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青青:安倍遇刺阴霾下的日本社会,风会往哪个方向吹
最后更新: 2022-07-10 10:28:09本世纪以来,日本政治生活都比较平稳,鲜有类似暴力事件发生,选举议程也相对波澜不惊。除了2009年出现政权交替、民主党主导的联合政权上台之外,日本政坛几乎没有发生令人震惊的事情。
但安倍遇刺这一突发性事件,可能映射出来的是日本国内社会民意极化的现象。虽然日本社会表面看似平静,但它的部分民意结构、社会情绪确实在起变化,极化趋势无论左右都有所体现。
根据日本警方透露信息来看,凶手山上徹也曾在海上自卫队服役三年,在其供述的动机中拼凑出与某宗教团体相关的事迹;海自服役的经历可能让他能熟练地改造操作武器,至于是否有更深层次的联系,目前暂不得知。当然,由于凶手的这一背景,日本防卫省紧急发表声明,称正在做内部相关调查。
基于上述公开信息以及过往的事例来看,山上徹也对安倍的行刺到底是一种基于意识形态的带有政治目的行动,还是纯粹的个人恩怨,或者其本人精神状态存在问题,此类可能性暂时都无法排除。
日本历史上确实有政治暗杀传统,但主要集中发生在战前,战后还是比较少见的。稍稍回顾一下,最近的一起针对政治人物的刺杀事件是2007年山口组的黑道人士暗杀长崎市长伊藤一长,当时也是使用枪支致人死亡。2007年的暗杀事件在日本引发很大震动,而且很巧合的是当时的首相正是安倍晋三,这是在其第一次首相任内。当时,安倍还公开表态要惩办凶手、追寻真相。
再要往前推,其实就是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遇刺事件,虽然被凶手捅了一刀,但躲过一劫。事后发现,行刺凶手是比岸信介更极端的右翼民粹分子。当时日本社会正处于安保斗争风起云涌之时,而岸信介又是安保斗争的矛头所在,其本人在国内也不招人待见,于是政权就到此终结,接替上台的便是池田勇人政权。
此外,差不多时候,还发生了针对社会党党首浅沼稻次郎的行刺事件。但这些政治暗哨事件都发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间上距离现在也比较远了。
不过值得提一点的有意思的巧合是,在国内大众熟悉的日本知名政治事件“二二六政变”之前,曾发生过另一起重大事件,即“5·15事件”,当时日本国内的一帮法西斯青年军官行刺首相兼外务大臣犬养毅。而巧合的是,今年正是“5·15事件”90周年,事变主谋也是出身海军青年军官;联想到眼下这起突发事件,似乎有些“历史的押韵”的味道在里面了。
大阪朝日新闻报道“5·15事件”
再者,从安倍遇刺现场来看,可能国内民众会比较吃惊,作为前国家领导人、现日本最大政治派阀领袖,其日常安保力度显然有些不足。事实上,这在日本是常态。去过日本旅游的人可能会在日本街头碰到某些政客的活动,只要目睹过现场,就对出现今天这样的暗杀暴力行动就不觉得奇怪。用我们的话来说,安保漏洞实在太多,几乎是一种不设防的状态。尤其跟美国这类国家相比,比如奥巴马卸任后,作为前总统仍享受VIP级别的安保待遇;相较之下,日本首相退任后,就是一个普通的国会议员,鲜有特殊的安保措施。
这也说明这次刺杀事件中比较诡异的一点,根据目前公布的消息,安倍前往奈良辅选的行程其实是前一天、也就是7日刚刚公布的,相当于是临时增加的行程。换句话说,凶手对刺杀安倍的准备时间并不长,甚至说可能并不是一个处心积虑、长期准备伺机而动的计划。
在日本选举季,一些前首相或前高官站在街头路边孤零零演讲的场景是很常见的,日本民众也见怪不怪。比如前首相菅直人,一个人站在车站前演讲,最多有一个助手站在旁边,路人走过甚至都不会理睬。再比如刚退任的前首相菅义伟,不久前在关西地区辅选,场面也没有浩浩荡荡的安保人员。在日本国内,像这类政治选举的辅选活动,属于非国家事务行为,因此一般情况下不会清场。除非是作为首相出来,才可能有这类待遇,如果只是一般政党领导人,参加辅选活动是没有这种待遇的。
而且,正因为是选举季,在这些场合,政治人物更希望展现出一副亲民姿态,跟选民近距离亲切握手、鞠躬感谢等行为就非常普遍。这其实也反映出日本政治文化的一个特点。
当然,这些因素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外界看来如此粗糙的暗杀行动居然能成功,甚至凶手距离安倍本人咫尺之远。
会不会推高投票率?
如果我们观察最近二十年的日本社会,有一个明显的感受是日本民众长期对政治较为冷淡,割裂感很强;若跟近邻韩国相比,这一差异就更明显了。
从近几届参议院选举情况来看,整体投票率不断下降,上一次选举也就是2019年的时候,投票率已跌破50%,这是非常低的参与率。换句话说,普通日本人对政治不敏感也不关心。
安倍遇刺正好发生在参议院选举前两天,事发后,日本总务省很快便做出响应,无计划推迟周日的投开票,保持原来的状态举行选举。
这一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会让选前的社会气氛发生微妙转变。有一种预期是,有可能推高参议院选举的投票率,因为它可能会刺激部分日本国民对国政的关心热情,甚至让此次选票带有某种应援票的意味。这是第一点可能的变化。
更何况,某些自民党人士毫不意外地对此加以利用。例如,参议院议员候选人佐藤启9日上午在自己推特写道:“昨晚我亲自到医院向夫人(安倍昭惠)致上最深的慰问,克服所有悲伤继续前进,我一定会赢得这场选举,请赐给我一臂之力。” 为自己催票的意味浓厚。
截图来自佐藤启推特
第二,事发后在野势力纷纷表态,从主要的反对党立宪民主党,到令和新选组、日本维新会等等,都一致谴责暴力、谴责凶手,大意是虽然政见不同,但对于这种暴力行为必须予以谴责。
其实,在野党也很担心这一事件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边际效应。仅就选举层面来看,本来今年的选举态势就不容乐观,在野势力不大有翻盘的可能性,可以说输得很稳;但即便如此,如果此事再引发民众对自民党的同情票,情况就更不妙了,这是在野党不乐见到的,所以目前态度都比较低调,希望事情能降温。也就是说,客观上自民党的选情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受益。
当然,更不能忽视的是,日本社会的反应,尤其是社交平台上,保守派、甚至极右翼势力开始发声了,还有针对凶手海自背景的诸多揣测等等。假如这个事件为右翼团体利用,成为压制中左翼言论、为其自身政治目的正名,或是从舆论上刻意炒作,引导日本民众往他们期待的方向理解,恐怕就是不太乐观的发展趋势了。所以,已有不少日本政论人士或相对中立的政治人物,表示出了这种担心,呼吁媒体和民众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不要轻易下判断。
而且,可以预见,此后日本官方或媒体也会不断释出新消息,特别是关于凶手的人生经历、家庭背景、是否与某些特定团体或机构有交集,这些消息还引发新一轮的发酵。
谁来填补权力真空?
安倍晋三在自民党内扮演的角色和江湖地位,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谢幕不下台。安倍第二任期内摘得日本战后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这一“殊荣”后,虽然不久便从首相大位上下来了,但他并没有从日本政坛消失,相反异常活跃。外界早有猜测,甚至不排除他内心仍有第三次上台的念想;毕竟与当下世界主要国家领导人相比,他年龄不算很大,不到70岁,客观上也具备“再战”的条件。
如稍稍回顾安倍下台近一年内的表现,不仅对自民党内事务积极表态,也会活跃在海外的一些社会活动中、对区域问题大放厥词。此外,他还毫不避讳地对现任岸田政权的一些施政问题,发表尖锐议论。比如,当前日元贬值加通胀之下,经济政策是否还要继续量化宽松;不久前还“点评”了明年即将退休的日银总裁黑田东彦,大意是在选下一任日银总裁时一定要选一个靠谱一点的,言下之意也就是对黑田不满。可见,安倍虽然身不在大位,但仍在自民党内有较大发言权。
这与安倍在自民党内的另一个身份有关,即自民党内最大派系细田派(清和政策研究会)会长。2021年11月11日,安倍卸任首相后不久,就宣布作为该派系领袖回归,参与政局和政策。显然,安倍的目标是维持自身的政治影响力。
作为党内最大派系领袖,事实上他也有能力变相地控制国会的某些议程和权力的风向,以此来牵制现任首相岸田文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佐证前面的一个猜测,即安倍仍觊觎首相大位。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本月中旬,中巴海军将举行“海洋卫士-2”海上联合演习
2022-07-10 10:19 巴铁 -
布林肯将前往东京悼念安倍晋三
2022-07-10 09:58 -
斯里兰卡总统总理宣布将辞职
2022-07-10 09:43 观察者头条 -
山上徹也被移交检方,罪名改为杀人嫌疑
2022-07-10 09:20 日本 -
这届美洲峰会,为何让美国“后院”造反?
2022-07-10 08:55 这就是中国 -
加拿大政府为一战期间第二建设营遭受反黑人种族主义正式道歉
2022-07-10 08:09 -
美国新增感染38711例、死亡117例
2022-07-10 08:05 美国一梦 -
王毅:中澳关系遇困难,因澳前政府执意视中国为“对手”“威胁”
2022-07-10 07:38 中国外交 -
墨西哥前总统埃切维里亚去世,任内同中国建交、为首位访华墨总统
2022-07-10 07:36 -
乌克兰召回驻德、印度等大使
2022-07-10 07:34 乌克兰之殇 -
王毅会见荷兰副首相兼外交大臣
2022-07-10 07:21 中国外交 -
日本第26届国会参议院选举投票正式开始
2022-07-10 07:17 日本 -
斯里兰卡总统、总理将辞职
2022-07-10 07:17 -
-
称安倍遇袭是自民党咎由自取,日政坛大佬陷入争议
2022-07-09 21:08 -
李克强就安倍晋三逝世致唁电
2022-07-09 20:30 中日关系 -
国家破产,斯里兰卡示威者冲入总统官邸
2022-07-09 19:58 -
王毅晤德外长,用了孔子一句话
2022-07-09 19:34 中国外交 -
美媒竟给安倍配韩国国旗,网民全傻眼
2022-07-09 19:31 -
王毅同布林肯会晤:中方向美方提出四份清单
2022-07-09 18:08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24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178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29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7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17最新闻 Hot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扎心了!日方送特朗普礼物,中国造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
“订单量暴跌,美国进口商巴望着和中国达成协议”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驱逐4岁患癌儿童,“边境沙皇”辩护:没啊,只是驱逐了他们妈妈
-
1.9万元港币现金遭调包,海南酒店方致歉
-
“就算美国从第三国进口,兜兜转转,绕不开中国”
-
申强履新靖江市委书记,前两任均落马
-
特朗普:泽连斯基现在更加冷静,更想达成协议
-
中纪委点名通报三河牌匾改色事件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原来,关税战前美国经济就已“步履蹒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