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尔盖·卡拉加诺夫:这场战争将长期持续,不取决于乌克兰的战事
与西方的关系
西方的巨大敌意产生的原因,不仅是俄罗斯拒绝按旧规则行事,以及西方想阻止世界力量的重新分配,或者说欧洲人害怕回归传统次大陆的必然性,包括军事竞争方面。首先是西方世界的内部动机。他们需要把俄罗斯树立成敌人,并团结起来应对,这样就可以在失败的情况下保留住精英的权力,经济、社会和政治组织模式日益衰微,他们是在这套组织中成长起来的,而这套组织正在崩溃。
西方不可避免的尖锐危机将中断反俄“共识”,引领一些精英集团和个别国家克服全面对抗的局面。 但另一方面,结构性问题又会为了转移人们对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注意力,结果会让问题更加复杂。 在可预见的未来,西方(希望个别国家除外)是一个充满敌意、而且完全没有能力谈判的对手,他会要求划界和遏制俄罗斯。
有一个问题比较特殊,即在文化上保持距离,考虑到 300 多年来俄罗斯精英对欧洲的倾慕,以及500 年来欧洲的西方文化对日渐崛起的非西方文明的渗透。我们的出路可能是:我们是集多种文明于一身的文明,是“世界的世界”,而且作为古典欧洲的最后堡垒之一,因为大部分欧洲已经在“旧世界”消亡。无论如何,俄罗斯继承的欧洲文化的遗产,并不是俄罗斯文化多向度和文化多样性政策的妨碍,而是其支柱和前提之一。毕竟,欧洲在其最好的时代和最佳表现期,努力打开了新的世界视野。从鞑靼-蒙古身上我们继承的是宗教宽容性和文化开放性。我们与欧洲人的不同在于,我们在建立帝国时没有去摧毁,而是吸纳了当地的文化和精英,早在欧亚主义理论提出之前就成为欧亚人。应该说,之前那些压迫伟大亚洲文明的国家,将“亚洲主义”的羞耻感强加给我们,而现在“亚洲主义”则代表成功。
了解以下内容极为重要。这场冲突只存在于当前的西方建制派之中,建制派是在过去四十年的全球化中成长起来的。但对西方国家而言,这场冲突并非命中注定的。当然,近几十年的“自由的全球帝国主义”对建制派极为有利,如果没有冲突,他们也可以过的不错,虽不奢华,但更平静,不会卷入其绝大多数公民不需要的危险和冒险之中。
从理论上讲,在未来(大约 10 到 15 年)我们可以期待关系的相对正常化,前提是以国家利益为前提的精英获得权力,并且这些人承认俄罗斯国家的利益。必然出现的更加威权政权的体制也可能带来额外的危险。即使出现积极的发展态势,也回不到相对可预测的过去。
应该主要依靠自己,以及那些与俄罗斯互动并从中获利和受益的国家,还有那些以国家利益为导向,而非以超国家利益甚或违背国家利益为导向的精英。幸运的是,这样的国家很多,而且还会更多。
俄罗斯国防部此前公布的在哈尔科夫地区增援视频的一部分 图自欧洲通讯社
乌克兰问题
未来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别军事行动的结果,其最终目标尚有待确定。保卫顿巴斯、“解放”乌克兰东部和南部,这些目标是显而易见的。“去纳粹化”(或消灭侵略性民族主义)只有在完全占领乌克兰领土并进行政治清洗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这项任务(即使在俄罗斯的最强硬政权下)在当今世界也很难实现,而且这有背我们人民的基本价值观。
必将实现的是彻底且强硬的非军事化,不可能是别样的,还有乌克兰国家的中立、东部和东南部的“解放”和恢复是可以实现的。但要达到这个目的,俄罗斯就需要在政治、伦理道德和经济上做长期军事行动的准备,不断平衡西方的升级,包括达到有限核战争的水平(如果没有这样的威胁,美国和西方未必会退缩,并同意临时休战以外的协议)。要想“解放”全部或者更多的乌克兰领土(加利西亚和布科维纳除外),就要进行长期动员,战事成本急剧上升,会牺牲更多的人。
中期来看,存在社会产生疲劳的风险。战争疲劳是 1917 年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回忆历史,并非危言耸听。如果乌克兰的战斗不以胜利告终,就会失去民众对最高权力的信任,现行政治体系和国家本身的公信力将受到损害。新的 1917 年 2 月的几率会上升,这是自 17 世纪动乱时期以来俄罗斯政治史上最大的悲剧。1991 年 8 月,至少有一部分精英(既有党内的,又有党外的)准备夺取政权,结果很糟糕。当前风险与 20 世纪末的风险之间的差异在于:当时西方世界没打算伤害俄罗斯,不相信俄罗斯能够复兴为世界大国。但俄罗斯做到了。现在,如果我们绊倒了,他们会尝试彻底打垮俄罗斯。
正如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所言,1917 年 2 月,精英的背叛是事件的催化剂。现在这种可能性还不大,因为克里姆林宫近年来的状况和政策促进了精英的“民族化”。但对社会提供长期支持并非易事,尤其在经济战导致生活水平下降的情况下。西方的生活水平也在下降。尽管如此,也不要赌西方会先摇摇欲坠。我们回顾一下 1916 -1917 年的历史,当时德国人正在输掉战争,陷入社会深渊,但俄罗斯却先倒下了,由于俄罗斯内讧,德国总参谋部就培育出了布尔什维克。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要在国内进行调整,在国内进行动员,将当前与西方(包括乌克兰)的冲突宣布为“新的卫国战争”。但这种氛围的改变可能会使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局及国家疏远,因为他们已经过上了相对富裕、舒适的生活,在此之前则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穷困。
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领土“解放”后,就可以开始谈休战问题。尽管尚不能达成相对稳定的和平协议。此外,只有在共同协议的框架内才有可能实现,包括建立一个新的欧洲/欧亚安全体系。其轮廓尚未显现,其潜在参与者也没有相应的准备。
无论如何,无论乌克兰的局势如何,在世界冲突和混乱状况越来越普遍的背景下,都应该做好与西方进行长期(约十五年)此起彼伏对抗的准备。
不孤立的堡垒
俄罗斯要活下去并转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新的国家和社会组织能力。必须进行动员。动员的本质首先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鼓励内部的经济、技术、智力、精神和人力的发展。当然,被排除在一些国际机制之外会造成障碍。但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另辟蹊径的想法,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集中和引导资源,摆脱外方合同方对己有利的系列限制。
未来用“俄罗斯堡垒”这个隐喻也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它预设的是自我隔离、自给自足的情况。但自我隔离本身也是一种威胁,历史规律已经印证。在经济战中,对手就是要把俄罗斯国家推到闭关自守的地步。
我们理解的“堡垒”,首先是牢固的防御,以应对周围的混乱世界,促进自主选择,决定与谁以及如何做事儿。
事情是必须要做的——俄罗斯不能关闭与“世界的大多数”合作的大门,包括智力方面的合作。也包括那些准备进行建设性互动的西方国家。这样的国家一定会有的。
- 原标题:卡拉加诺夫谈未来的俄罗斯--从“非西方”到“世界的大多数”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普京回应莫迪:理解你的担忧,将尽快结束冲突
2022-09-17 08:48 俄罗斯之声 -
特例?联大单独允许泽连斯基以录制视频方式参与一般性辩论
2022-09-17 07:36 乌克兰之殇 -
习近平结束访问回到北京
2022-09-17 07:19 中国外交 -
美国新增感染78332例、死亡536例
2022-09-17 07:17 抗疫进行时 -
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撒马尔罕宣言(全文)
2022-09-17 07:14 中国外交 -
身穿“奥斯维辛骷髅头”服装冲击美国国会,他被判75天监禁
2022-09-16 23:14 美国政治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拥有21个顶级科技集群,与美国并列第一
2022-09-16 22:50 -
欧洲汽车销量增速13个月后终转正,美媒泼冷水
2022-09-16 22:29 汽车工业 -
普京邀请莫迪访俄
2022-09-16 22:03 -
“白宫,一群伪君子”
2022-09-16 21:09 美国政治 -
颁奖时“抢戏”,美著名主持人道歉
2022-09-16 20:39 -
“各国央行同步加息,将对发展中国家造成毁灭性后果”
2022-09-16 19:52 -
卢甘斯克政府大楼发生爆炸,总检察长丧生
2022-09-16 19:45 乌克兰之殇 -
朔尔茨:德军必须成为欧洲装备最好的武装力量
2022-09-16 18:59 德意志 -
习近平出席上合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2-09-16 18:27 上合组织 -
怕被断供,德国又对俄能源巨头下手
2022-09-16 18:09 德意志 -
习近平出席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小范围会谈
2022-09-16 17:48 中国外交 -
外交部回应日遗化武问题:早日还中国人民一片净土
2022-09-16 17:34 -
“汽车迷”拜登发文推广电动汽车,然而配图…
2022-09-16 17:02 -
拜登怒了:这很不美国
2022-09-16 16:48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37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04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2见完泽连斯基,特朗普:普京也许只是在敷衍我 评论 307最新闻 Hot
-
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
印巴再交火,印度未事先通知突然开闸放水
-
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
“最美通缉犯”出狱直播当网红?抖音:已封禁
-
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
智方被曝阻挠中方天文台项目,“这不自相矛盾吗?”
-
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
“美国人,包括一些共和党人越来越不满意特朗普”
-
世博会又出岔子了……“飞行汽车”表演时掉零件,被长期禁飞
-
“萝莉岛”关键证人,曾说不会自杀的她“自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