一个群体的行为都被禁止。所以《查理周刊》漫画不会出现在这两个国家的媒体上。应该说这些国家明白以新闻自由之名做这些事的风险和代价。但何以它们不对欧洲的盟友提供建议呢?
我想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同为盟友,法国有难当然要力挺。哪怕有反对意见也暂时保留。而且法国对美国反恐一向多有保留,现在正好建立更密切的反恐联盟。二是现在西方的硬实力处于衰退状态,价值观的作用日益突出。即使捍卫这种价值观代价很高,也不能坐视价值观受损。奥朗德总统1月14号有一句话说得很坦率:当我们的价值观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必须捍卫它。可是极端伊斯兰主义也是喊着类似的口号啊。不同文明的价值观究竟应该是互相讽刺、互相攻击还是应该互相尊重?西方和伊斯兰文明都没有给出正确的答案。
甚至未来二十年内,伊斯兰和西方文明的冲突都将是国际地缘政治的主线,并伴随着西方的衰落而日益激烈,而中国将成为全球少有的静土和避风港。在这种情况下,不难猜出全球资金、全球人力资源将会涌向何方。至少可以说,在法国要想安全,喊“Je suis charlie(我是查理)”毫无意义,唯一能保护自己的是要喊:“je suis chinois!(我是中国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76“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121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92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114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7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