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榷树:12万人走上街头送别,莱希在伊朗民众心目中地位如何?
最后更新: 2024-05-24 10:00:52当地时间5月23日,伊朗已故总统莱希等直升机事故罹难者的遗体送抵拉扎维呼罗珊省马什哈德,这里也是他的故乡。上万民众参加游行,向莱希等人做最后的告别。
举国哀悼期间,伊朗总体社会氛围如何?民众如何看待莱希总统骤然离世对国内政治的影响?观察者网与定居德黑兰的文博工作者邱榷树先生对话,带来他的观察。
【文/观察者网 郭涵】
观察者网:据您的观察,莱希总统葬礼期间,伊朗社会的总体氛围如何?
邱榷树:伊朗社会有支持体制也有反对体制的人。支持者大都会上街参加悼念,我看到报道是有整整12万人走上街头送葬。
当然,也有一些反对体制的人,为了发泄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抱怨经济状况,会在那里“庆祝”,但这些人只占一小部分。大多数民众的态度比较淡定,因为莱希之上还有最高领袖、宪法监护委员会和专家会议等整个决策层,并没有因为这次事故受到任何影响,所以民众心理上并不预期会出现比较大的变故。
至于说莱希总统的国葬规格问题,一方面,莱希被安葬在他的家乡圣城马什哈德。而伊朗地位最高的那一层领导人(包括开国元老),按惯例会安葬在德黑兰的霍梅尼陵墓旁边,比如第4任总统、伊斯兰革命的核心人物拉夫桑贾尼。
莱希总统的葬礼应该说还是遵循伊朗定制,生于斯、葬于斯。比如之前殉职的苏莱曼尼将军葬在了故乡克尔曼,上个月在伊朗驻大马士革领事馆空袭中殉职的伊斯兰革命卫队准将扎赫迪,也葬在了故乡伊斯法罕。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习俗。
当地时间5月22日,德黑兰大量民众走上街头,参加总统莱希等直升机事故遇难者的遗体告别仪式 图自:视觉中国
观察者网:伊朗国内怎么看待莱希总统的执政功绩?
邱榷树:包括西方媒体一直渲染莱希总统的所谓“污点”是上世纪80年代末,他在担任司法系统公职期间,强硬通过了对“异见人士”的死刑判决,被认为执行力很强。不过这件事很复杂,应该分两面看。
一方面,这批“异见人士”大多是反对伊朗巴列维政权的左翼人士。当初普遍是一些比较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下基层搞动员、联系群众的能力不强;而当时的伊朗国内宗教势力,既有影响力,又有基层动员能力。于是,这些左翼人士试图通过拉拢、利用伊朗的宗教势力,即所谓“红与黑”的结合,来实现革命、赶走国王,然后再由他们自己执政。其想法跟1905年的伊朗立宪革命很类似。然而,他们在后续的权力斗争中败给了宗教势力,自己也身陷囹圄。
而至今流亡在伊朗境外的反对派势力,大多是巴列维国王的支持者。这些人内心并不同情当初遭到处决的左翼人士,所以,虽然西方媒体表面上大肆炒作莱希过去的司法任职经历,试图证明所谓“残暴”,但是,那批伊朗反对派并没有因此对莱希抱有特别负面的看法。
如果说,伊朗民众对莱希的执政有不满意的地方,即认为2021年的总统选举有“保送”的嫌疑,因为当时的宪法监护委员会把一些有能力的候选人都卡掉了,导致莱希得罪了一部分伊朗保守派内部的实干派人士。不管是保守派还是改革派,许多人都不愿意加入他的内阁。
尽管如此,莱希总统在执政期间还是非常勤劳,每周都要下基层慰问、视察。这也给基层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
5月19日遭遇直升机事故前,莱希出席了伊朗与阿塞拜疆边境一处水坝的落成仪式
但另一方面,现在还很难准确评价他执政留下的遗产。在莱希的任内,伊朗经历了一轮由“向外看”到“向内看”的转变。包括外交领域,他与前任鲁哈尼政府的执政逻辑完全不同。鲁哈尼时期的伊朗政府认为,所有经济问题都是美国制裁造成的。因此,必须通过与美国谈判来解除制裁,经济上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而在最高领袖的指引下,莱希认为伊朗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内部腐败与低效,不是美国的制裁,应该专心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发展自己。所以莱希任内在同美国谈判时立场更加强硬。
那么他任内经济路线调整的成效如何呢?我在伊朗跑一些展会观察到,近几年来,伊朗许多国有企业得到了发展,出现了很多民族企业家,企业开始生产伊朗过去无法生产的东西,需要从周边国家进口的东西也相对少了。
不过,这一轮民族企业发展的成效,在短期内无法完全体现。假设莱希总统能完成8年任期,估计到时候会更充分地体现出来。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伊朗民众对经济状况改善的印象不深。大家还是对经济形势有抱怨,外汇一直在涨,本币贬值。但应该把责任全归于莱希政府,而不考虑前任政府遗留的问题吗?这样说也不公平。
总体来说,伊朗民众的感受比较朴素直接。比如,尽管伊朗政府出台了一些扶植民族企业、民族资本的政策,但是周期很长,民众没有直接感受到。他们对政府表现的态度就会比较冷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我没要求对华加税,反而被吓一跳”
2024-05-24 09:19 -
伊朗发布首份直升机事故调查报告
2024-05-24 07:42 伊朗局势 -
美众议长“执意邀请”他去演讲,国会吵翻了
2024-05-23 23:19 巴以恩仇录 -
“近300架波音飞机面临空中爆炸风险”
2024-05-23 23:19 波音危机 -
“不可接受,匈牙利不执行”
2024-05-23 23:12 巴以恩仇录 -
伊朗总统莱希的葬礼在马什哈德举行
2024-05-23 22:48 伊朗局势 -
普京签署总统令,允许使用美国在俄资产补偿俄方损失
2024-05-23 22:32 俄罗斯之声 -
“布林肯催了:美武器攻俄禁令,得赶紧解除啊”
2024-05-23 22:25 乌克兰之殇 -
“中国大到无法被忽视,投资者必须在那里做生意”
2024-05-23 22:02 -
15年来首次,“但若非中国,美议员懒得关注”
2024-05-23 21:16 非洲之窗 -
丁薛祥出席中国-海合会国家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
2024-05-23 20:40 -
他赴日再提目标:2045成为发达国家
2024-05-23 20:35 -
卢卡申科任命新任白俄总参谋长
2024-05-23 19:53 -
“波音推迟向中国交付”
2024-05-23 18:43 -
以色列同意恢复停战谈判
2024-05-23 18:25 巴以恩仇录 -
俄罗斯“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护卫舰在大西洋演习
2024-05-23 17:05 俄罗斯之声 -
伊朗总统莱希等直升机事故罹难者告别仪式在马什哈德举行
2024-05-23 16:59 -
俄军反腐持续,副总长、通讯总局局长被捕
2024-05-23 16:35 -
再次启用“不可靠实体清单”是否意味对外资态度有所转变?商务部回应
2024-05-23 16:30 -
韩国再现“N号房”式丑闻,受害女性已达61人
2024-05-23 16:20 三八线之南
相关推荐 -
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评论 92特朗普威胁俄罗斯有没有用?“到头来还要看中印” 评论 48他还没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评论 174“半个房本不够买辆车,特朗普狠伤自己基本盘” 评论 171“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评论 220最新闻 Hot
-
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
加拿大人也不买了
-
“DOGE让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
-
特朗普威胁俄罗斯有没有用?“到头来还要看中印”
-
“乌克兰计划夏天大选,前提是...”
-
勒庞被定罪,不能竞选法国总统了
-
他还没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
日本再发警告:若发生,或致近30万人遇难
-
“半个房本不够买辆车,特朗普狠伤自己基本盘”
-
美科技巨头重仓这一领域,“但中国已经领先”
-
日本:最后的堡垒,也开始塌了
-
“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
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
丘成桐:中国已准备好培养自己的顶尖数学家
-
“俄美已开始讨论稀土合作”,但…
-
美部长:还能塞得下特朗普的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