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尔盖·卡拉加诺夫:这场战争将长期持续,不取决于乌克兰的战事
俄罗斯需要实现虽然虽未宣布但显而易见的目标。
第一,把俄罗斯精英彻底民族化,去掉买办和亲西方的因素和情绪。由于最激进反对派因担心被赶出体制精英而移民海外,因此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做到了这一点。经济施压的外部措施和西方恐俄症也起到作用,产生了“正在殴打我们的人”的效果。然而,但到目前为止,文化和知识的西化问题,即通过西方信息来源感知事件的习惯,依赖来自西方的评估和理论,这个领域几乎还没有被触及。
今天的知识分子,特别是研究社会科学的人,都深受西方世界观的影响。要对知识分子群体进行意识“去殖民化”的强化工作,摆脱外交政策、文化、信息的西方导向。这种转型的涵义不是用反向的、带有攻击性的反西方主义取代之前的西方主义。这样做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任务不同,需要为我们的政治和我们的社会打开更广阔的视野。
西方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下降,所以没必要给予过多的关注。西方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只是一部分而已,而且越来越不重要。但在俄罗斯的信息和知识图景中,几乎没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南非、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甚至中国和印度的人物、现象和事件。需要迅速加强与世界不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扩大东方研究、非洲研究和拉丁美洲知识等学科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第二,国家、公民和企业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内,生活和发展的环境是:日益严重的国际混乱,习以为常的关系中断,经济、信息和人类的去全球化。这就需要完全不同的经济体系,上面是可控的,但下面是更自由主义、更相互联系的。目标似乎已经明确。但进展仍然几乎是自发的,被官僚的惰性阻碍,被精英消极抵抗,他们的利益和心态与之前的体系有关。全社会必须明白,这并不是个别人的主观愿望或雄心壮志,而是在险象丛生的世界为国家和社会而进行的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任务--确保俄罗斯经济最大限度的自给自足。目前不仅面对来自西方的敌意,而且1980-2000年代的全球化模式正在崩溃。社会必须了解,其中原因具有客观性,在过去 15 年(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开始后),西方针对俄罗斯的行动和经济战急剧加速,对全球化模式采取了自杀性手段,经济战从2014年开始,2022年达到顶峰。要让大家理解,全球主义的自由经济政策不仅对俄罗斯不利,而且我们眼见着在全球范围内崩溃。世界各地的相互依存都走向反面。
第四,知识界应该对社会和精英自己的主权化进行系统工作,获得意识方面的独立性。社会科学不可能是超国家的、万应的,这些学科要反映所在国家的精英的利益,以及这些国家的地缘政治和历史特性。我举过很多例子证明过这个论点。还有一个例子。有一种观点曾经认为,未来疆域和自然资源不如金融或数字经济重要,军事的重要性在下降等等,这类说法显然是错误的。专注的是特定的国家和精英群体的需求。领土价值下降的论点主要是海上强国推动的,为了获益,他们有意破坏大陆内部的交往和交通,特别是在欧亚大陆。结果造成俄罗斯疆域之内的互相联系仍然很少,尤其是在西伯利亚,连接我们与亚洲的“南北”走廊严重欠发达。这是不加批判地引入外国有害思想的另一个例子。不久前,包括我们在内的人几乎普遍相信,经济全球化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俄罗斯版麦当劳重新开业 图自路透社
全球化的要素——金融、能源、商品、信息、经济联系——不会完全消失,但会被削弱。全球化要素在政治和经济民族化和区域化的浪潮面前退却。未来十年真正的全球性问题实际上不会在国际层面上得到解决。最激烈的竞争会使这些问题变成次等问题甚至被遮蔽。亨利·基辛格在大约 25 年前提出的悖论完全正确:问题的全球化已经出现,但解决问题的工具却在国家范围内。尽管如此,也要在智力和组织方面做好合作的准备,首先在“世界的大多数”合作框架内。有朝一日,这可能会成为与西方积极互动的基础,但也是一个无限遥远的前景。
要解决上述问题,包括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但不能是新的思想统一。苏联时期我们经历过,是苏联俄罗斯失败的原因之一。我们根本不知道也不了解现实世界。全面的谎言,真相的隐瞒已经导致了我们之前的失败。例如,在日俄战争期间。现在,西方的政治正确和“取消文化”正在导致思想和政治的贫乏。有必要保持讨论自由和智力创造的自由。要对自己、对社会、对当局说实话。这的确很难,特别是在与我们曾经在许多方面都仰望过的那个世界公开对抗,以及国内政治体制不可避免的强硬化的态势下。但这项任务必须系统地解决,包括用行政手段。否则,我们将再次失败。
必须有效加强当局与社会、行政机构和思想精英之间相互反馈系统。曾经的沟通欠缺在军事行动的第一阶段起到了负面作用。社会上大部分人尚未对采取的措施做好准备,不理解采取措施的必要性。如果反馈工作顺利,一些错误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几年前,2014年“俄罗斯之春”的热情没有被充分利用,包括当时基辅及其西方支持者的不知所措。我个人认为, 2017-2018 年就有必要激化问题,当时已有战争危险了。另当别论的是对一些邻国的专业判断,这些邻国是我们政策的优先选项,需要深入、准确地了解当地进程。似乎,对乌克兰情势的评估就不准确。
我不止一次地说提出新“俄罗斯思想”的必要性,一种全民的意识形态,包括在这本刊物上。现在尤其迫切需要,不仅是为了调动社会的精神力量,而且可作为内政和外交的实用工具。自伟大的卫国战争以来,这种思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可能提出。在顿巴斯,俄罗斯的多民族人民的代表在英勇地并肩战斗,前赴后继。在这种情况下,之前曾担心“俄罗斯思想”有可能成为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反国家意识形态,这种担心就显得多余了。
于世界而言,俄罗斯思想更加鲜明。我们是多文明的文明,是反新殖民主义的桥头堡,是多种文明和文化自由发展的保护。我们主张人人有权按照自己的原则和习俗生活,反对任何霸权或宣称接近终极真理。我们目前反对西方的扩张及恶的斗争,集中在乌克兰,这是一场为了建立新的公平世界秩序而进行的斗争。几乎所有这些理念都被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以这种或者那种方式提到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只需列出它们,并目标明确地前行。
当然需要新的外交政策。俄罗斯以特别军事行动的方式解决最严峻的安全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在战术上削弱了它在世界大舞台上的地位,使它被迫将资源集中在乌克兰和欧洲方向上。但这也是必要且不可避免的方式。我们在为过去的幻想和精神上的懒惰付出代价。如果军事行动以成功告终,那么莫斯科在世界上的地位将实质加强。首先,降低西翼的脆弱性。其次,也可能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将向世界宣告,自己是一个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改变整体力量平衡并决定世界政治方向的国家。
接下来的外交政策应主要服务于内政。
俄罗斯已经起到并仍将起到把世界从西方强权中解放出来的作用。
但是,一直为大家堵枪眼是没有意义的。是时候意识到一个简单的,但与我们而言相当新颖的想法了。俄罗斯对形成世界新秩序的最大贡献在于,在世界动荡的情况下成功发展自身并保证欧亚大陆的稳定。外交政策战略与其更多地着眼于经济利益(尽管不能没有经济利益),不如更多地着眼于在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条件下,确保国家内部发展。
我再说一遍,在与世界重要组成部分——西方进行长期系统性对抗的背景下,所有这些问题都将无解,如果当局和社会不进行意识形态和组织方面的动员。现在的问题只在于,这种动员应该是怎样程度。当局或者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敢说“没有战争的20年”结束了。他们已经把战争强加于我们,这是一场生存之战,我们必须赢得战争。如果我们坚持不住了,退缩了,他们就会彻底击垮你。
过去四十年的经历令人沮丧:有太多的东西我们无法理解,或不想理解。我们犯了错。尽管如此,我们不仅生存下来,而且还开始获胜。让我们吸取教训,鼓足干劲儿,发展俄罗斯文化的开放性,今后我们还能继续获胜。尽管挑战很大,且非同寻常。要放眼未来,当然,还要恢复俄罗斯的血气方刚。
【本文原刊于9月1日《全球事务中的俄罗斯》网站,中文译文刊登于微信号“远东瞭望”。】
- 原标题:卡拉加诺夫谈未来的俄罗斯--从“非西方”到“世界的大多数”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普京回应莫迪:理解你的担忧,将尽快结束冲突
2022-09-17 08:48 俄罗斯之声 -
特例?联大单独允许泽连斯基以录制视频方式参与一般性辩论
2022-09-17 07:36 乌克兰之殇 -
习近平结束访问回到北京
2022-09-17 07:19 中国外交 -
美国新增感染78332例、死亡536例
2022-09-17 07:17 抗疫进行时 -
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撒马尔罕宣言(全文)
2022-09-17 07:14 中国外交 -
身穿“奥斯维辛骷髅头”服装冲击美国国会,他被判75天监禁
2022-09-16 23:14 美国政治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拥有21个顶级科技集群,与美国并列第一
2022-09-16 22:50 -
欧洲汽车销量增速13个月后终转正,美媒泼冷水
2022-09-16 22:29 汽车工业 -
普京邀请莫迪访俄
2022-09-16 22:03 -
“白宫,一群伪君子”
2022-09-16 21:09 美国政治 -
颁奖时“抢戏”,美著名主持人道歉
2022-09-16 20:39 -
“各国央行同步加息,将对发展中国家造成毁灭性后果”
2022-09-16 19:52 -
卢甘斯克政府大楼发生爆炸,总检察长丧生
2022-09-16 19:45 乌克兰之殇 -
朔尔茨:德军必须成为欧洲装备最好的武装力量
2022-09-16 18:59 德意志 -
习近平出席上合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2-09-16 18:27 上合组织 -
怕被断供,德国又对俄能源巨头下手
2022-09-16 18:09 德意志 -
习近平出席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小范围会谈
2022-09-16 17:48 中国外交 -
外交部回应日遗化武问题:早日还中国人民一片净土
2022-09-16 17:34 -
“汽车迷”拜登发文推广电动汽车,然而配图…
2022-09-16 17:02 -
拜登怒了:这很不美国
2022-09-16 16:48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33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5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19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匈牙利经济部长:这一点美国无法与中国匹敌
-
“韩总统大选前跟美国谈不成”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