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宏斌:供需两侧双管齐下 三季度中国经济有望企稳回升
关键字: 两会降准中国经济供给侧需求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地方债务人民币汇率房地产因为现在我们面临的状况是全球经济需求乏力,在需求不好的情况下用贬值去刺激出口,这种效果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那么理想。
另外一方面,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汇率政策会牵涉到全球经济,这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而且我们又是G20主席国。
不过这没关系,就货币政策而言,其他国家利率已经降到零了,量化宽松已经做了好几轮了,而中国传统的降息降准的空间还是有的。况且现在通胀无忧,通缩的压力还在不断显现。
观察者网:一线房地产已经开始疯涨了,我们的降准降息,会不会加大资产泡沫?而且降准降息也会加大货币贬值的压力。
屈宏斌:货币政策是个总量政策,虽然强调精准,但是实际上很难做到完美调控。但是,不能因此就不做。
目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还是在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上,这是我们宏观政策的主要关注点。
2月29日央视节目中的购房者称:上海房价8个月涨500万, 干30年不如买房来钱快
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涨起来了,值得关注,但是还是要关注主要矛盾。
我们的目标是,尽量在解决实体经济困难和防止资产泡沫膨胀之间做到平衡。
我为什么强调要让债券市场发挥作用?因为债券市场可以更有效的吸收流动性。比如降准之后,新增的流动性,可以通过政府发市政债,去支持地铁建设项目。避免流动性在金融体系里,自我循环。
这些都值得改善,不是说我们担心资产价格上涨,就不能降准了。
我们在讨论经济政策的时候,尽量用一些客观的评价,避免用带有褒贬意义的词。国内货币宽松政策、财政刺激政策都有点被妖魔化了。把货币宽松比作放水,给它贴上标签,人们就觉得降准降息,就是不好的政策。
政策没有好坏,它是中性的。就好像是工具箱里面的,有大起子和小起子。不能说小起子好,大起子就不好。
古今中外的货币政策,就是逆周期调整总需求的一个政策工具,它的本份就是保持经济相对稳定,在经济过热的时候,货币紧一点,加加息,纾解一下流动性。
当经济下行的时候,人们信心不足、预期不足的时候,放松货币,促进需求保持平稳的经济走势。
此外,有人担心,降准降息也会加大货币贬值的压力。我认为对此也不必多虑,因为对于资本的外流,我们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政策和措施来应对,比如最近的一些临时管制。
如果我们能在稳增长方面更加果断一些,包括降息降准及时出台,这会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各界对未来经济的信心。大家信心上去了,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的压力就会变小,降低货币贬值的预期。
经济不景气 是做公共投资的最好时机
观察者网:除了货币政策,我们还应该有其他政策选项。
屈宏斌:对,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是很有必要的,但光依赖货币政策是不够的。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下行压力,需要综合性的配套政策。
在需求管理方面,我们需要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可以进一步有条件地增加。中央的文件以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的几次讲话,都提到了,今年的财政赤字会有所增加。
此外,财政政策在降低企业的成本方面,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
除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外,还有比如减税费,这条可能更为迫切和关键;比如适当地减少五险一金,这些都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缓解企业困境,有利于稳定预期,增加信心。我认为这是我们未来政策的一个着力点。
第二个着力点在于补短板方面,财政政策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包括我们一些民生工程,比如说城市地铁、地下网管、雾霾治理、水清洁项目等,我们有很多短板和空间需要去弥补,这些政策都是需要公共投资来完成的。
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在企业普遍盈利不好、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加大这方面的投资,而且这些都是早晚要做的民生工程,而且还有利于当前的需求管理,有利于将经济维持在稳定合理的区间,同时增加未来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我们建成小康社会。
比如说雾霾治理,对于小康社会来说就是一个短板。
观察者网:你提到这么多的短板,财政政策的支持要加大力度,钱从哪里来,地方债务问题又是另一个让人担忧的话题。
屈宏斌:的确,地方政府的房地产市场面临去库存的压力,以及地方债务压力。要让地方政府增加有效供给、补短板,就要给它们以更市场化、更透明化方式去融资的渠道。
不仅仅是目前的债务置换,因为置换只是调整已有的债务结构而已。因此,我们确实需要再给地方政府一些空间,让它们有能力去支持这些项目,我想这方面至关重要。
而且我们目前储蓄率还比较高,在工业投资需求比较疲弱的情况下,应该适当增加地方融资发债,让地方政府可以以较低的成本从事公共项目的建设。
我认为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窗口。如果说等经济好了,再去做这些,就会出现挤出效应,成本就会上去。
我想强调的是,在需求管理方面,除了货币政策外,财政政策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财政政策还是有一些空间的,我们的财政赤字仅仅2%左右,而且地方政策的债务规模总体上还是可控的。
当然我们地方的财政支持,需要更加透明化、市场化。未来,要继续推进基建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减少基建投资中的跑冒滴漏。
另一个和财政有关、和供给侧改革去库存有关的政策,既属于供给侧改革、又能起到拉动需求作用的是:如何将农民工市民化,和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去库存很好地结合起来。
这里面要避免一个误区,就是指望农民工通过自己购房去“去库存”,这是不现实的。
观察者网:安徽等地已经出了相关政策,鼓励农民退出宅基地去城市买房。
屈宏斌:这个不现实。因为大多数农民工没有这个购买力。如果通过鼓励农民退出宅基地的办法,就业又不能得到保障,会比较危险。
一个比较现实的解决办法就是,考虑把农民工纳入城市保障房的覆盖范围之内,这就需要结合财政、通过财政上的适当融资来解决。
在目前有房屋库存的情况下,政府以成本价或折让价去购买这些卖不掉的库存,然后将其转化为廉价的公租房,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当然,这就涉及到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就是要通过财政政策了。
这些政策可以解决库存问题,可以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并推动城镇化。还有就是户籍改革,在经济低迷的时候做,这个时间点比较好,可以增加有效需求。
国际经验表明,要解决城镇化、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通过政府廉租房是一个必然选择,没有别的路可以走,这方面需要有一些详细的举措。
总结来看,把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减税费、增加公共投资,以及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等结合起来,做得好,我们就能够使经济保持在合理向好的区间,缓解通缩压力,同时能为结构性改革赢得时间和空间,也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更有力的条件。
我们认为,如果供给侧、需求侧两端发力,这些政策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中国经济会重新走上中高速增长轨道。从当下的政策信号来看,我们估计,三季度中国经济有望见底回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更多精彩,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羽扇观经”(ID:guanchacaijing),重磅财经新闻深度解析,专业、有趣、有思想。资本长袖善舞,事关你我她!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近7成美企CEO担忧:这就是“特朗普衰退” 评论 66特朗普“金主”们坐不住了:回头是岸! 评论 185特朗普否认“暂缓”,美股“过山车” 评论 122“华尔街听信特朗普,代价惨痛” 评论 155最新闻 Hot
-
“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太强了,我们至少要投150亿美元”
-
近7成美企CEO担忧:这就是“特朗普衰退”
-
扛不住了?特朗普团队激辩…
-
“为何没有集体反击特朗普?各国陷入了‘囚徒困境’”
-
以总理当面承诺“消除逆差”,特朗普:不打算暂停关税
-
美媒打脸特朗普:错,错,错
-
“美财长飞到佛州劝特朗普:你得改,否则市场还要跌”
-
特朗普“金主”们坐不住了:回头是岸!
-
出租房暗藏非法代孕活动?杭州市卫健委通报
-
开始了!“停止向美国发货”
-
中方:听到这位副总统说出这话,令人诧异,也感到悲哀
-
“反制快狠准,中国早已厉兵秣马”
-
广州又一地宣布:生育三孩,一次性申领5万元
-
距开幕不到一周,日本世博园区又查出爆炸风险
-
特朗普生日当天搞阅兵式?白宫回应
-
欧盟还在“被害妄想”:如果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