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逸:躺在美国怀里的日本,心中谋划的美梦是什么?
最后更新: 2024-05-08 17:40:59在这一意义上,汪文斌的发言已经说穿了中美关系中所谓“基于规则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这一核心概念——既然你美国自己就是规则的头号破坏者,就不要跟我讲什么自由主义和国际秩序了,你所谓的“规则”其实只有一条,那就是你的霸权秩序;既然你唯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霸权,那就放马过来吧,没什么好多说的。你愿意用规则的手段,我们就用规则手段博弈,你不愿意用规则的手段,我们就用不规则手段博弈。中美关系发展至今,曾经的“友谊”与美好幻想已逐渐淡去,两国关系回归了其应有的本色,这是我们必然经历的阶段。
美国要维护的霸权究竟是什么?我认为,美国霸权包括两方面:第一,防范中国等直接崛起的国家对美国的挑战;第二,防范日本等盟友对美国的“威胁”。
日本与美国的实力确实有差距,但如果中美相争,日本可能坐收渔利。事实上,日本国内确实存在这样一种主张:“美国可能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超级大国”——综合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等因素而言,日本不是中美这样的“大国”,而属于“中等规模国家”,并且是中等规模国家中实力最强的一个,因此,对日本来说,最好的未来当然是所有大国都“去死”。
可是,中等国家如果直接冲上去,不仅不能杀死大国,还会被大国干掉。唯一可能消灭大国的方式是让大国互相残杀。等两个大国一个躺到坟墓里、一个躺上手术台,日本就可以带领一群友善的、爱好和平的、遵守规则的中等国家拿着手术刀来给你治疗啦。世界从此进入日式的“美好生活”。
日本的这些小九九,美国会不知道吗?所以,美国必定要设法把日本绑上美国的战车。
看起来,日美同盟亲密热络、同仇敌忾。但实际上,诚如微博网友所言,日本联合声明和七国峰会,就好像一群老鼠共谋在猫脖子上挂铃铛以探知猫的行踪——这真是个天才的想法,可是,由哪只耗子去挂铃铛呢?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最需要的就是定力。定力是什么?归根结底,定力源于实力,包括经济硬实力、军事实力,以及在必要时使用军事实力的意志力。
我们要记住,对于日美(尤其是日本),硬实力永远比软实力有效。我们不必急于发展软实力,而要优先把硬实力的坑填满。北宋的软实力颇为强劲,可硬实力不匹配,又有什么用呢?
1月16日的编辑招待会上,环球时报提问:“美日外长和防长进行了2+2会谈,发表了联合声明,表示双方持续关切中国正在和加速进行的核武库扩张。中方对此有何评论?”从美日的言论可见,中国有一项让日本羡慕嫉妒恨、让美国无可奈何的硬实力——核武器。世界上仅有五个国家可合法拥核,中国就是其中之一。这是我们的先辈们一代一代共同努力的结果。基于此,中方完全可以为了跟日美讲道理,而合法、负责地进行核武器更新和现代化。
中方的回应是这样的:“中方注意到,美日联合声明操弄话术、混淆视听,渲染鼓噪中国核威胁,企图为自身军事实力松绑寻找借口。”此处的关键词是“松绑”,也就是说,日本想突破核禁制、发展核武器。
日本已经囤了几百吨放射性钚,结合其卫星发射技术来看,日本离核武器可谓“只差最后一根导管”。一旦突破禁制,一年之内就可发展出核武器。
日本拥有核武器后,会用它来做什么?标准答案是:用来和中国互扔。日本动画里常常描绘一种死后徘徊不去的“邪灵”,而现实中,日本对核武器的执念就是军国主义留下的邪灵。
美国“爱国者法案”的拥护者常常说:“除非你是恐怖分子,否则你无需担心爱国者法案”。出于同样的逻辑,也可以说:“除非你准备对中国用核武器,否则你不用担心中国的核武器”。中国承诺,任何国家只要不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就不会受到中国核武器的威胁,我们一向说话算话。
其实,在核裁军、核不扩散问题上,真正值得国际社会高度警惕的不是中国,而恰恰是美国和日本。美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庞大、最先进的核武库,但仍然投入上万亿美元升级三位一体核力量,发展低当量核武器,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试图重回里根时代所谓“实战能力的核威慑”。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一线指挥官在特定局势下可能会动用核武器进行奇袭,这将使战略失控的风险飙升。
另外,美国还通过出售核武器、核潜艇,强化核保护伞等方式,构建极具冷战色彩的小圈子。日本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无核武器缔约国,本应切实履行核不扩散国际义务,实际上却一直享受美国的核保护伞,甚至反对和阻挠美国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
而且,日本已经渗透进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福岛水质检测等事件中引导调查结果、为日本出具假报告。后来事情败露,日本也没什么尴尬的——反正没有什么事是鞠个躬不能解决的,如果有,就多鞠几个。
福岛核电站泄露事件后,日本相关工作人员鞠躬道歉(图源:卫报)
日美的行为并不出人意料。中国在东亚面对的是美国的双边轮辐型同盟体系,最务实的解决方案就是提升自身实力。中国无需所谓“外交革命”,无需放弃对历史问题的追溯来换取中日关系的的发展——决定日本倒向谁的怀抱的,不是怀抱的温暖程度,而是怀抱所有者的力量。
20世纪80年代,罗荣渠老先生指出,近代以来西方的殖民浪潮中,中方充当了日本的挡箭牌,日本这才得以喘息、搞了明治维新。理论上讲,日本应该报恩。但日本不这么想,日本认为,踹倒衰弱的前“老大”是天经地义的。
中日友好必须也只能以实力为基础。只有中国获得并多次展现出压倒性的实力优势,才能迫使日本面对现实。如果中国不够强大,“东亚怪物房”将永远不得安宁。这就是中国的宿命。
中国的征途是漫长的。我们仍需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各方面实力。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会面对惊涛骇浪的风险,还会面对阴霾遍布、道路漫长、失去目标的迷茫时刻。对此,我们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保持战略定力和信念。我们要坚信,缔造更美好的国家秩序、地区秩序和全球秩序是中国人的使命,我们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创造历史。
至于所谓“日美同盟”,从人类历史上来看,军事同盟终将随着国际力量对比而做出相应调整和变化,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大家对此也大可放心,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放弃幻想,准备斗争,认真工作,好好生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啸云 
-
理想L系列,真的是“廉颇老矣”吗?
2024-02-29 19:32 -
智己城市NOA上海首秀!优缺点都有啥?
2024-01-29 17:59 观方车讯 -
试驾极越01:谁说智能和操控是矛盾体?
2023-12-05 21:24 -
当“汽车”变身“机器人”,算不算拥有了灵魂?
2023-10-25 17:36 观方车讯 -
铁西区带给我的,是皮糙肉厚
2023-08-13 14:05 -
布林肯来了,“史上最低谷”的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往前走?
2023-06-20 08:05 中美关系 -
阳逻,走访大蓝图上的一座智慧小城
2023-05-31 14:26 数字化转型 -
在上海车展感受车界变化,德国专家怎么说?
2023-05-22 10:23 观方车讯 -
110万辆!特斯拉中国近年卖出的车,几乎全部召回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再砸一万亿日元,丰田“死磕”电动车
2023-05-16 18:08 观方车讯 -
保时捷国产提上日程?最新回应来了
2023-05-10 17:56 观方车讯 -
国六b即将全面实施,约百万库存车受影响
2023-05-10 17:55 观方车讯 -
广汽月度产销快报,三菱不配有姓名了?
2023-05-08 18:43 观方车讯 -
巴菲特:不太可能投通用和福特这种车企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汽车价格战持续,吉利、上汽“卷起来了”
2023-05-08 18:42 观方车讯 -
360八年来首亏,哪吒汽车成“元凶”
2023-05-06 18:14 观方车讯 -
德产特斯拉,用上了比亚迪电池
2023-05-06 18:13 观方车讯 -
新能源车、海外市场“双双”破百万,这家中国车企创造历史
2023-04-28 17:50 观方车讯 -
外地车轻微交通违法,多地“五一”期间不处罚
2023-04-28 17:11 观方车讯 -
进口车一季度暴跌30%,日系车最惨
2023-04-27 18:07 观方车讯
相关推荐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评论 86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108“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192“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131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146最新闻 Hot
-
事关中国!特朗普亲自阻止马斯克,还飙脏话?
-
“被中国震惊15年了,美国还是没搞定...”
-
专门朝中国泼脏水的部门,鲁比奥给关了
-
又急了!特朗普打算对DeepSeek下黑手
-
他放话“让中国得不到资源”,我使馆驳斥
-
中国消费者:影响不大,没美国货,买国货
-
“西方能在巴西挖,最终不还得运到中国”
-
跨性别女性算不算法律定义上的女性?英国判了
-
“也有想把工厂迁回美国的,但零件还得从中国买”
-
“现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谁敢拦我?”
-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
叶刘淑仪:夏宝龙讲话是在提醒香港企业家勿“利字当头”
-
三河市回应“警徽改色”:适配墙体颜色
-
“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
欧盟威胁武契奇:去了,入欧就没戏了
-
又要跟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