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修·布洛斯、罗伯特·曼宁:搞“自由世界独占的全球化”绕开中国,是一厢情愿
打造价值观主导的全球化,“拦路虎”在美国国内
当范亚伦呼吁回归到一个部分全球化、由价值观维系的贸易体系时,他也忽视了美国国内越来越多的阻碍因素。拜登总统也许放松了特朗普时期对欧洲盟友加征的钢铝关税,但他提出“买美国货”的口号,并通过联邦政府采购支持美国制造业,同样激怒了欧洲盟友。拜登政府为工会化的美国车企提供电动车补贴,也让美加墨自贸协议的伙伴感到沮丧。不过,尚不清楚近期通过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会如何落实这些补贴。
拜登政府的种种行为,让韩国与日本这些美国最亲密的贸易伙伴,都感到反胃。美国政府一直在鼓励日韩车企在美国本土建厂,给人留下一种印象:美国正变得越来越贸易保护主义,哪怕是对盟友也一样。
更糟糕的是,拜登政府内部分裂,导致几乎无法达成任何新的贸易协定。近期一篇“政客”网站的文章描述,来自亚洲的盟友与伙伴国家,迫切希望美国在贸易问题上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拜登政府却因为种种困难,迟迟拿不出一套与亚洲国家发展贸易的完整战略。
拜登政府内部存在三方分裂,其中一角是贸易扩张主义者,他们希望通过签自贸协定,进一步拉近美国与亚洲的关系;其次是更加照顾劳工的一派,希望用关税和进出口配额来保护美国工人;最后一派则担心与中国的经济脱钩,可能伤害政府解决通胀与降低供应链瓶颈的工作重心。哪怕是范围相对较小的主张,比如数字贸易协议,都遭遇了内部反对。美国贸易代表处希望发起对中国的产业补贴审查,也被拜登政府否决。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与印度工业与商业部部长皮尤什·戈亚尔见面,戴琪属于白宫内贸易问题上的“劳工友好派”,但依然受到牵制
接下来,还有越来越反贸易自由的美国国会。支持特朗普主义的共和党人与民主党中的进步派,根本不接受重拾《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任何努力,他们也不允许美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两党依然在为后一件事开战,把贸易协议视作美国工人流失、制造业工作消失的罪魁祸首,事实上,科技进步才是影响工作岗位增减的主要因素。这个问题导致美国劳动力市场上,职业技能错配的问题进一步恶化,也是为什么美国还有约1000万个工作岗位无人问津的理由之一。
一方面,美国政府无力推动任何新的贸易协议;另一方面,是美国国内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主义。人们很难想象,一个基于“自由世界”的自贸协议如何能变为现实。这样一份协议,虽然看上去符合拜登政府反华、支持民主的议程,在越来越敌视中国的国会也许能收获共识,但它也意味着,这届政府在过去仅能通过小型提议的基础上,需要打造一份规模前所未有的大型贸易协定。
相比重建全球贸易体系,美国当前的政治失序是同样严肃的问题。范亚伦呼吁建立一个自由世界贸易体系,其根本问题在于,我们不可能抛下现实的包袱,另立炉灶、从头开始。
结论
全球贸易体系的未来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范亚伦好心地描绘了几种可能出现的场景。几乎可以肯定,世贸组织的作用将会削弱,也许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会在特定领域持续发生。但最有可能的是,未来不会再有新一轮全球多边贸易谈判了。贸易自由化已经更多地集中在地区内部,或者是基于跨区域的形式,比如美国与日本的经济伙伴关系协议。
尽管如此,由于世贸组织近乎普遍的成员国体系(覆盖了96%的全球贸易份额),且拥有广泛而独有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世贸组织在维系一个基于规则的贸易体制当中,依然发挥着关键作用。不过,如果世贸组织要继续发挥影响力,就必须在成员国认证、争端解决机制两方面进行重大改革。
一段时间以来,地区贸易抱团、供应链重组的趋势显示,未来最可能发生的场景,是由世贸组织与联合国的标准定义机构,在各地区同意的基础上,创建一个松散的全球贸易规则保护伞。然而,贸易与金融持续碎片化的趋势,依然可能发生。在钢铝等受管制的关键行业,保护主义正在抬头。正是由于范亚伦强调的吉尔平观点——经济因素能够撬动政治——我们也不能排除一种可能,今天的威权国家明天摇身一变,成为市场导向的民主国家。因为长期来看,逐渐扩大的中产阶级这类内部力量,将会呼吁更多政治参与和自由化。
基于意识形态选边,重新规划全球贸易,并排除世界最大的市场与贸易国(中国),所面临的阻碍不仅来自美国贸易政策的惰性,也包括强劲的市场力量。今年2月,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联合声明,承诺加强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与中方“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合作。这当中已经透露出些许迹象,即对“仅限民主国家”的全球经济体系提法,未来将有针锋相对的回应。类似的,北京也提出了一份全新的全球安全倡议。
今年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北京会面,双方同意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 图自:新华社
美国与中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贸易与投资网络。中国市场对美国种植玉米与小麦的农民,有巨大吸引力。美国的页岩气生产商,也渴望进入中国的液化天然气市场。波音公司享受着中国庞大商业航空市场的份额,高通等公司也在向中国出售手机上的低端芯片。这一切都不涉及什么国家安全风险。一个绕过中国、偏袒自由主义的全球化贸易秩序,将违背让美国公司与消费者获益的市场力量。
中美战略竞争,正让美国与中国在认为存在国家安全风险的领域,尤其是科技领域,互相启动脱钩。然而在目前的形势下,对一个主要由经济因素主导的全球体系进行修补,哪怕存在各种问题,看起来依然是最合理的策略。最后,考虑到更深远的系统性结果,有必要牢记亨利·基辛格最近的警世之言:“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不应该成为对抗的主轴,除非我们已准备好把政权更迭作为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神十四乘组将于近日返回
2022-12-02 17:32 航空航天 -
人类首次用量子计算机模拟全息虫洞
2022-12-02 07:52 科技前沿 -
天宫6名航天员如何共同工作生活?
2022-12-01 20:28 航空航天 -
中兴:强烈反对美国FCC决定,或采取法律手段捍卫权益
2022-11-30 13:09 TMT观察 -
神舟十五号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2022-11-29 20:01 航空航天 -
神十五乘组亮相,简历公布
2022-11-28 11:00 航空航天 -
明日出征!神十五飞行乘组确定
2022-11-28 08:59 航空航天 -
神舟十五号完成发射前全区合练 各系统准备就绪
2022-11-27 14:32 航空航天 -
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发射计划公布
2022-11-26 17:19 航空航天 -
我国首台大推力重复使用液氧煤油主发动机试车成功
2022-11-26 16:58 航空航天 -
宇航员负责项目涉嫌造假,日本宇航研发机构道歉
2022-11-25 22:32 日本 -
中国将实施地外天体防御任务
2022-11-24 21:33 航空航天 -
国产手机密集上新,旗舰影像为何遭到“下放”?
2022-11-24 20:39 手机 -
嫦娥五号月壤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2-11-24 16:43 嫦娥奔月 -
首次对比Mate系列,荣耀CEO称想与华为旗舰同台竞技
2022-11-24 13:57 手机 -
知情人士:世卫拟将猴痘改名为“M痘”
2022-11-23 21:55 医学 -
vivo发布新品,高管:上一代保值率仅次于iPhone
2022-11-23 13:20 手机 -
网络攻击直逼工业生产一线、损失以秒计算,如何应对?
2022-11-23 09:27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空间站将为空间太阳能电站提供在轨技术验证
2022-11-22 18:47 航空航天 -
我国用于载人登月的新一代载人火箭将于2030年前完成研制
2022-11-22 14:34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