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罗·谢尔德:继续威胁中国,特朗普是在把自己逼向墙角
关键字: 中国美国贸易贸易战【文/ 保罗·谢尔德】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在日本G20峰会上举行会面,这次会面可能会为结束目前两国之间的针锋相对状态以及展开下一步的贸易谈判奠定基础,人们对此充满了期待。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高级研究员保罗·谢尔德2019年6月26日在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网站刊发评论文章:《美中两国需要超越贸易问题共同塑造新的世界秩序》
然而关于两国之间的贸易问题,人们目前其实还很难拿出一个简便易行的解决方案,因为两国之间的分歧从根本上来说是结构性和系统性的。即便两国能够达成一份协议,这样一份协议也很可能是表面化的,无助于真正缓和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特朗普政府之所以对中国采取如此强硬的政策,其背后存在着两个结构性的原因。
第一个结构性的原因是:随着中国崛起,全球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力量需要实现再平衡。中国如今已经是一个能够在经济实力上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国家。中国2018年的名义GDP占全球16%,而美国的比例是24%;可是当我们把两国的GDP数据按照购买力平价标准进行调整后,中国将以19%的比例(美国仅为15%)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特朗普高举“让美国再次伟大”和“美国优先”两面大旗,他在贸易问题上态度强硬,这一切其实反映了一个现实:美国已经没有能力和意愿继续扮演一个温和霸权(benign hegemon)的角色,美国已经没有能力和意愿继续单方面开放市场、继续维护自由主义国际秩序。
第二个结构性的原因是:在美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的一党执政体制和国家资本主义(美国发动对华经贸战的一个所谓说辞,是给中国的经济体制贴上了一个并不新鲜的标签——“国家资本主义”。这种说法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中国是一个国家主导的实行保护主义和重商主义的经济体,其主要依据是中国实行国有经济、政府干预、产业政策,等等。其实,这不是西方第一次给中国经济模式扣上“国家资本主义”的帽子,一些人重提“国家资本主义”论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他们对中国发动经贸战的深层次原因,即道路之争、制度之争——观察者网引自2018年9月1日《求是》杂志文章《认清“国家资本主义”问题的真相》),意味着中国建立了自己的游戏规则,中国的游戏规则使得美国在美中竞争中处于系统性劣势地位。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产生的一个主要影响是,美国消费者从中国制造的大量廉价产品中获益了。这是中国经济增长为我们讲述的一个美妙故事。然而当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之后,中国将在诸多高科技领域获得全球主导地位的可能性开始令很多人感到忧虑。那个美妙故事已经完全变了味道。
特朗普政府已经把枪口对准了“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不公平行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2018年3月发布的冗长的《301调查报告》中提出了针对中国的四大指控。而关于美方的那些指控,中国政府已经作出了“毫无根据”的回应。
美中两国之间已经在政治、经济和法律层面出现了根本性分歧。
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行为、“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国经济中国有企业无处不在的角色以及中国的一党执政体制,对美国来说本质上都是系统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普通的关税壁垒或非关税壁垒不同,它们不可能在一份贸易协议中像关税问题那样轻易获得解决。
如果两国之间的纷争在本质上是无法轻易获得解决的,那么接下来情况会如何发展呢?
如果特朗普政府完全没有希望从中国那里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继续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继续向中方发出威胁就意味着特朗普其实是在把自己逼向墙角。事实上,很少有政策制定者像特朗普总统那样把高额关税视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问题本身。
出于以下三个原因,美国似乎在谈判桌上占据着优势。
首先,美国经济增长强劲,而且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中国的债务问题令中国经济在由政策导致的冲击面前比美国更加脆弱;
第二,美国已经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经济体,而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十分慎重以避免运行40年之久的高速增长列车脱轨;
第三,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规模十分庞大。直觉告诉我们,与美国对买不到中国进口商品的担忧相比,中国会更加担忧对美出口的大门对其关闭。
中国对美出口下降将使中国生产商和他们雇佣的工人受到冲击,而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下降仅仅使美国消费者受到冲击。中国社会受到的冲击更加集中,而美国社会受到的冲击更加分散。
然而这里面仍然有两个问题要提一下。
首先,如果实际汇率保持基本不变,那么加征关税造成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会被相应的美元升值抵消掉。这将导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指责,然而实际上美元升值不过是外汇交易市场对经济政策变化的一种反应而已。
其次,“经济-市场-政治”的反馈机制在美国会比在中国发挥得更加直接,表现得也更加明显。
如果贸易战趋向长期化导致美国股市大跌,进而导致人们对美国经济产生悲观预期,那么随着2020年总统大选的临近,特朗普政府目前的对华强硬政策将很难坚持到底。
中国和美国需要超越目前的贸易问题,两国应该在更加广泛的政治和经济领域实现和解。作为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领域的两个超级大国,美中两国应该想办法维护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或重塑世界秩序(如果有必要的话)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互相分担对方的压力。同时,两国还需要展现灵活性和互相妥协的精神。
(观察者网马力译自2019年6月26日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网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保罗·谢尔德:美中两国需要超越贸易问题共同塑造新的世界秩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力
- 最后更新: 2019-06-27 08:20:53
-
加政府声称不知问题肉类是否真来自加拿大
2019-06-27 08:15 食品安全 -
特朗普:美国被打,日本只需用索尼电视看戏?
2019-06-26 23:16 特朗普 -
特朗普次子:我在餐厅被人吐口水
2019-06-26 23:06 特朗普 -
堵车?非洲富豪:叫直升机来接啊!
2019-06-26 22:20 非洲之窗 -
麻省理工校长发公开信:华人成员遭美政府不公正审查
2019-06-26 21:19 中美关系 -
朝鲜回应美国:扩大制裁是极端敌对行为,不会屈服
2019-06-26 20:56 朝鲜现状 -
卫生巾、避孕套…7集装箱洋垃圾差点运到中国,英企被判有罪
2019-06-26 20:0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习近平出席G20大阪峰会三大看点
2019-06-26 19:51 G20 -
穆斯林疑因偷车遭折磨12小时 被逼向印度教神唱赞歌
2019-06-26 19:47 印度惊奇 -
奥运冠军被指性骚扰同性队友 致韩国国家队被驱逐
2019-06-26 18:54 三八线之南 -
特朗普夫妇的“死忠”将出任白宫发言人
2019-06-26 18:50 -
美第一夫人发言人兼任白宫发言人
2019-06-26 18:33 美国政治 -
脸书将推出新款虚拟货币 美联储:考虑制定规范
2019-06-26 17:53 -
告别商用机!“前世界第三”卖了最火业务
2019-06-26 17:47 航空航天 -
一言不合 政客和记者直播时打起来了
2019-06-26 17:17 观网看片 -
-
美芯片商找到办法供货华为,特朗普政府有人支持
2019-06-26 16:44 华为 -
美施压要求派军舰去南海,韩国拒绝
2019-06-26 16:07 三八线之南 -
暂停加拿大肉类输华与孟晚舟有关?外交部回应
2019-06-26 15:58 -
相关推荐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评论 173“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评论 165“如果处理不当,还有比美国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评论 148回过味了?“不该抗中,是时候‘去美国风险’” 评论 107最新闻 Hot
-
义乌有信心挺过去,心疼美国一秒:他们上哪儿找袜子?
-
“美国客户急电:SOS!90天内,能发多少发多少”
-
恐遭监视,欧盟为赴美出差高官发放一次性手机
-
美财长:第一个采取行动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协议”
-
“美军挣扎过,但就是绕不过中国”
-
特朗普想几乎全砍联合国、北约经费,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补
-
开幕首日就翻车:大阪世博会标志性建筑漏雨,2亿日元厕所用不了
-
“你不该向一个比你强大20倍的国家开战,然后希望别人给你导弹”
-
哈佛“硬刚”特朗普
-
特朗普自夸上了,“我灵活得很,还帮了库克”
-
“特朗普考虑暂停汽车关税”
-
美国加州突发5.2级地震
-
“人人都想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没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厂”
-
欧盟警告欧洲领导人:不准去!
-
为筹钱暗杀特朗普,美国一青少年枪杀父母,还打算逃到乌克兰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去世,曾表示“美国将让位给中俄”
-